絕緣試驗測試分類及檢測方法
點擊次數:更新時間:2018-09-03【打印】
絕緣試驗測試分類及檢測方法:
一、絕緣試驗:
絕緣測試的方法分為兩類:一類是絕緣特性試驗,屬于非破壞性試驗,用以及早發現被測試品絕緣的局部或整體受潮和污穢(如:絕緣油嚴重劣化,絕緣表面留有放電或擊穿痕跡,嚴重熱老化)等整體性或貫通性缺陷。使用較低的試驗電壓或不會損傷被測試品絕緣的方法,根據絕緣介質中發出的各種物理過程(極化、吸收、電導等),測量絕緣的各種參數(絕緣電阻、吸收比、極化指數、泄漏電流、介質損耗角正切等),以及與極化吸收過程有關的特性(如圖一),和絕緣冷卻媒質的一系列其它特性(化學成分、油中水分及氣體含量等),從而判斷絕緣性能,及時發現可能的劣化跡象。還可以通過歷次試驗積累的數據,綜合分析絕緣特性隨時間的變化趨勢。實踐證明,這類方法對檢出和判別絕緣內部缺陷是有效的;缺點是比較間接,不容易做出準確判斷。
第二類是絕緣耐壓試驗,屬于破壞性試驗,采用直流耐壓試驗或工頻耐壓試驗。是在被測試品上施加高于工作電壓的試驗電壓,以求揭示危險性較大的集中性缺陷的存在,并直接檢驗絕緣的耐壓水平或裕度。它的優點是對被測試品絕緣可靠性的考驗比較直接和嚴格;缺點是試驗可能恢復的缺陷在試驗過程中發展為不可逆轉的擊穿,因此,耐壓試驗通常是在絕緣特性試驗之后進行。如果絕緣特性試驗表明絕緣存在不正常情況,則必須在查明原因并予以排除后再作耐壓試驗。
絕緣電阻測量時,被測試品電流和電阻的典型變化曲線,一般情況下,常以測量1分鐘的示值R60S作為被測試品實際電阻值,對被測試品的絕緣能力進行判別和比較。
二、潮濕天氣下的絕緣試驗:
測量絕緣電阻時,一般應在干燥條件下進行,因濕度較大的環境里,物體表面都會出現凝露或附有水膜,某些絕緣材料還有毛細管作用,會吸附較多的水分,還有積灰存在,將會造成表面電阻大為降低,表面泄漏電流上升。《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中規定,空氣相對濕度較大時,電力設備絕緣表面泄漏將使現場預防性試驗值有明顯的誤差,將使絕緣電阻減小而泄漏電流增加。介質損tanδ測量值在西林電橋正接線時有偏小的測量結果,反接線時則有偏大的測量結果,即使tanδ試驗值很小亦不表明絕緣良好。因此,當空氣相對濕度大于80﹪時,絕緣試驗值無論是合格還是不合格,均不能代表其實際絕緣水平,必須在相對濕度小于80﹪時測得的試驗結果才能作為電力設備絕緣狀況判斷的依據。為避免測試時帶來的影響,提高測試時的準確度,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潮濕環境下搖測絕緣電阻,兆歐表的相線要懸空,且相線與地線之間的絕緣表面及被測試品表面應擦干凈,還應在被測試品上加屏蔽環。屏蔽環不能遠離相線端面而過分靠近接地端,因屏蔽環至地表面距離近,泄漏大,會造成兆歐表發電機過負荷,引起發電機端電壓降低而影響測量準確度。
(二)對于直流耐壓及泄漏試驗,在潮濕環境下,應保護瓷套管的潔凈,可用電吹風吹干瓷套表面。由于試驗電壓較高,屏蔽環的裝設不能簡單地用裸銅線加以綁扎,必須使其與絕緣表面有緊密接觸,可用質地柔軟的多股細軟銅線緊繞數匝,還可在底層敷設錫箔等金屬導電紙、布或涂一薄層凡士林或導電膏。
(三)要減少大氣放電等造成雜散電流的影響,應盡量減少試驗回路中的尖端,加大帶電線路與地之間的距離,減少高壓導線與大氣直接接觸的面積。可用外包截面較大的導線作為高壓引線,且要盡量縮短。對于多尖端的被測試品,例如:電力電纜,解開接頭的電機定子線圈等,應將非加壓端的各相線頭分別用絕緣物罩住,現場可用合格的絕緣手套罩住各個裸露線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