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我國高壓開關行業未來發展動向
點擊次數:更新時間:2018-05-25【打印】
如今,我國已經開始了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新征程。作為電網中的主設備之一,高壓開關的現狀和未來發展方向一直為業內人士所關注。近日,記者特別就此話題采訪了高壓開關行業著名專家、西安高壓電器研究所主任吳懷權,請其向記者講述了我國高壓開關行業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并根據國內電力工業和行業發展具體狀況,提出了對“十二五”時期我國高壓開關行業發展的建議。那么我國高壓開關行業將如何發展?
現在我國經濟發展處于一種遲滯期,市場快速萎縮,大家都能深刻體會到這一點。實際上這種情況在1992年、1996-1998年都出現過,高速發展過后必然會帶來一種停滯或下降階段。當前電力建設高速發展所引發的產能快速擴張遭遇到這種市場剎車,我國高壓開關行業正在體會大浪淘沙的感覺。
面對我國高壓開關行業的發展困境,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司長李冶表示,這主要是國內外經濟下行趨勢和產業產能過剩相遇造成的。
國家能源局認為,首先應該引導、幫助行業企業開拓新市場。他說兩三年前,我說過國內開關企業產品太單一,每年生產的都是那些產品,沒有創新能力。而且沒有把握住新能源快速發展等市場機會。實際上,冶金、化工、新能源、軌道交通等行業都有新產品需求。
其次,國家重點工程的招標采購還是要立足國產化。此前展開的特高壓工程國產化大大帶動了國內電氣制造業的發展,要繼續推進自主創新和設備國產化。
再次,應該下大力氣建立符合中國國情、同時符合市場規律的電氣產品質量管理制度、體系。最近幾年,隨著技術進步、產能增加,質量問題有所抬頭,過去已經多年注意的常規性問題也出現反復。
而在企業看來,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唯有內部挖潛才能持續發展。
上述某企業高層表示,其所在企業主要靠加強內部管理,提高成品率來保證產品利潤。如果產品出現質量問題,維修成本更高,而且國家電網公司對產品質量問題的處罰也很嚴厲。當前我們主要通過精細化管理降低成本,已經將主要零部件的成品率從原來的80多提高到90。
顯然,不同企業所選擇的路應該是不同的。對于那些面臨著巨大生存壓力的企業而言,如何活下來是第一位的,保證銷量和合理利潤是首要手段;而對于尚有余力的企業來說,確實應該考慮下一步的努力方向,產品多元化、高端化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