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稅政策降低雙創成本 儀器行業迎重大利好
點擊次數:更新時間:2018-05-25【打印】
先進設備、儀器是企業的重要資產和中心競爭力的體現,但在投資采購單位價值金額較大的設備時會對企業資金形成一定壓力。鼎力清理和規范涉企收費,優化實體經濟發展環境,是貫徹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也是深化簡政放權的關鍵內容。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大減稅降費力度,為包括小微企業在內的各種市場主體營建更為寬松的政策環境。
多重減稅政策降低雙創成本
深化減稅降費,在今年全國兩會后動作充足快,稱得上雷厲風行。早在3月28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確定深化增值稅改革的方法,進一步減輕市場主體稅負,支持制造業、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發展。其中,制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率從17%降至16%,從2018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5月10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表兩則通知,明確兩項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分別規定企業新購入500萬元以下設備器具當年一次性在稅前扣除、企業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限額統一至8%。專家表示,新規有利于降低創業創新成本、加強小微企業發展動力、促進擴展就業。
兩部門明確,企業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新購進的設備、器具,單位價值不超過500萬元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單位價值超過500萬元的,仍按相關規定實行。專家表示,此項優惠出臺后,覆蓋了此前單位價值100萬元以下的研發儀器、設備當年一次性稅前扣除政策,對所有企業購置研發儀器、設備而言,加大了優惠支持力度。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5%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其后,為進一步促進高新技術企業和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發展,政策規定將高新技術企業和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的職工教育經費扣除限額提升至8%。職工教育經費扣除限額提升以后,企業在引進新技術、開展新培訓時就更有底氣了,下一步,企業將繼續加大對人才的教育投入,加速企業創新發展。
儀器行業受益將迎重大利好
經市國稅局初步統計,兩項減稅新政策,2018年將為企業帶來約2億元的減稅紅利。此次減稅政策將直接利好高端制造與科技創新企業。對儀器制造業而言,無疑是一個重大利好消息,此舉將在很大程度上減輕儀器企業資金壓力,鼓勵儀器企業提升研發投入,推進儀器制造業的發展。在當前政策的大好形勢下,儀器行業作為高度受利的一方必將迎來重大利好。
多重減稅降稅政策的實施,不只有助于儀器制造業企業降低稅負,添加企業利潤,為儀器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和擴展生產范圍提供資金支持;還有助于推進儀器上下游包括集成電路、鋼鐵、機器人等行業的發展,為儀器制造業的發展提供動力;同時,更有助于推進儀器制造業轉型升級,實現高端高質量發展。
在不斷的發展創新中,我國儀器市場即將進入快車道,基礎條件、政策環境改進以及市場成熟機制的樹立等,奠定儀器市場迸發的三個先決條件,已經具備。儀器市場的風口已經到來了,接下來中國儀器市場將迎來迸發式的增長。相信在國家各項政策的支持下和多方力量的推進下,我國儀器儀表制造業必將迎來一個全新的發展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