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伴導讀
今天是記者節。湘伴君在朋友圈看到,不少媒體都發送了推文,有“自黑”,有“吐槽”,雖然湘伴君跟這些文章中所描述的一樣:發量越來越少,眼袋越來越重;每天不是在工作,就是在去工作的路上……但我還是不想“自黑”和“吐槽”。
“自黑”有“自黑”的爽感,“吐槽”有“吐槽”的歡樂,但湘伴君有湘伴君的“叛逆”。就像有人說,“新聞記者很可能會被AI取代”“新聞行業已經被唱衰”“現在誰還看報紙”…… 可是,湘伴君依然在眾聲喧嘩和質疑中看到了令人感動的風景——優秀的新聞作品、濃烈的公共情懷、敬業的媒界同行。
所以,湘伴君想以自己的所見所感,借記者節說幾句。
AI來了,記者也沒怕的
在技術更新與迭代中,科技、智能所引發的職業危機如同一曲不斷循環的BGM,帶著急促的節奏,難免讓人感到緊張。
的確,在技術洪流的沖刷下,變化總是猝不及防,而正經歷變化的人,也總免不了自我懷疑。
從開始的小心試探發問“記者會被AI取代嗎?”到現在一些人篤定推斷“記者很可能會被AI取代”,似乎只隔了很短的時間。
但是,“萬物雖非我所有,萬物皆可為我所用”,我們與技術之間的關系,并非“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相反,它是和合共生的良性生態。
AI視頻、虛擬數字人、大模型技術、AI繪畫……把這一智能工具用好了,它給傳媒工作帶來的是工作方式和思考方法的啟發,提供的是技術保障而非搶奪“飯碗”的“魔爪”。
川觀新聞數字記者小觀人物設定。
如何由技術“接收者”化身為技術“駕馭者”,這是記者們目前正在學習的課程,而從中央級媒體到地方媒體,駕馭能力也正在不斷提升。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多家媒體用最短的時間,最有趣的方式,生產出“數”讀報告、AI主播說兩會、走進朋友圈、兩會屏評看等多個有趣、新穎的作品。
現在越來越多的媒體用技術和算法為內容進行加持,人民日報研發了“創作大腦”;湖南日報與騰訊等單位合作建設“音視頻智媒實驗室”;河南廣電推出“大象智慧數字人平臺”……
“人民日報創作大腦AI+”。
而如果把內容比喻為“正餐”,那么AI更像是前面的“開胃菜”。
技術革命,就是一場大浪淘沙,能夠屹立不倒的,始終是“內容為王”的生產能力。
新聞行業是唱不衰的
在今年的全國新媒體大會上,來自浙江的高級記者楊川源在發言中說,“有人唱衰新聞行業,記者該怎么辦?”
近幾年,唱衰新聞行業,就像突如其來的“魔法攻擊”,比如有網紅認為新聞專業是“天坑專業”,勸人千萬不要報考,一時還掀起了網絡輿論大戰。
但湘伴君看到,記者們用自己的專業精神和實力抵御著這一輪“攻擊”。
拿湘伴君身邊的同事和同行來說。今年夏季的抗洪搶險報道,許多媒體記者日夜堅守一線,有的甚至穿著拖鞋就匆忙趕往了現場拍攝視頻,有的為了采訪搶險的子弟兵,跋山涉水跟蹤報道。迎風冒雨、滿身泥水,為了就是貼近基層、“抵達現場”。
7月6日上午,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羅新國在湖南省岳陽市華容縣團洲垸洞庭湖大堤決口封堵現場拍攝視頻。
7月8日晚,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郭立亮在湖南省岳陽市華容縣團洲垸決口搶險現場拍攝。
新聞路上沒有什么比基層更值得駐扎,沒什么比現場更需要抵達。“全媒體時代,我們說話的方式要改,文稿的調性要改,傳播的視角要改!但有一點不能改:扎根基層不能改?!?
11月7日,第34屆中國新聞獎評選結果揭曉。來自全國各級各類媒體的373件作品獲中國新聞獎。這其中,“扎根基層”的一些報道就非常打動人。
比如中國青年報的“了不起的青春小店”系列報道,記者在全國各地探訪了60多個城市的數百家青春小店,與上百家小店的創業青年進行深度對話,并用視頻同步記錄他們的奮斗故事。
北京日報客戶端的“外賣小哥一通電話,北京這個小區154個單元樓裝上新號牌”,以小切口反映為民服務的大主題,用百姓喜聞樂見的方式講故事、講經驗、講道理。
湘伴君還看到,出于對新聞的熱愛,一批又一批的新聞專業學子在實習中表現出了“后生可畏”的潛力。
前浪高歌猛進,后浪蓄勢待發,有這股精氣神在,新聞行業又怎么會被唱衰呢?
世界不是草臺班子
新聞理想也沒有沉沒
在談新聞理想之前,我們需要聽一些扎心的話。
比如有人問,“現在誰還看報紙?”,也有人調侃,“誰寫誰看,寫誰誰看”,更或有人說,“新聞理想不存”……
隨著新事物的出現,人們自然會對舊事物報以質疑,在質疑中,我們的理想能否得以棲息?
湘伴君認為,可以質疑,無需解構,新聞理想始終都在。
因為新聞理想是新聞人腳踏實地的職業軌跡。
比如,在這個“大流量”時代,總有人堅持關心民瘼、文發義理,也總有人不停追求、直擊真相。
人民日報社俠客島微博賬號的“一顆老鼠頭為何要省級調查組才能查清?”以短短379字獲得輿論的一致肯定。新華社的“部分中小學生課間10分鐘被約束現象調查”系列報道,有效推動了相關問題的改善……
還有很多的類似作品,體現著記者們的職業倫理和新聞理想。
破除了技術壁壘的新媒體時代,每一家媒體都有自己想要到達的“遠方”,每一名記者都有為之堅守的理想。而這個時代,也讓懷抱理想的媒體和記者能有所為、有所得。
比如在本屆中國新聞獎評選中,湖南媒體共有12件作品上榜。
其中湖南日報的國際傳播作品《出海記·走進非洲》、湖南衛視《絲路上的中國醫生》,都是以湖南本地特色為切入點,展示湖南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生動實踐。
國際傳播《出海記·走進非洲》獲一等獎。
這兩年的一些大型策劃報道,如《文學里的村莊》《楹聯里的湖南》《岐黃之路》《闖東盟·絲路上的湘商》等等,都在把握互聯網傳播規律、理解應用好技術邏輯的基礎上,同更廣大的公眾達成了信息、價值、情感的共通共鳴。
系列報道《文學里的村莊》獲二等獎。
每一個新聞人,都懷抱理想在趕路,前路雖遠,但不會徘徊猶豫。湘伴君祝每一位記者同行節日快樂的同時,也愿我們都心有所持,一直向前方。
文 | 張 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