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的蒙古包。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易昂 攝
編者按
精選民族經典,穿越大美中國。10月21日至30日,湖南日報推出《文學里的村莊·石榴花開》大型融媒體系列報道。系列報道聚焦喬羽、遲子建、阿來、劉亮程、鮑爾吉·原野、馬金蓮、阿克鳩射、紀紅建8位作家(劇作家)和他們獲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駿馬獎等多個獎項的作品,派出8路融媒體團隊,奔赴壯族、鄂溫克族、藏族、哈薩克族、蒙古族、回族、彝族、白族等多彩的村莊進行采訪,書寫民族地區村莊的時代巨變,描繪各民族如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建美好家園的壯美畫卷。
報道推出后在省內外刷屏熱傳,成為全網“現象級產品”。本期悅讀版特別遴選了關于此組報道的幾篇評論文章,以饗讀者。
張翔
湖南日報《文學里的村莊·石榴花開》系列報道是一個視野開闊、有專業深度的策劃,巧妙地融合了多個重要的視角。其一,探訪當代文學敘述民族區域鄉村的重要作品的原型地區,重返文學現場;其二,超越單一省域,放眼全國,以記者的敏銳視角引領日益活躍的鄉村文化旅游;其三,呈現全國范圍內鄉村建設包括文旅發展的快速進步。
探訪文學現場,既是文學專業研究者偏愛的活動,也受一般讀者的喜愛。當代文學的一個重要現象,是出現了一大批敘述邊疆地區或民族區域的重要作品。就國內最重要的文學獎項而言,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中,這類作品占了一定比重,往屆的如阿來的《塵埃落定》、遲子建的《額爾古納河右岸》,最近一屆有楊志軍的《雪山大地》和劉亮程的《本巴》。就個人的閱讀所及,在當代文學研究中,還很少有集中探訪當代重要作品涉及的原型區域的研究撰述。《文學里的村莊·石榴花開》系列報道,集中關注重要當代作品敘及的民族區域中的鄉村,可以算是帶有專業眼光的率先嘗試。
這些民族區域的鄉村,各有各的特色,很多已是人們熱衷的旅游目的地。中國交通網絡的高速發展,為深入這些鄉村區域的文化旅游提供了至關重要的基礎條件。從《文學里的村莊·石榴花開》系列報道來看,記者們可以較為便捷地到達遠方的目的地。他們對行程以及與作家們交流的敘述,可以成為將“特種兵”旅游的熱潮引向更廣闊的鄉村的一種重要引領。年輕一代“特種兵”旅游的流行,境內游的快速發展,以往冷門的縣市陸續成為全國旅游熱點,這些現象也可以看作中國經濟向縱深發展的一個重要表現。
《文學里的村莊·石榴花開》系列報道呈現了諸多以往看起來路途遙遠的民族區域鄉村的發展新貌。隨著高鐵和高速公路建設的推進(例如穿越天山的烏尉高速公路即將建成),這些鄉村會成為文化旅游建設企業高度關注的對象,地方政府也有強烈動力推進文化旅游的系列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旅游容納能力和公共空間的舒適度??梢灶A料,隨著民族區域成為全國人民接踵前來的旅游勝地,這些空間也會成為各族人民交流交融的友愛空間,成為“石榴花開”的美好見證。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學文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