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伴導讀
黃浦江畔,“進博時間”開啟。
11月5日至10日,主題為“新時代,共享未來”的第七屆進博會在上海舉行,吸引了152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及近3500家企業參加。
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舉辦場地——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圖源 新華社
作為進博會的“老朋友”,湖南連續七屆組團參會。湖南省委副書記、省長毛偉明率團參會,并借助“進博會”東風,在滬走訪考察并出席湖南—德國經貿合作交流會。
湖南—德國經貿合作交流會現場。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尚文 攝
在這個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上,湖南面臨哪些機遇?如何搭乘“進博快車”,跑出“湖南速度”?沿著湖南團的“進博之旅”路線圖,湘伴君帶你一起去看看。
進博會上看了啥?
5日,進博會開幕當天,湖南代表團一行先后參觀了裝備制造展區、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進博會中國館、人文交流展示區湖南館等。
湘伴君注意到,代表團參觀的企業都是世界500強:東芝、索尼、戴爾、GE航空航天、施耐德、霍尼韋爾、三菱電機、西門子、輝瑞、強生……
這些“大牌”企業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是湖南的“朋友圈”好友。
比如航空航天“龍頭”霍尼韋爾,早在2012年與湖南博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組建了霍尼韋爾博云航空系統(湖南)有限公司,目前累計在長沙共投資 9800萬美元,公司產品已運用在中國商飛的國產大飛機項目上;
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西門子,與華升中南智能共建湖南首家工業4.0創新中心,與中聯重科、中車株機、楚天科技等湘企在產業鏈上有著緊密合作;
毛偉明參觀西門子展位。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尚文 攝
又比如全球能效管理和自動化領域專家施耐德電氣,2018年在常德經開區投資3.2億元建設施耐德智能配電產業園項目,并在湘實施“碧播職業教育計劃”,為湖南輸送了大量數字化人才。
毛偉明參觀施耐德展位。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尚文 攝
朋友常走常新。每到一處展臺,毛偉明省長都要了解企業的前沿技術、最新產品、場景應用等,并向他們宣傳湖南的“4×4”現代化產業體系,在親切交談中找到彼此新的“契合點”——
索尼的最新視頻傳感技術可以賦能湖南的音視頻產業;霍尼韋爾的可持續航空燃料技術有望讓洞庭湖區的蘆葦、楠竹、秸稈等“變廢為寶”……
還有個有趣的小插曲。在輝瑞展臺,企業負責人向毛偉明介紹了新藥研發成果和在華發展布局后,希望和省長合影留念。
毛偉明笑著答應并發出邀約,“那您要來湖南考察看看,我們的生物醫藥產業跟輝瑞有著廣闊的合作空間!”
“That’s a deal!See you in 2025!”(就這么說定了!咱們2025年見!)企業負責人爽快答應,展臺一片朗朗笑聲。
42萬平方米里面的“湖南元素”
本屆進博會參展的國家和國際組織、展商數量均超過上屆。
創新孵化專區首次聚焦數字經濟、綠色低碳、生命科學、制造技術四大賽道,展覽面積和項目數量均超過往屆。
參展數量、展區的變化,體現出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決心。
地處中部地區的湖南省,開放氣質鮮明,近十年來,湖南擁抱世界,開放大門越開越大,與世界經濟的融合越來越深,越來越多的湖南企業通過進博會拉近與國際市場的距離。
本次進博會,湖南1500余家企業及4500余名專業觀眾報名參展參會。
在人文交流展示區湖南館,湘繡、湘瓷、湘茶、湘酒等老字號(非遺)和新零售領域中湘味十足的新產品“閃耀登場”。湖南湘繡研究所、湖南大球泥瓷藝集團、湖南省茶葉集團、湘窖酒業、隆平農場、茶顏悅色等26家企業參加展覽展銷,向世界傳遞湖湘文化的魅力和價值。
進博會人文交流展示區湖南館。圖片均為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易昂 攝
在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共謀世界發展繁榮”為主題的中國館,來自湖南的鳳凰文化旅游磁浮模型和國產大飛機C919模型、“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等共同亮相。
值得一提的是,湖南作為我國磁浮產業重要發源地和快速磁浮技術策源地,從中國第一條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中低速磁浮長沙磁浮,到世界首條磁浮旅游專線鳳凰磁浮,湖南已建快速磁浮里程數占全國的60%,商業化運營全國領先。
湖南的鳳凰文化旅游磁浮模型亮相中國館。
進博會的背后,對外商而言是中國的超大市場規模,對國內企業而言,是展示自身實力的絕佳舞臺。而對地方發展來說,無論是從招商引資“招進來”的角度,還是從“湘品出海”“走出去”的角度,都是良好機遇。
如何搭乘“進博快車”,跑出“湖南速度”?
湖南交易團的“進博之旅”,除了“逛會場”外,還開展了經貿對接、金融創新、產業合作等一系列活動,充分展現了咱們搭乘“進博快車”、跑出“湖南速度”的實際行動。
要搭車加速跑,就要弄清楚“湖南有什么、湖南缺什么、湖南想什么”。在6日的湖南—德國經貿合作交流會上,毛偉明從這三個問題入手,簡明扼要地向企業家們推介湖南——
湖南有什么?
有不斷凸顯的區位優勢。“一帶一部”、高速成網、高鐵成環,無論是從空間、要素支撐,還是從企業、產業、產業鏈和產業生態發展來看,中部崛起的態勢決定了沿海優勢將逐步向內地延伸。
湘潭市岳塘區,長株潭城際鐵路列車與京廣高鐵在此相遇。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辜鵬博 攝
有良好的人文環境和科教實力。湖南擁有3所985高校,數量位居全國第三。一個地區的核心競爭力必定是人才,而科教大省湖南無疑是一個人才“蓄水池”。
有相對雄厚的產業基礎。湖南有4個萬億級產業、16個千億級產業,4個國家級先進制造產業集群,且湖南目前是全國先進儲能產業鏈條最完備的省份之一。
比亞迪長沙汽車基地焊裝工廠,車身在自動化焊接主線進行自動化焊接。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唐俊 攝
有不斷進步的營商環境。在全國工商聯“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中,我們連續多年實現了進位。去年,湖南省、長沙市均位居全國營商環境前十、中西部第一。
湖南缺什么?
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需要再完善。湖南的物流成本低于全國,但仍有進步的空間,比如加強公鐵水聯運,完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讓投資者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
產業鮮明度還要再提升。湖南4×4現代化產業體系有亮點,但是距離打造成為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還有差距,需要進一步“高原之上踏層峰”。
開放型經濟還要再擴大。與上海、廣東等開放型經濟發展突出的省份,吸引和利用外資這篇大文章寫得還不充分。
優秀人才還要再集聚。長沙中高端人才凈流入率穩居全國前三位,但與一線城市相比,長沙的高端人才數量還不足。
此外,湖南的外資比例、終端產品本地配套率、企業開展研發活動占比等還不高,都是湖南急需補齊的短板。
湖南想什么?
圍繞產業建設、協同創新、開放合作、交流交往四個方面的工作,毛偉明向包括德國企業家在內的國內外企業發出了邀請——
在產業發展上共育。圍繞“4×4”現代化產業體系,找準結合點、切入口;聚焦未來產業;實現全方位“智能化”發展,讓湖南的發展更具高質量。
在協同創新上共進。加速實現高科技成果在湘轉化,助力高能及平臺在湘落地,推動高水平人才在湘集聚。
在開放合作上共贏。充分發揮聯結國內外大市場的樞紐優勢,挖掘市場潛力,引聚全球資源,促進國際合作,讓“湖南制造”“湖南創造”走向世界。
在交流交往上共融。與其他國家搭建文明對話平臺;推動科研人員互訪;講好湖南故事,以營造“好環境”、擴大“朋友圈”。
德國有句諺語,“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進博會是平臺,更是機遇,而湖南敞開懷抱的姿態,也將迎來更多的朋友,實現更好的發展。
文 | 張英 孫敏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