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11月6日訊(全媒體記者 王銘俊 通訊員 周君男)11月4日,我省四大實驗室之一的芙蓉實驗室人才隊伍建設專題會舉行。會議透露,自揭牌以來,該實驗室獲得國家級人才稱號31人,獲批國家重大重點項目25項。
本次會議旨在構建芙蓉實驗室科研人才高地,實現基礎研究、臨床研究和轉化的深度融合,推進更多科研成果在湘轉化應用。
會上,宣讀了芙蓉實驗室功能研究部、公共創新平臺以及重大疾病研究中心平臺的負責人名單,首批芙蓉實驗室特聘教授名單、個體化診療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名單以及中南大學學報(醫學版)編委名單。
中南大學常務副校長、湘雅醫學院院長、芙蓉實驗室主任陳翔在進行總結發言中提出,將資源整合,團結各單位,共享資源,按梯隊和功能方向壯大人才隊伍;交叉融合,在深耕生命健康疾病研究的同時,縱向發展技術平臺,形成科研與技術的交叉點,打破壁壘,凝聚力量;協同合作,強化交叉學科優勢,通過協同共建,深化合作,力求取得重大科研成果與貢獻。
會議上,芙蓉實驗室2024年部分重大成果公布——
吳芳教授團隊在國際頂尖期刊Nature Medicine發表文章,揭示了情緒壓力與肺癌免疫治療抵抗密切相關,并提出了聯合生物-心理因素預測腫瘤免疫治療療效的新模式。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現賓州大學)的Michael J. Gandal教授和芙蓉實驗室、中南大學劉春宇教授共同領導的研究團隊,構建了一個跨人群、跨發育階段的基因調控資源庫,發現基因表達遺傳性在發育過程中下降,可能與細胞異質性和神經元成熟有關。此外,該研究還系統揭示了與五種神經精神障礙相關的約60%的GWAS(全基因組關聯研究)基因位點參與疾病發生的潛在機制。
芙蓉實驗室林戈研究員所在的課題組與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商周春課題組合作,從全染色體組水平解析了人類早期胚胎染色體倍性—基因表達—譜系分化的級聯調控網絡,為理解染色體劑量效應及對早期胚胎發育的影響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