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勝芳
綏寧縣長鋪子苗族侗族鄉川石村,山常青、水長流、空氣清新,樓新院潔、村民安居樂業,集自然之美和時代發展之美于一身。晴朗的秋日,我這個遠行的歸客,獨自來到該村,身臨其境,流連忘返。
川石村是一個典型的苗族古村落。傳說境域巫水河邊有一石洞穿通至哨溪河邊,得名穿石,因“穿”“川”同音而寫為川石。該村分布于巫水河上游,有村民323戶,村域面積6.12平方公里。全村分為川石沖、王家團、滕家團等自然村寨,分別居住著蘇姓、王姓、滕姓三大家族。明末清初,他們的祖先分別由江蘇、江西、懷化麻陽遷入,歷經數百年,在這里休養生息、開枝散葉。穿村而過的巫水河,是沅江的一級支流,全長244公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湘西南山區不通公路,巫水河的水路,曾是連接外界的重要通道。但受到時代的局限,這里信息閉塞,交通不便,經濟落后。
如今的川石村,已成為縣城的新區,宜居宜玩宜游,是鑲嵌在縣城東北邊的一顆絢麗明珠。
綠洲水電站壩址坐落于村中,橋壩合一,架通兩岸,將縣城綠洲大道和川石開發區連成一體。巫水河右岸的林海路已完成擴建,暢通了川石到城區中心的道路。從川石村坐車出門,過壩橋,即到了綠洲大道,可以直接上省道、武靖高速公路,出行方便快捷。該水電站為縣內大型造紙廠適應生態建設關停轉型而建,經濟、生態效益明顯。水壩雄偉壯觀,橫跨150米、高40米,壩臺為橋,車水馬龍,壩下發電,壩上水庫形成了近600畝水面,蓄滿一湖靈氣,蕩漾一灣清波。
水壩右岸是開發區主區,水電路校配套,高樓林立。右岸開發新區的老村落保留較好,村子里并非一味大拆大建,還有部分桐油漆板的二層木屋,坐落于坎上坎下、水邊園前。大多數家庭的路邊停放了小汽車。
老寨的綠化也不曾被忽略,庭前種桂子,路邊一叢竹,園中幾盆花,水邊一排柳,盡現生機。產業布局亦因地制宜,因人制宜,興工、商、旅,同時保有農業創收空間。村里有210畝果園、380畝菜園。讓我最歡喜的是,偶遇七十歲的王大爺和他養的五頭大白豬。他正在給豬清欄喂食。我禁不住掏出手機拍照,與老人家攀談起來。老人介紹,他的土地流轉給別人種葡萄,這五頭豬是他全年的盼頭。
為看河邊風景,我下到臨水的一大片菜園,塊塊菜地精耕細作,種上了當季蔬菜,蔸蔸菜苗都被村民趕早淋過水肥。
水壩左岸,臨水靠山建成了多家民宿、農家樂、垂釣游泳碼頭,形成了美食、休閑金水灣,成為外地入綏人士和縣城上班族品嘗當地特色美食、放松心情、陪伴家人歡聚的最好去處。
我愛“醉美”的川石村。這一方水土,讓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也感受到了時代變化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