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剛毅
“惟楚有材,于斯為盛?!边@副大家耳熟能詳的對聯,如今幾乎成了岳麓書院的標簽,其意為楚地乃出人才的地方,而此處更是英才齊聚之會所。歷史確乎如此,自打這副對聯掛在岳麓書院大門兩側,借用歷史地理學家譚其驤先生評價就是“……湖南人才輩出,功業之盛,舉世無出其右?!?
然則囿于多方面因素,湖南古代人才凋敝寥落,清末湘籍學者皮錫瑞曾慨嘆“湖南人物,罕見史傳。三國時,如蔣琬者只一二人。唐開科三百年,長沙劉蛻始舉進士,時謂之破天荒”,湘籍革命志士楊毓麟亦痛陳“咸同之前,湖南人碌碌無足輕重于天下”。著名學者丁文江于民國時期曾對“二十四史”列傳中的人物進行籍貫考訂,統計出有籍可考的人物共5780多名,屬于湖南籍的只有50多名,占比不到1%;比起雄霸前五位的河南912人、河北619人、浙江528人、陜西505人、江蘇505人,湖南的人才歷史不堪回顧。
羅典畫像。資料圖
說來也巧,自清道光年間湖南人才激增,且形成群體。這些人才大多出自千年學府岳麓書院這座湖南人才的搖籃。群星閃耀至此,說來與此間執掌書院者不可分,正是因他五次連任山長,遂出現了“三十年來,大湖以南,人才輩出,登甲第、內外蒙擢用,暨孝廉明經,以行品才猷文學著名者數百人。門墻之盛,為從來所未有”的鼎盛局面,文化傳承、人才培養、學術研究等都臻于學院歷史的高峰。這位推舉近代湖南人才崛起的肇始勛臣所為何人?他是湘潭人羅典。
湘江北去源流遠
羅典(1719—1808),字徽五,號慎齋,出生于長沙府湘潭縣古磉洲(現屬株洲)。馬家河一帶至今仍流傳羅典與同族兄弟羅云皋所對“風吹蕎動橋不動,日曬霜溶桑未溶”的聯語佳話。羅典乾隆十六年(1751)會試取進士,以湖南考生第一、全國舉人前40名成績獲殿試二甲,欽點翰林院庶吉士,次年改授編修,歷任河南鄉試、順天鄉試主考官,四川省提督學政,江南道監察御史,吏工、二科掌印給事中,最后擢升為鴻臚寺少卿,人稱為羅鴻臚,宦海沉浮30載。乾隆皇帝曾在熱河行營接見羅典,對群臣稱贊說:“羅典是正經老實人?!?
晚年羅典以奉母之由致仕返籍。乾隆四十七年(1782),羅典以63歲高齡出任岳麓書院山長,直到嘉慶十三年(1808)辭世,五次連任,“學行兼優,訓誨不倦,實有成效”,是岳麓書院最為著名的山長,也是至今可考有名有姓的岳麓書院58任山長中任期最長的兩位山長之一,另一位則是他的弟子歐陽厚均。羅典執掌岳麓書院27載,可謂成績卓然:培養出來的舉人187人,會試成進士者36人,選拔及舉優行貢成均者112人。羅典執教期間,全省兩百多所書院,他的弟子科舉高中占湖南舉人一半,進士則為百分之六十,其中解元多多,還有一個狀元彭浚,兩個探花胡達源、石承藻也是他的嫡傳弟子,清代湖南另外一位狀元蕭錦忠則是羅典二傳鼎甲弟子,因而羅典是岳麓書院山長中鼎甲弟子最多者。
蒼翠樹林掩映中的岳麓書院,綠意盎然。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童迪 攝
嘉慶初年夏日的一天,岳麓書院綠蔭掩映,暑氣漸消,在書院后門清風峽口新修的愛晚亭中,羅典正與學子談論處世接物的道理。學子們坐滿了亭落。一位后來的學子只好以半股挨著同學坐在凳角。羅典看到后,遂對學子說道“與其擁擠不寧,何不再搬幾個坐具?”于是有學子起身搬運,后來者反而坐享其成。羅典道:“看來你們還沒有學會‘恕道’呀?!绷_典總是喜歡以生活中的小事來闡釋儒家學說,培養學生利他愛人的品格,做到心中時刻有他人。
彼時羅典以狀元之師名重一時,傳道聲威名聞遐邇,但羅典與南宋時期山長張栻觀點趨同,不以文章好壞為唯一衡量標準,書院是要傳圣賢之道,培養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才。故而他向生徒灌輸經世致用的價值取向,培養他們實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力促形成學貴力行的治學風格。羅典不把學生束縛在制舉的小圈子內,而是注意向生徒傳授真正有學術價值的知識,使之關注現實,志在經世。羅典施教獨特,始終以“造士育才”為本,對生徒訓誨不倦。羅典任內大大超過了朝廷下達的每屆生徒數額規定,其中有一年竟為定額生徒數的三倍。成名的學生為數自然不少,不獨官至督撫高位,建有顯赫勛業的弟子云集,以學術造詣及教育業績為主的弟子也是層出不窮,人數眾多,一二傳弟子計有:袁名曜、歐陽厚均,賀熙齡、唐鑒、湯鵬、劉蓉、黃本驥、陳本欽、羅汝懷、羅澤南、鄒漢勛等,均以學術成就和教育成就鑄造了湖湘文化的輝煌,其中唐鑒的理學研究,羅汝懷的樸學研究,袁名曜、歐陽厚均、賀熙齡的教育成果,都是近世湖南人的驕傲。
《劍橋中國晚清史》如是評價羅典:“從乾隆末年起到整個十九世紀四十年代止,岳麓書院的頭頭都是一些有堅實的政府工作經驗的人。羅典做過御史,并且是一位特別有成就的學政。他是著名的八股文訓練專家,本質上是一位使用標準的漢學考據技巧以追求經籍真理的人?!?
除卻人才培養,羅典在書院基本建設上也作出了重大貢獻。任山長期間他非常重視書院的環境美化,精心策劃建設了“岳麓書院八景”等景觀。受聘到院之初,因地制宜,或修塘插柳,或筑圃栽桃,或依山布桐,或挖池種荷,引泉出澗,鑿沼養鱗等等,經幾年努力,把瓦礫凌亂、草木穢雜的數十畝荒地改造而為“荷英爛漫”“簇錦團花”“育煙覆地”“綠蔭夾道”的景觀場所,為師生怡情養性、漫步談經提供了優越的教學環境。文人學士甚為贊賞,“同人游息,多以八景標目”,八景分別名之:桐蔭別徑、曲澗鳴泉、桃塢烘霞、花墩坐月、碧沼觀魚、風荷晚香、柳塘煙曉、竹林冬翠。
此外,羅典還建風雩亭于飲馬池,吹香亭于黌門池,赫曦臺于大門前,這些典雅的園林建筑,既為麓山增色,又供師生游息論學,使書院建筑群與周遭環境間達到了一種“天人合一”的平衡協調,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羅典作為湖湘士人領袖的精神氣質。而其中最為后人津津樂道的是他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修建,迄今仍為我國四大名亭之一的愛晚亭;今日亭前花崗石柱上鐫刻的仍是始建者羅典所撰對聯:“山徑晚紅舒,五百夭桃新種得;峽云深滴翠,一雙馴鶴待籠來。”
羅典的學生嚴如煜在《鴻臚寺少卿羅慎齋先生傳》中贊曰:“先生之教,務令學者陶泳其天趣,堅定其德行,而明習于時務。晨起講經義,暇則率生徒看山花,聽田歌,徜徉亭臺池塢之間。隱烏皮幾,生徒藉草蔭花,先生隨所觸為示。”羅典認為讓生徒到大自然中去接受美的陶冶,不失為造士育才之良法,能使生徒各依情趣和才智自由發揮,培養鼎新革故的精神。
衡岳南來地脈長
羅典在從事教學和書院管理之余,還下功夫研究學術,使岳麓書院成為清代考據學派的重要學術基地,推動了漢學學術思潮的發展。羅典長于經史,尤擅漢代經學家“字批而句疏”訓詁詮釋之法,又有所創新。羅典著作等身,傳世有《讀易管見》《讀詩管見》《讀書管見》《讀春秋管見》《羅鴻臚集》凡50卷,以及《廣養生說示兒紹祁》《凝園詩鈔》《九江考》等詩文。羅典詩歌時人評曰“清婉可誦”。
岳麓書院現仍懸掛羅典兩副對聯,一副是懸于書院二門門廳的“地接衡湘,大澤深山龍虎氣;學宗鄒魯,禮門義路圣賢心?!鄙下摗昂庀妗敝负馍胶拖娼?,泛指湘楚之地?!按鬂缮钌烬埢狻本洌涑觥蹲髠鳌罚骸吧钌酱鬂?,實生龍蛇?!庇鞣浅V囟嗌浅V?。聯將“龍蛇”改作“龍虎”,指出岳麓書院是培育龍騰虎躍豪杰之士的學府。下聯“鄒魯”,是孔子、孟子的出生地,后人作為文教興盛之地的代稱?!岸Y門義路”典出《孟子》:“夫義,路也;禮,門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門也。”謂君子循行的禮義之道。聯指岳麓書院以傳承儒學經典為宗旨,建院有章,治學有方,以培養經世濟民之才為己任,是湘楚人才脫穎而出的重要搖籃。
另一副“不為子路何由見,非是文公請退之?!眲t懸于文廟廡廊。聯中“子路”名“仲由”,孔子的弟子;聯以子路借指在書院為謀取功名前程的學子,且妙用“子路”之名“仲由”的“由”字,別解生趣。意為到岳麓書院不是為著潛心深造,立志成才,那么就沒有理由前來。下聯的“文公”指唐宋八大家之首的唐代文學家韓愈,巧借文公韓愈之字,指出到此書院者若不奮發有為,成就一番事業,那就請趁早“退之”。
岳麓書院歷代建有專祠近30處,而今僅恢復8處,紀念羅典的專祠慎齋祠位列其中。主事者是想通過祭祀的方式,把這位對岳麓書院建設卓著功勛、使湖湘學術文化得以薪火相傳并發揚光大的著名山長與屈原、孔子、周敦頤、程顥、程頤、朱熹、張栻這些輝映中國思想史冊的先儒并列,讓他長久與院中優美景致相伴,使得后世學子獲得知性的體悟。
科舉制度中有種宴會,起于唐代,明清沿此,于鄉試放榜次日,宴請新科舉人和內外簾官等,歌《詩經》中《鹿鳴》篇,故稱“鹿鳴宴”。重返鹿鳴會則指參加鹿鳴會的舉人在六十年后再次赴宴,古時能夠重返鹿鳴宴的人少之又少,在岳麓書院歷史上,以山長身份重返鹿鳴宴的,羅典是第一人。一生心境恬淡,嘗謂“塵喧隔斷平沙外,清福流連好日中”的羅典,重赴鹿鳴宴一年后,高齡端坐而逝,奉旨入祀湖南鄉賢祠。
羅典去世后,他的兩位高足袁名曜和歐陽厚均知識博洽、道德篤醇,秉承師志,先后擔任山長,按照羅典的教育理念繼續發揚光大,教書育人,弦歌不絕,創造了六十余年湖南人才井噴的教育成就。羅典師徒的教育勛業開啟了近代湖湘人才興盛的序幕,羅門弟子湖湘文化政治精英人物風云一時,名驚四海,是湖南教育史上至今未能超越的高峰。讓世人更為嘆服的,是羅典培養的弟子陶澍、賀長齡、嚴如煜,趙慎畛等湘系經世派和再傳弟子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劉長佑、唐訓方、羅繞典、江中源、李元度、郭嵩燾等組成的湘軍集團吟哦著“救亡圖存,富國強兵”的強音相繼走向中國政壇,如群星般升騰于歷史的天空。
“中興將相,十九湖湘;湖湘英杰,十九岳麓”,這實在是中國教育史上的一大奇跡。羅典教業輝煌,對湖南崛起和中國時政產生了重要影響,厥功至偉,堪稱“湖南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