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融合創新跨界中實現多元發展,助推傳統生產方式變革
數字賦能,給現代農業裝上“智慧大腦”
長沙晚報10月29日訊(全媒體記者 周輝霞)剛剛落幕的2024中國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上,智能化數字化育秧工廠實現水肥一體化控制,出芽率達到95%;裝上智慧眼的收割機能自行識別、自行調整路徑,日收割量近70畝……各種智能化的農業作業場景,刷新了人們對于傳統農業生產的認知。
而要問哪片展區最有看點,要數中聯重科、鐵建重工、山河智能等工程機械品牌的農業機械展位了。
近年來,知名工程機械品牌紛紛入局農業機械領域,在融合創新跨界中實現多元發展的同時,更是助推了傳統農業提速換擋,穩步邁向數字時代。
來自山西長治的張德華在偌大的長沙國際會展中心連續逛了兩天展會。作為一家經營農業機械的負責人,他此行的目的是觀市場、看趨勢。
在展會現場,張德華詳細了解了一款谷物聯合收割機。這款設備前端的浮動割臺,如同一排巨大的爪子,形成12道割道,喂入量達到22公斤/秒,作業效率每小時60~110畝,是目前國內最大喂入量、最高工作效率、最大馬力、最大割幅、最大糧箱谷物收割機。
“按照市場的行情,目前請人收割玉米,每人每天是150元,得請3個人干一天,才能收割一畝地。要完成機器一小時60畝的收割量,得花費數萬元的人力成本。更何況農作物收割對天時要求非常高。機械代替人,效率高,成本優,是規?;r業生產的必經之路?!睆埖氯A以自己服務的農戶為例,算了一筆智能農作與傳統農作的經濟賬。
近年來,中國工程機械在全球市場狂飆猛進,特別是長沙已成長為“工程機械之都”,培育出5家“全球工程機械50強”企業,是全國第一、世界第三的工程機械產業集聚地?!伴L沙工程機械近年在向智能制造轉型升級過程中,將積累的技術底蘊、探索的電動化經驗以及產品創新的理念,切入到農業機械領域,研發制造的產品,有效地提升了作業效率、舒適度和適地性,為農民朋友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實惠?!敝新撝乜妻r機營銷總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張翅說。
賦能現代農業,工程機械企業從農機產品的智能化開發,上溯到農業基礎的數字化探索,著力通過數字賦能為現代農業裝上“智慧大腦”。
“各種智能農機在田間全流程作業,其實是智慧農業的后端環節了。我們推進數字農業做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礎的一步,就是匯集數據?!敝新撝乜浦腔坜r業相關負責人以水稻生產為例介紹,他們根據水稻種植的過程,劃分了播種、分蘗等10余個環節,每個環節又根據作物的具體種植需求,如當地的氣候數據、土質數據、播種密度、防病關鍵、不同生長期所需肥料用量等,細化各種數據信息,實現全過程和各環節的科學化、精準化。
當前,我國大力發展智慧農業,著力變革傳統農業生產方式,以提高農業資源利用率和生產效率,長沙工程機械企業通過技術的融合創新,推動了農業現代化進程。業內人士表示,相信未來,隨著農業現代化的不斷深入推進,越來越多的工程機械產業發展的經驗融入農機領域,將為農業現代化注入更多活力。
來源:長沙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