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楊元崇
10月18日清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縣默戎鎮九年制學校,在老師龍甜香帶領下,學生練習苗族迎賓鼓舞。擊鼓者,手舞足蹈,鼓聲時而激越,時而悠揚;聽鼓者,熱血奔涌。
敲一敲苗族迎賓鼓,跳一跳土家擺手舞,吹一吹土家咚咚奎,鑿一幅踏虎銼花,唱一曲辰河高腔……非遺項目活躍了湘西州校園文化。
湘西州作為非遺重地,不斷拓展保護非遺的方式和傳播渠道,尤其是近年來“非遺進校園”“非遺進課堂”成效顯著,非遺以其多樣性和創造性吸引年青一代。
非遺進校園,走出文化興校、特色辦學之路
湘西州對非遺進校園提出清晰思路:“尊重文化差異,因地制宜,強化優勢,精準推進?!?
龍山縣靛房鎮是土家族文化保存最完整的鄉鎮之一,有“中國土家族文化的‘原始森林’”的美譽。龍山縣靛房九年制學校深挖土家族非遺打溜子。如今,打溜子在該校學生中普及率已達到80%,學校被授予“中國土家族打溜子傳承學?!?。該校將土家語納入教學,并將國家級非遺項目土家擺手舞、咚咚喹、打溜子等融入大課間活動。該校師生會講土家語,會跳擺手舞,會唱土家歌,會演奏一項土家樂器。
瀘溪縣踏虎中心學校設置“黃永紅踏虎鑿花傳承室”。該校三年級以上70%的學生基本掌握鑿花技藝,使踏虎鑿花技藝傳承,較家族單一傳承方式有所突破,傳承面更廣。學校的樓梯間或過道里掛著一幅幅裝裱精美的學生鑿花作品,如《醉金秋》《打糍粑》《接龍橋》,既突出本土民族民間藝術特色,又賦予時代新意。
因地制宜,湘西州不少學校將非遺進校園作為構建校園特色文化體系的契機,深挖文化淵源,梳理文化資源,定位文化特色,逐漸走出了文化興校、特色辦學之路。目前,該州共建成非遺進校園示范學校近50所,編寫校本教材160余種(套),開設非遺課程150余種,確定全國傳承人研修計劃院校兩所。
非遺職業教育,打破師帶徒“作坊式”傳承方式
湘西非遺項目眾多。為傳承非遺的精髓,湘西州文化部門提出推進非遺與專業、產業及職業崗位對接,推進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探索一條暢通無阻的非遺傳承新路徑,提高非遺的傳承效果。
瀘溪縣第一職業中學將踏虎鑿花引入美術手工課堂。出生于鑿花世家的鄧淑芳,精心設計踏虎鑿花非遺傳承課程,引入數字化教學手段,將作品融合現代元素,她指導學生創作的踏虎鑿花作品銷往省內外,實現非遺傳承與職教助力鄉村振興“雙贏”。
該校辰河高腔班培養的學生,2020年入選全州第一批武陵人才計劃非遺師帶徒項目。
花垣縣職業中學開設剪紙技藝、苗族花帶、苗畫、苗繡、苗醫5個專業培訓班,聘請非遺傳承人講授傳統技藝手法,邀請工藝設計師傳授現代操作手段,增強學生參與市場的能力。
湘西民族職業技術學院民族藝術系開設傳統木雕石雕、苗畫、苗繡實訓室和“大師工作室”,招收民族文化方向特崗生,畢業后即可從事最基層的民族文化保護傳承工作。走進湘西民族職業技術學院,處處能見扎染、木雕、竹編、土家族織錦、苗繡等非遺工藝品。
這些舉措使非遺在學校形成活態傳承,不僅可以為非遺保護以及民族特色產業、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人才保障,也有利于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高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質量。
湘西州“非遺進校園”在職業教育中的探索,打破以往傳統的師傅帶徒弟的“作坊式”傳承方式,破解非遺難在校園扎根難問題,非遺傳承煥發勃勃生機。
非遺“圈粉”青年,秀出民族自豪感
湘西州開發傳承非遺進校園的路徑和載體,突破既有局限,找到地方特色文化創造性傳承的切入口。
湘西州文旅廣、教體、民宗等部門攜手合作,組織一批文化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開發出一套傳承當地文化特色的地方教材《美術·苗族服飾》《擺手舞》《土家語課本》《湘西民族文化》,及精品課程《土家族打溜子》《邂逅苗畫》《制作蠟染小手帕》《儺面具》,促使學生從傳統文化中吸取養分。
校園借助非遺傳承人做好活態傳承。目前,已有520多名非遺傳承人擔任校外輔導員或兼職老師,面對面給學生授課。學校和學生抓住重要文化節日展示非遺傳承和發展成效,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鋼火燒龍”,成為吉首大學青年學生津津樂道的文體項目。該校與“鋼火燒龍”傳承人張孝銘一起探索推動這一非遺項目創新性發展。團隊成員發揮各自專業優勢,設計“鋼火燒龍”文創產品,還把武術、舞蹈、健美操等技巧融合項目展演,讓更多年輕人了解“鋼火燒龍”。鳳凰縣育英民族學校30多名武術健兒將鋤頭、竹耙等生產生活用具,融入湘西傳統武術類非遺項目進行展演,獲得游客稱贊。
傳承人以青年人的視角、青年人喜聞樂見的方式,探尋傳統非遺在日新月異的潮流中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越來越多的青年學子成為非遺薪火相傳的重要力量,在重要場景和時間節點,如文化遺產日、土家族舍巴節、苗族趕秋節展演非遺作品,秀出湘西發展新風貌和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