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負袁老囑托,在非洲撒播希望的種子
湖南大叔深耕馬達加斯加17年,教當地人種水稻:產量翻了數倍
2023年5月12日,在馬達加斯加,中國雜交水稻技術專家胡月舫(右三)和當地農民一起收獲水稻。
10月12日,在湖南省永州市藍山縣土市鎮團結村,村民駕駛收割機在田間收割晚稻(無人機照片)。組圖/新華社
瀟湘晨報記者周凌如長沙報道
豐收時的馬達加斯加,稻田金黃,稻浪翻涌。一個66歲的中國老頭,常常會穿著樸素的白色襯衫、戴著草帽,皮膚被曬得黝黑,在田埂上穿行。
他叫胡月舫,來自湖南益陽,是袁隆平院士的徒弟。17年前,49歲的他帶著袁老“讓雜交水稻輻射到馬達加斯加每一個角落”的囑托,遠赴這個非洲島國傳授雜交水稻技術,讓一粒種子給非洲大地上帶來改變。
胡月舫告訴記者,馬達加斯加上一輪的豐收已經過去,雜交水稻產量比該國原本的水稻產量翻了數倍。10月的馬達加斯加,土地正在平靜中休養生息,只等待下一個雨季,迎來新一輪播種。
“讓雜交水稻輻射到馬達加斯加的每一個角落”
在馬達加斯加的紙幣上,印有來自中國的雜交水稻圖案。17年前,袁隆平院士的團隊來到馬達加斯加,指導發展雜交水稻,幫助該國向實現糧食自給自足邁出一大步。
胡月舫就是團隊成員之一。胡月舫跟隨袁隆平院士學習了雜交水稻技術后,被派往馬達加斯加。“當時袁老提到了他的兩個夢想,禾下乘涼夢和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出發前,他叮囑我,到達馬達加斯加之后,一定要把糧食產量提上來,讓雜交水稻輻射到馬達加斯加的每一個角落?!?
袁隆平院士的囑托,實踐起來并不容易。為了這一目標,胡月舫自2008年離開益陽老家,以雜交水稻技術專家的身份來到這座非洲島國。
擺在專家團隊面前的第一道關卡,就是馬達加斯加的特殊國情?!八麄儾幌嘈盼覀?。他們認為種了幾百年的田,一公頃的產量就是1至2噸。而雜交水稻的產量,在當地每公頃可以達到7至8噸。這個數據對他們而言,叫天方夜譚。”胡月舫說。
技術推行的第一步,是取得信任。專家團隊帶著馬達加斯加的農業技術員和行政干部,在馬達加斯加全國范圍內開展高產示范。長勢喜人的稻谷,讓當地人歡欣雀躍,一傳十、十傳百,越來越多的人學習雜交水稻的種植技術。
17年來,胡月舫和他的技術團隊幾乎跑遍了島上所有的水稻種植區,連邊緣角落也不放過。為了找到更加適宜當地氣候環境的稻種,他們自2008年開始研究、試驗,培育出了5個品種的稻種,其中3個當家品種在馬達加斯加的實驗田中,每公頃平均產量達到7、8噸?!案弋a地區甚至可以達到10噸。和他們原本相比,翻了幾倍?!?
田間地頭,常??匆娨粋€頭戴草帽、皮膚黝黑的老人,身邊圍滿了前來學習的馬達加斯加農民。他就是胡月舫,多年來,他與當地農民打成一片,“我和他們一樣的裝扮、一樣的膚色,他們見到我會叫我老師、叫我朋友?!?
“我是一名技術員?!边@是胡月舫記在心里的使命。一個國家農民觀念的改變,不能僅僅靠著一堂課?!八麄冑I了我們的種子,我們要繼續跟蹤,我經常要去田里看生長情況,從播種到收割,我要保證按照我的技術要求達到一定的產量。讓馬達加斯加人民真正認可我們的雜交水稻,需要用事實說話?!?
金黃的稻田,一片連著一片,馬達加斯加的農民在飽滿的谷粒和濃郁的稻香里載歌載舞。一公頃水稻產量達到7至8噸,高產地區達到11噸,過往的汗水都成為了勛章。在馬達加斯加的土地上,胡月舫的夢想,正在一一實現。
雜交水稻改變馬達加斯加農民的生活
一粒種子改變一個國家。在胡月舫的講述中,逐一具象化。
在馬達加斯加,曾經,吃不飽飯的農民,住在粗制濫造的草棚子,一雙赤腳出行,長滿厚厚的老繭,衣物僅能蔽體,辛苦勞作后,踏上村里黑漆漆的回家路。點上一盞蠟燭,日子過得靜悄悄。
“在我們種植雜交水稻輻射到的地方,糧食產量已經翻倍。”胡月舫說,馬達加斯加的土地私有化,真實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屬于佃戶。租了田地后進行種植,要上交三分之一的糧食,加上付出的成本占到三分之一,最終可以留下三分之一。產量翻番后,家庭貧困的農民雖然仍需要靠木薯、紅薯等進行充饑,但午餐基本可以保證吃到大米了。而擁有農田的人,原本只能實現自給自足,現在通過種植雜交水稻,剩余的糧食進入市場變成商品糧銷售,得到的資金,改善了他們的居住環境?!坝械娜诵蘖舜u瓦房,甚至建起了樓房。”
經濟條件改善,就有更多的能力改變生活。胡月舫舉了幾個例子,在馬達加斯加,現在農民購買了太陽能進行照明,他們買了電視,穿上拖鞋,甚至買了單車、摩托車來方便出行?!坝械娜送恋囟啵麄冊谔锢锱渖狭耸址鐾侠瓩C。有些農民,買了牛,喂了豬,吃豬肉變成了普遍的事情。更有甚者,剩余的資金不但改善了自己的生活,還拿去投資到飲食業、運輸業、加工業……”
“沒有收入來源,無法帶來這些改變。我們的雜交水稻,在里面貢獻很大?!焙卖痴f。
把技術傾囊以授,唯一虧欠的是妻子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胡月舫將自己的專業技術傾囊相授。
他告訴記者,他們在馬達加斯加開展雜交水稻種植培訓,主要分三個方面。馬達加斯加國家或該國農業部選出的技術人員,會被輸送到湖南省農科院進行專業培訓,培訓后回到馬達加斯加推廣雜交水稻。地方政府選拔的人才,沒有指標或者資金前往中國,專家團隊會在馬達加斯加當地授課培訓,再由他們回到地方推廣雜交水稻。馬達加斯加各地基地里的技術人員,輻射到全國每一個地區,專家會在基地及田間地頭對他們進行培訓。他們的責任,不但要推廣雜交水稻,還要負責技術傳播、病蟲查看等。
“長的,有人跟著我學了一兩年,短的,有人學一兩個星期?!?7年,胡月舫沒有統計過,他到底有多少徒弟和學生。“每次到田里,遠遠看到我的身影后,大家都會過來問長問短,都叫著‘老師’?!?
17年來,胡月舫堅守著對老師袁隆平院士的承諾,堅守著自己內心的目標——幫助馬達加斯加提高糧食產量,保證糧食安全。
“我也曾想過回國。非洲條件艱苦,不是所有人都能堅持下來。”17年來,胡月舫看著身邊的人來來去去,他理解,但他一次次選擇了留下。他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徒弟,不僅僅是馬達加斯加的技術員,還有中國的技術員?!爸灰米?,我都愿意教?!?
工作上一絲不茍的胡月舫,唯一虧欠的是妻子。“我的兩個孩子已經成家立業,對于我的追求和事業,非常支持。我對妻子愧疚,十幾年來在家庭里缺席。妻子身體不適,我連端杯水都做不到?!焙卖秤媱澲?,等兩三年后,他培養出的徒弟可以完全接手他的工作,就啟程回國?!澳莻€時候我就70歲了,年紀大了?!?
但現在,胡月舫仍扎根在一線,像一粒種子扎根在馬達加斯加。待風吹起,會有越來越多的種子灑向這里的每一個角落。
“要是這個事情搞得不好,我對不起袁老師,作為他的弟子,我要為他爭氣?!焙卖痴f。
來源:瀟湘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