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岳衡山發現的崇安髭蟾蝌蚪。
崇安髭蟾雄性成體。組圖/周翔宇
瀟湘晨報長沙訊 日前,一種長“胡子”的蛙類——崇安髭蟾雄性成體首次現身南岳衡山。
“崇安髭蟾是很難尋找的一個物種,2018年,我們在南岳衡山發現了它的蝌蚪。”江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師、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博士石勝超介紹,“在近期的南岳衡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兩棲爬行類專項調查項目中,我們多次在發現其蝌蚪的地點進行尋找,最終才發現它的雄性成體。”
崇安髭蟾是角蟾科、擬髭蟾屬兩棲動物。其蝌蚪全長可達10厘米,其成年體粗壯,雄蟾體長68~95毫米,雌蟾體長57~81毫米。在繁殖季節,成年的雄性個體上唇緣具黑色錐狀角質刺1—4枚,就像人類的胡子,有研究表明,髭蟾會用角質刺相互爭斗,爭取配偶。
石勝超告訴記者:“崇安髭蟾的生長周期很長,光蝌蚪就需要至少三年才能完成變態發育,所以維持一個穩定的環境,比如說,一定要一直有流水的溪流才能維持它的生存?!?
崇安髭蟾只生活在海拔比較高的、植被良好的山區溪流之中,對環境要求比較高,是環境指示物種之一,被列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崇安髭蟾已知分布在華東和華南以及部分華中的山區,每一個種群都已經獨立演化了很長的時間,它們有自己獨特的演化歷史。這次在南岳衡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它們,為這個物種增加了一個種群,豐富了它們的遺傳多樣性,能為這個物種的保護提供更多的可能性?!笔瘎俪f。
石勝超還透露,科研團隊在南岳后續的研究中,將會對崇安髭蟾等物種進行瀕危等級評估,并給出相應的建議。他希望,在下次瀕危物種等級評估時,這些建議能夠被采納,以便更好地保護這些珍稀的兩棲動物。
瀟湘晨報記者 章楊梓昕 通訊員 周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