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公略烈士之墓。華聲在線全媒體見習記者 童臻熙 攝
黃公略。資料圖片
張忠(左一)在東固六渡坳黃公略犧牲處取土。資料圖片
彭偉平
“贛水那邊紅一角,偏師借重黃公略?!泵珴蓶|的詞作《蝶戀花·從汀州向長沙》中的名句,寫的是杰出的紅軍將領黃公略;“白云山頭云欲立,白云山下呼聲急,枯木朽株齊努力。槍林逼,飛將軍自重霄入?!边@里的“飛將軍”,指的也是黃公略。黃公略是共和國軍事家里出現在毛澤東詩詞中最多的一位。
經黨中央批準,9月25日,退役軍人事務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江西省委省政府在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畬族鄉東固革命烈士陵園舉行黃公略烈士遺骸安葬儀式。
細雨紛紛,《思念曲》婉轉。在2名戰士持槍護衛下,2名禮兵護送黃公略烈士棺槨緩緩步入現場。18名禮兵鳴槍三響,棺槨緩緩入土安葬。
黃公略烈士外孫張忠淚流滿面,代表家屬發言:“敬愛的外公,您靜靜地長眠在江西吉安這塊紅土地上近百年,黨、國家和老區人民始終沒有忘記您……幾十年的尋找,今天終將您安葬,體現的是黨和國家對烈士的褒揚和紀念?!?
一
1898年1月24日,黃公略出生于湖南湘鄉桂花鄉高模沖的一個農民家庭,原名黃漢魂。父親黃秀峰,是一位頗有文化修養的私塾先生。黃公略自幼隨父親學習,10歲入峒山小學讀書,畢業后入永豐高等小學堂就讀。永豐高等小學堂是當時一所比較進步的新式學校,在這里,他接觸了新思想。
黃公略從小性情剛烈,富有正義感,渴望做一個日馳疆場、夜擁黃沙的軍人。其父黃秀峰怕他有勇無謀,容易惹出事端,特地抄錄了蘇軾的《留侯論》讓他背誦:“古之所謂豪杰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之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辈⒏嬲]他說:“你疾惡如仇,脾氣暴躁,眼睛揉不進一粒砂子,心里藏不住半點秘密,這樣只能做綠林好漢,當不了大英雄,干不成驚天動地的大事情?!?
父親的話,令黃公略沉思。有一次,他跑到父親的書房,拿起一本《史記》翻看,被張良遇見黃石公,黃石公多次考驗后賜予張良《太公兵法》使其成才,輔佐劉邦統一了天下的故事深深吸引。他覺得,學韜略可以使人聰明,遇到什么問題,可以計出無窮。此后,他改名黃石,字公略,發誓以沉靜堅毅的張良為楷模,遇事三思,謀定后動。他立下了高遠的志向,誓要做“天下大勇者”。
1916年,18歲的黃公略投筆從戎,先后參加北伐戰爭、廣州起義。1927年他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7月,他同彭德懷等領導平江起義;同年11月紅五軍主力開赴井岡山后,他率部留在平江、瀏陽一帶開展游擊戰爭,創建湘鄂贛蘇區。
在革命戰爭實踐中,他總結和創造了一套游擊戰術,并將這些寫成《游擊戰術》的小冊子,在軍中印發。這是紅軍歷史上第一部論述游擊戰術的軍事著作。
1930年1月,黃公略由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副軍長調任紅6軍軍長,他“以3個月為期分路進行游擊戰爭”,建立了人口400萬的贛西南紅色根據地。對此,毛澤東欣然賦詩對他進行熱情夸贊。
1930年7月,黃公略任中國工農紅軍紅一軍團三軍軍長。1930年10月,蔣介石調集十萬余人,發動對中央蘇區的第一次“圍剿”。黃公略堅決執行“誘敵深入”的戰略方針,直搗敵第18師師部,包括敵前敵總指揮兼第18師師長張輝瓚在內的9000人全部被俘。毛澤東賦詞《漁家傲·反第一次大“圍剿”》:“萬木霜天云爛漫,天兵怒氣沖霄漢。霧滿龍岡千嶂暗,齊聲喚,前頭捉了張輝瓚”,形象再現了黃公略率部活捉張輝瓚的畫面。
1931年5月,黃公略指揮紅三軍首戰吉安富田,殲敵一個師和一個整旅。特別是誘敵第28師全部進入伏擊圈,亂作一團的敵軍根本來不及抵抗,全師一萬余人悉數被殲。緊接著,黃公略趁勢再橫掃700里,殲敵3萬余人,粉碎了敵人第二次“圍剿”。毛澤東揮筆填詞稱黃公略“飛將軍”,展現了黃公略率軍從天而降的英姿。從此,“飛將軍”的美名傳遍蘇區。
第三次反“圍剿”中,黃公略率紅三軍和兄弟部隊一道三戰三捷,殲敵三個師一萬余人。在泰和老營盤戰斗中,僅用一個小時就將蔣鼎文的第九師獨立旅全殲,讓這個蔣系“八大金剛”之一落荒而逃。
黃公略以其出色的軍事才華和對革命的赤膽忠心,與朱德、毛澤東、彭德懷并稱為“朱、毛、彭、黃”,共同創建了中央革命根據地,成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總前委委員。
1931年9月15日,黃公略在指揮部隊轉移途中,于吉安東固六渡坳,突遭成群敵機襲擊,壯烈犧牲,年僅33歲。他留下遺言:“若我犧牲,將我葬在東固,我愛這里的山水……要鞏固和擴大紅軍,以爭取中國的獨立和解放,爭取革命事業的最后勝利!”
毛澤東聞訊,悲痛萬分。1931年9月16日下午,他親自主持追悼大會并撰寫挽聯:“廣州暴動不死,平江暴動不死,而今竟犧牲,堪恨大禍從天降;革命戰爭有功,游擊戰爭有功,畢生何奮勇,好教后世繼君來。”
為紀念他,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決定,劃出吉安、吉水、泰和3個縣的部分紅色區域成立“公略縣”,將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步兵學校命名為“公略步兵學?!薄4送?,在東固六渡坳和瑞金葉坪修建公略亭。
1984年,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在黃公略家鄉湘鄉市中沙鎮朝陽村(現公略村)重修了“黃公略故居”。1988年,湘鄉市委、市政府在碧洲公園為他建了銅像。
二
黃公略犧牲后,為避免墓地遭敵人破壞,黨和紅軍將其秘密安葬。1964年,中央軍委啟動尋找黃公略墓址工作,但沒有結果。20世紀80年代,黃公略女兒黃歲新帶領湖南湘鄉黨史辦的同志采訪當年在紅三軍工作的陳奇涵上將、李聚奎上將、杜平中將和楊世明少將時,都對父親犧牲及安葬細節進行了詢問,并保留下了珍貴的資料。
1985年5月,黃歲新帶著全家人專程來到江西吉安。在六渡坳黃公略犧牲地,黃歲新囑咐兒子張忠和女兒張獻華要努力尋找外公。
對于家屬尋墓的意愿,江西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吉安市委、市政府給予了充分理解和支持。在尋墓工作推進會上,大家分析研判,提供了當年紅三軍特務團老戰士鄒興福參與安葬過程的珍貴資料。最后取得共識:黃公略墓址應是在白云山,坐北朝南,面對興國縣的齊分村,在一座破庵下,邊上有兩塊大石頭。
江西的王小榮導演帶領他的團隊對幾處疑似墓址進行了地形航拍。張忠對兩次座談會的成果進行整理,匯集了研究成果及知情者后人的講述,引用母親日記,加入王小榮的航拍視頻截圖與自己的調研資料和從國家專業機構取得的東固地區三維地表圖,編輯成《黃公略同志墓址黨史資料匯編》。
在中央軍委的親切關懷下,2021年9月,退役軍人事務部啟動黃公略烈士遺骸搜尋發掘工作,研究制定工作方案,赴江西黃公略烈士犧牲地開展實地調研。因對地形地貌熟悉,白云山村老支書古君謀主動配合;吉安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副局長劉燕海十幾次攀登白云山,對所有疑似地點進行考察,在實地調研中曾兩次遭遇毒蛇襲擊。2022年7月14日至15日,吉安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對六處黃公略疑似墓地進行了挖掘。每開挖一處,張忠都跪拜天地、山河。然而,都沒有找到遺骸,尋墓工作陷入僵局。
也許是英靈再現。7月16日,張忠所租住房屋的屋主劉節明到東固鎮上買早點,偶遇東固革命根據地歷史文化研究會會員李周源。李周源透露了一個信息:黃公略的遺骸可能葬在村民黃富財的祖墳里。黃富財領著張忠、劉燕海和謝拔生到黃家后龍山上。他們終于看到了一座無碑墓穴——坐北朝南,朝向興國縣的齊分村,邊上有兩塊大石頭,上面有一座破庵。基本符合老將軍們的描述。
黃富財說:“小時候,奶奶清明帶著我和父親祭掃祖墓時,會給一座無碑墓掛紙,并且告訴我們說,這是黃公略的墳墓,不要對任何人說,只有他的親人找來了才能說?!?
三代人堅持守墓,如同一個奇跡!
2022年8月,在吉安市青原區東固畬族鄉的黃公略疑似骨骸被發掘。然而,由于年代久遠,確認工作十分困難?!爱數赝寥缹儆谒嵝酝寥?,遺骸保存狀況較差,導致DNA降解非常嚴重。”復旦大學科技考古研究院回復。
2023年2月28日,張忠協助吉安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對黃公略父親哥哥的四個曾孫采樣比對,DNA結果吻合。為確保結論準確可靠,2023年4月7日,張忠前往上海復旦大學實驗室配合取樣,進行“復雜親緣關系確認”,得出該骨骸與張忠為二級親緣關系。隨后,退役軍人事務部組織召開遺骸鑒定結果認證會,邀請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廈門大學、司法鑒定研究院等有關方面權威專家對鑒定報告進行評審分析,一致認為所發掘骨骸為黃公略烈士遺骸。
時隔93年,黃公略終于“歸隊”,與犧牲在這片熱土上的戰友同眠,終可告慰家屬、告慰紅色老區人民,填補了黨史和軍史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