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之城》海報。
李雪
“拉薩好嗎?這得你自己尋找答案。”古老的日光之城拉薩,正在一代代青年人的建設下變得沸騰鮮活。10月2日,新中國成立75周年“與時代同行 與人民同心”電視劇展播活動重點劇目《日光之城》在央視一套黃金檔播出,芒果TV、騰訊視頻同步開播,湖南衛視、江蘇衛視、西藏衛視聯合播出。
《日光之城》是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重點扶持劇目,由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中共西藏自治區委員會宣傳部聯合攝制,中央電視臺、湖南廣播影視集團、芒果TV等創作出品。該劇主要講述以索朗為代表的六位年輕人在西藏這片熱土上追逐夢想、實現自我價值的故事。在傳統與現代碰撞中,展現西藏人民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與價值觀念;呈現在建設西藏的工作中,不斷凝聚的多民族團結友愛之情。
鮮明風土人情點亮熒屏
拉薩以其獨特的自然條件被譽為“日光之城”。從自然條件來看,拉薩年光照時間長達3000小時,日光慷慨而熱烈地照耀著這座城市,賦予它無盡的活力與希望。而跟隨劇的鏡頭走進拉薩,觀眾會更生動感受到“日光”賦予這里的生命力。
作為首部西藏當代都市生活劇,《日光之城》將主要故事場景放在拉薩八廓街。在拉薩市中心,佇立著著名的大昭寺,環大昭寺外墻一圈稱為“八廓”,八廓街由此而來。電視劇以新一代西藏青年為主要敘述視角,將高原、青稞、酥油茶這些觀眾心中“遠方的詩”,變成為“近處的燈”,照見了西藏人民的煙火日常。
八廓街的創業青年索朗,在藏干部許少杰,都市精英達珍,甜茶館老板曲宗,實習醫生扎西,牧區少女格桑等熱血青年群像親切生動。放棄考公自主創業的索朗有著對西藏產業現狀的敏銳思考,他與達珍努力將西藏特產推廣出去;許少杰和曲宗的愛情面臨留在西藏還是去到山東的抉擇;扎西在做醫生還是唱藏戲的選擇中兩難……他們在種種人生課題中,勇敢、堅韌地尋找自己的答案。在青年視角下,傳統的八廓街成為了日光之城拉薩現代化進程的縮影。
日光所及,是高原上一個個鮮活人生故事,它們串聯起西藏的自然人文風貌。在劇中,觀眾既能看到世界歷史文化遺產布達拉宮、大昭寺、羅布林卡、老城區古建大院等拉薩地標建筑之美;也能看到藏戲、藏族飲食服飾、刺繡、賽馬、唐卡、藏醫藥文化、格薩爾說唱、藏族諺語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西藏文化之美;還能看到西藏特色農產品崗巴羊、松茸、蜂蜜、辣椒、牛肉、奶渣等西藏生態之美和生活之美。
百萬字采訪筆記還原新時代風貌
如何講好“日光之城”的故事?要在人的身上找答案。
《日光之城》集結多名“飛天獎”得主優秀主創班底,張筱璽、包建華任制片人,黃偉執導,于小千編劇,由芒果TV創作團隊傾注三年時間打磨。同時集結了周游、楊秀措、張桐、旺卓措、多布杰、嚴曉頻、洛桑群培、是安、央金卓嘎等優秀演員。
從2021年10月開始,《日光之城》主創團隊跨越高原最嚴寒、含氧量最低的兩個冬天,克服了嚴重的高反缺氧、頭痛失眠等種種困難,四上高原走訪采風,走遍了拉薩的三區五縣,采訪各年齡、職業人士上百人,采訪筆記超過100萬字,為現實主義劇本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除此之外,各制作部門也堅持現實主義的創作原則。開拍前,編劇團隊向西藏話劇團的資深編劇求教,了解藏族人民的語言習慣以及方言諺語,對臺詞進行逐字逐句的精修調整;工作人員及演員從海拔3650米的拉薩,一路升高到崗巴縣5200米的最高點進行拍攝,由此《日光之城》成為國內首部在高海拔地區全程拍攝的電視劇……
堅持從西藏人民生活中汲取養料,為《日光之城》賦予了獨特韻味——它不以波瀾壯闊、曲折跌宕的情節作為制勝法寶,而是憑借濃郁的生活氣息、深切的人情溫暖,以及鮮明獨特的地域風情吸引觀眾,以真誠的創作態度真實呈現西藏的新時代風貌。
細寫至簡至真至純至善精神內核
高原是大地向上的力量,這里“缺氧不缺精神”。電視劇摹畫的“日光”,不僅是高原獨有的風土人情,是存在于高原上的“老西藏精神”,也是綿延在中華大地上遙相呼應、攜手并進的進取力量。
“我會像珍視自己身上的藏裝一樣,珍視崗巴羊的品質”……在深入西藏生活、了解西藏人民的過程中,主創團隊深刻感受到西藏日新月異的經濟發展和社會變遷,看到了追求理想、開放奮進的西藏新一代青年人的真實故事。
《日光之城》力求展現藏族同胞身上特有的“至簡、至真、至純、至善”的生活態度,以西藏青年視角獻禮新時代,深刻把握時代之魂,挖掘西藏青年精神風貌與家國情懷;密切關注時代之需,傾聽與還原西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與感觸;聚焦時代之變,捕捉并呈現西藏在社會發展、文化傳承等方面的顯著成就與深刻變革。該劇將西藏青年積極向上、勇于探索、敢于擔當的藝術形象傳遞至觀眾面前,展現著一個更加開放、包容、自信、發展的新時代西藏形象,體現西藏大地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偉大進程。
日光熱烈而耀眼,暖人心更聚人心。什么是“日光之城”,相信觀眾會在劇中找到同樣的溫暖、不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