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徽 楊麗莎 曹 麗
9月28日,在蘇仙區飛天山鎮鱘魚養殖場里,工人們正在投放飼料。湖南良美漁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吳良美說,基地在洪災中損失鱘龍魚、紅鱒魚等96萬斤。在郴州市農業農村局的幫助下,公司回收走失母鱘魚近11萬斤,挽回直接經濟損失近880萬元。
在州門司鎮黃旗洞村,種糧大戶陳小由正在將60畝被沖毀的水稻田改種油菜。農業部門還免費提供油菜種子、硼肥、化肥,并持續做好技術指導,讓陳小由沒有改種的“后顧之憂”。
受7月27日“格美”臺風影響,郴州全市農作物受災70.91萬畝;水產品損失產量1.5萬噸;死亡豬牛羊4.65萬頭,家禽死亡64.14萬羽;農業設施、鄉村振興項目和農村基礎設施等受損嚴重。
五谷者,萬民之命,國之重寶。
面對洪澇災害的影響,郴州市農業農村局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分類指導、精準施策,按下災后恢復農業生產的“加速鍵”。
市農業農村局聯合省、縣農業農村部門,成立省市縣三級聯動的工作指揮部,實行聯合辦公與掛圖作戰,建立“一天一調度、兩天一會商”“一日一報、急事即報”等工作機制,確保信息報送、對接匯報及應急處置等各項工作高效運轉。
同時,制定并下發《臺風“格美”致淹澇災害后恢復農業生產指導意見》及《資興市漁業災后恢復技術指導意見》,當中既有加快恢復農業基礎設施的部署,也有為災后田管、補救補種出的實招;既有為后續健康養殖構筑的屏障,也有為受災農戶降息、減費的保障。
“當天公不作美時,唯有更加主動作為,方能最大限度降低農業因災損失,切實保障農民群眾的種糧收益?!本贮h組書記、局長、鄉村振興局局長(兼)傅景龍表示,災后農業重建工作不是修修補補的“添磚加瓦”,應加強統籌,針對不同地方、不同品種、不同災情、不同需求等,有計劃性、系統性地開展災后指導。
政策接續出臺,舉措迅速落實,人員分批就位。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戰斗”持續進行。1個綜合協調組及6個現場指導組,分別從種植業、畜牧業、漁業、高標準農田、防返貧監測、農村人居環境六大領域同步開展救災補損工作。
在種植業方面,調集525臺農機具搶種補種晚稻1.2萬畝,同時加強對10萬畝在田中晚稻的田間管護。截至目前,資興市已完成改種補種晚稻、玉米、大豆和蔬菜等農作物19600畝;組織農戶搶收水稻、生姜等農作物6200畝;緊急調運種子等生產物資6750余公斤,引導重災區改種補種秋玉米2500畝、秋大豆3000畝。
在漁業和畜牧業方面,指導建立了17家受災漁業企業“一企一策”,初步明確了每個企業的幫扶措施,基本確定了產業發展和項目扶持重點。同時,積極幫助涉漁受災企業解決信貸問題,截至目前,已有部分企業貸批金額200多萬,其他企業還在貸審中,預計貸批金額達千萬。
高標準農田建設修復方面,緊急支援資興市180臺(套)大功率水泵及零配件,全部發放到受災鄉鎮、村及種植大戶,并組織農田灌溉基礎設施簡易修復,解決21萬畝受災農田的抽水斷水問題。
在防返貧監測方面,積極做好“綠色通道”納入工作。準確把握政策界限,準確甄別認定對象,確保應納盡納,防止災后脫貧戶和監測戶收入出現大幅下降。截至目前,資興市防止返貧監測因災納入“綠色通道”管理3617戶10456人。
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方面,緊急采購40組簡易公廁,統一安裝在受災嚴重村莊,解決居民集中安置點等地廁所短缺問題。同時做好受災地區清淤清雜、河道疏通、房前屋后整治、環境衛生保潔、斷壁殘垣清除等工作。截至目前,受災較輕的91個村已基本完成環境清理整治。46個重點村中10個村已完成清理任務。
“奮戰一百天,決勝全年度,我們會盡快將因災造成的損失全面搶回來、補回來?!备稻褒堈f,接下來,全市農業農村系統將逐個破解阻礙恢復生產的難點堵點,交好災后重建的“民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