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學院作為湖南省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試點高校,強化評價的“三個導向”,大力推進改革任務落實,促進學校高質量發展。
強化評價的育人導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學校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把培養一流人才作為重要的價值取向。一是聚焦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學校將立德樹人要求融入教育質量標準體系的指標設計和構建過程,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過程性節點和結果性要點轉換為相應的教育質量評價標準,通過評價實施,定期公布評估結果、加強監測結果運用等方式,倒逼被評價對象持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近年來榮獲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3個;省高校黨建“標桿院系”2個;省高校黨建“樣板支部”5個。二是肩負應用型專門人才培養使命。堅持“四為”方針,錨定“三高四新”美好藍圖,遵循應用型專門人才成長規律,構建“基礎實、技術精、能力強、素質高”的特色高水平應用型專門人才培養體系,大力培養德藝兼備的大國工匠,塑造湖南人力資本紅利的新動能。三是加強內部治理體系建設。學校以章程為統領,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校長負責、專家治學、民主管理、依法治?!钡膬炔恐卫眢w系,實現治理各方有序、學術本源回歸、民主管理落地、管理重心下移、辦事流程簡化目標。將“放管服”改革作為推動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切入點,充分激發二級學院辦學活力,為深化教育評價改革增加了前進動能。學校被授予“省綜合治理先進單位”“省平安校園”“省文明校園”。
強化評價的價值導向,促進教師隊伍整體提升。學校高度重視師德師風建設,完善教師評價體系,全面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一是將師德師風作為教師評價第一標準。學校深入實施師德師風建設工程,實行一票否決制;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壓實師德師風建設主體責任落實的實施方案》,致力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二是構建教師教育教學實績評價體系。確立以貢獻為導向的考核評價機制,建立強化教學中心地位、強化成果導向、強化人才作用績效工資分配制度;建立“菜單式”評價標準,暢通高層次人才職稱評審“綠色通道”和“一人一議”制度等職稱評審制度改革;完善學校榮譽與功勛等重大貢獻獎勵和榮退榮休等制度;優化基于教學工作量、考核等級、代表性成果、社會服務成效、技術技能水平等業績貢獻量化多維度綜合考評體系。三是健全教師培養培訓評價體系。建立了“校內培訓、企業頂崗、固定崗+掛職崗、名校進修、海外訪學”的立體化培養培訓體系,推動“雙師型”教學團隊建設。實行傳幫帶導師制度,為每位青年教師配備一名導師,幫助他們提升業務水平,使教師素質、學歷結構、職稱結構、專兼結構的比例得到全面優化。
強化評價的功能導向,聚焦學科專業提質培優。學校主動適應新工科、新商科和新文科發展的需要,聚焦學科專業提質培優。一是調整優化專業(群)布局。主動對接國家需求,在保持傳統優勢特色學科專業的基礎上,堅持“淘舊改老、扶優強特、增新加急、優化結構、動態調整”的原則,推進專業設置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構建了“先進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智慧安全”“電子信息”“智能建造”“現代物流”六大專業集群,形成了適應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學科專業體系。二是不斷加強政企校合作。按照政校企深度合作和共建共治共管模式,重點打造先進制造技術、新型建筑材料、智慧安全與人工智能控制工程等現代產業學院,實現教學與產業、人才與市場、學業與就業的無縫對接,推動產教深度融合。先后與衡陽以及全國各地154家企業,搭建起集教育、培訓、研發一體的共享型協同育人實踐平臺,逐步構建“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四鏈融通”的“新工科人才”培養模式。(曹執令 肖中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