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潭堰。通訊員 攝
臨澧一中。通訊員 攝
簡介
道水書院,位于常德市臨澧縣。在道水之濱,奎星樓旁。清嘉慶九年(1804年),知縣張在田在縣城東關內首倡建立。1915年書院改名為臨澧縣立中學?,F為臨澧縣一中。書院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如曾任孫中山臨時大總統府代理參軍總長的林修梅,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林伯渠,著名作家丁玲,原清華大學教授黃佑昌,教育家辛樹幟,革命軍人黃鰲等。
文|談雅麗
一
臨澧自古為荊楚之域,歌山畫水,鐘靈毓秀。戰國有賦體文學的開山鼻祖、浪漫主義詩人宋玉;晉有“囊螢夜讀”的一代名相車胤;唐有流芳百世的詩人李群玉;元有著寫華章《道源橋記》的太守揭曼碩;明有著書立說的兩尚書李充嗣、李如圭。
歷代文脈賡續,尤以道水之畔為盛。澧水九條支流,道水為九澧之首,賢才輩出,代不乏人。民國以來,“為國勤勞,屢建奇績”的民主革命先驅林修梅,“延安五老”之首的開國元勛林伯渠,被毛主席贊為“文小姐、武將軍”的文學巨匠丁玲,“辛辛苦苦、獨樹一幟”的中國科教界榜樣辛樹幟,兩院院士黃宏嘉、沈緒榜等,這些名人志士皆與道水之畔一座古老的書院緊密關聯,他們曾求學于此,耕讀其中,奎星樓前,群星閃爍,這所著名的書院就是——道水書院。
1915年,道水書院改名為臨澧縣立中學,成為臨澧一中的舊址所在地。220年的櫛風沐雨,教學育人,道水書院承繼“學以經世致用”的學術思想,使其將才輩出,桃李滿天下。
金秋時節,恰逢臨澧一中籌備慶祝建校220周年,我跟隨臨澧一中學子重回道水之畔的這所名校。當我站立在奎星樓前,聽師生們共話情誼,并有幸拾得關于道水書院一段珍貴的歷史。乃知在靜靜流淌的道水河邊,一顆快被世人遺忘的珠玉,曾熠熠生輝于寰宇中。
清嘉慶九年(1804年),安福(現臨澧)知縣張在田首倡在奎星樓下創辦道水書院。據清同治《安??h志》記述:“道水書院,舊在縣治東文昌閣前。嘉慶九年,邑令張在田倡捐廉銀創建。中開講堂,左右為齋舍十四間,廚房二間,堂后亦列東西齋舍。中建文昌廟與奎樓試院,同時落成?!薄皬堅谔?,號鶴峰,盂縣舉人,嘉慶八年知安??h事,性剛直,雙目澄碧,儼望生畏,且清心寡欲,禮士愛民。續修奎樓,新建考棚書院,自經始以至落成,不以案牘辭勞”。張在田品行高尚,倡建書院,是道水書院的第一任山長。
縣志中提到奎星樓的續建,用續建二字說明選址時奎星樓已在?;匪菰?,奎星樓為安福蔣家十六世大璽公等倡修,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民謠曰:“城東門上有個魁星閣,都說拜了它能中狀元”。將道水書院建在奎星樓下仍是眾心所向,這是一塊公認的風水寶地。當時修建講堂、齋舍共16間,道水書院正式開始了教書育人之道。
清代以前,書院多系學者傳播學術、發表政治主張的場所。從清代中葉起,書院變為科舉考試的就讀之所。道水書院設山長一人,由縣紳推薦,縣署任命;教師由山長禮聘。學規仿《白鹿洞學規》制訂為五常、學序、修身、接物若干條,并規定招生名額、考課日期及獎懲等。教學形式一般為分別點讀,清末逐步改為分班講課。教學內容大致有《四書》《五經》,練習八股文、試貼詩,正楷小字、大字等。教學方法,分個別指導與集中解答疑難問題:大堂講課、互相討論或辯論。考核學生,分師考(每月初一、十五各一次)、官考(每月一次)兩種,成績優異者發獎。
從史料可知,道水書院山長的任命多是官請或公推,山長學問淵博,德才出眾。有舉人譚敬齋、劉守坤、劉榮干、吳慶珩,貢生洪鏡予、林鴻儀先后擔任書院山長。劉守坤先中舉人后中進士,生平著作甚多;劉榮干為其子,擔任過國子監學正,濂溪書院的山長,皆聲名遠揚。1907年春,隨全國成立“勸學所”興辦新式學堂之勢,時任安福教諭的知名人士余見龍在原道水書院舊址創辦四年新式小學堂,即官立安福學堂,并親任校長。
隨著道水書院的聲名日盛,不斷有人捐資修繕。書院不斷重建、遷建,并數易其名。我在臨澧一中的校史中查到:1907年,道水書院改名為官立安福學堂;1915年,改名為臨澧縣立中學;1946年,在教育學家、生物學家辛樹幟的倡導下,國立十一中從武崗遷至臨澧,遂改名為湖南省十四中;直到1958年,才正式命名為臨澧一中。
二
自1804年創辦道水書院至1915年官立安福學堂易名臨澧縣立一中,共計111年的辦學歷史,學校培養了張鼎元、陳盛沿、黃道讓、彭化龍等多名進士,58名舉人和57名貢生。民國前后,更有林修梅、林伯渠、丁玲、黃佑昌等一大批仁人志士從這里走出。隨后,乘全國成立“勸學所”興辦新式學堂之勢,官立安福學堂興辦,培養了著名生物學家、農史學家、教育學辛樹幟等學子。
師生們帶領我來到丁玲故居和林伯渠故居,我在墻上的照片文字中找到了道水書院的一些細節。光緒二十二年 (1896年)初,林鴻儀被推選為山長(林鴻儀是林伯渠的父親,林修梅的叔父)。林鴻儀曾在武昌博文書院肄業,后經武漢、金陵、上海、煙臺、天津走京師,入太學。他是一位思想與時俱進的開明知識分子。戊戌維新失敗后,他無意為官,毅然回鄉辦私塾從教。
林鴻儀為山長后,對書院進行全面改革,他調整教師,充實設備,使之出現一片生機。他思想開明、眼界不凡,既諳中國傳統文化,又研習過天文、地理、數學、礦物等西學。他用近似于苛刻的學教,培育林家子女艱苦樸素的優良作風,助他們成人成才。他任山長期間,林修梅和年幼的林伯渠都在道水書院就讀,林鴻儀教他們習文做人的道理。林伯渠后來寫道:“回首往事,兒時聆受庭訓的情景,仿佛還在眼前。”
鑒于書院文風空疏腐朽,林鴻儀提倡經世致用之學,認為治國不僅僅在于禮樂刑政,尤應充實府庫,節用愛民,首次教授經學,他選《管晏傳》《商君傳》《賈誼傳》《王安石傳》《張居正傳》;編《勵志文選》《勵志詩選》《勵志曲選》,供學生誦讀。他講授四書,為了便于學生接受,先授《孟子》《論語》,次及《大學》《中庸》,開創辛亥革命前教學的先河。
林伯渠入道水書院肄業時,曾慨嘆:“日本國……歷代以來,雖與中國啟釁,而為害猶淺。乃去年一役(指甲午戰爭),涂毒我生靈,割據我土地,重耗我金幣,豈其中政教之果有以勝人耶?抑中國之孱弱實甚耶?”憂國憂民之心可見一斑。維新運動失敗后,科舉、八股之風卷土重來,林鴻儀既鼓勵林伯渠攻讀古籍,又督促他讀新書、求新知,在兒子的思想中種下了“隨勢前進,擇善而從”的種子。少年的林伯渠眼見祖國大好河山滿目瘡痍,在不斷接受進步思想的過程中立志為振興中華奉獻終生,后來他留學日本,在東京加入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同盟會,并在革命實踐中逐步接受馬克思主義,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林鴻儀的執教,道水書院的培育,對林修梅和林伯渠精神世界的成長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他在道水書院還造就了澧州黃道讓、于若愚、黃右昌等近現代中國知名的人才。
參觀林伯渠故居后,我們拜訪了丁玲故居,有幸地成為了其新修文化墻的首批觀眾。我站在磚垛砌成的丁玲書卷前回望那段歷史。道水書院改為安福小學堂的早期,林伯渠的夫人伍崇賢女士和丁玲的母親余曼貞曾先后在道水書院躬耕從教并擔任校長。幼小的丁玲隨母就讀。余曼貞頗具民主思想,主張女子自強自立。她送孩子讀書,自己也讀書交友。在丈夫去世后入常德女子師范學堂就讀,改名蔣勝眉,有“不讓須眉”之意。丁玲的小說《母親》,便以母親為原型記述了她獨自撫養孩子長大,從一個舊式女性成長為傾向革命的進步女性的過程。母親的勇敢與開明影響了丁玲性格的養成,也許正是道水書院的生活和求學歷程,使丁玲成為“作家、斗士、女性”,成就她“文小姐、武將軍”的一生。
三
2005年,臨澧一中實行了整體搬遷,從道水書院的舊址搬遷到九龍路558號。我們的車行至拜塔山下,到達九龍路和翰林路的交會處,臨澧一中宏偉而開闊的大門出現在我眼前。
一座新時代的數字化智慧校園,建筑規劃有序,道路四通八達,校園干凈整潔,校內綠樹紅花,風景如畫。八月下旬,臨澧一中的新學子入校,正進入緊張的軍訓中。學校實行封閉式管理,這群年輕學子青春洋溢,他們身穿迷彩服,齊聲吶喊,仿佛要讓道水書院逆水而上,進入另一番風華歲月。
我一心想找到道水書院的舊址,師友們建議我先去原臨澧一中(現為臨澧三中),說不定能找到曾經大名鼎鼎的奎星樓、龍潭堰和講堂。龍潭堰在舊址西北面,奎星樓在東北角,但老奎星樓早已消失,不留只磚片瓦(后來,我在道水邊的柳林濕地找到新建的奎星樓,閣高三層,周圍蘆葦漫地,鳥雀亂飛,但道水流經,十分秀美)。我在體育館旁邊找到一個池塘,傳說就是當年的龍潭堰所在,但早已不復當年的景象。我依著師友的描述一一想象東邊的講堂,曾經兩排烏瓦木壁的木屋早已消失在時光的背面。
我開啟這一趟尋找道水書院之行,起因是黎大志校長對母校一直念念不忘。黎校長是臨澧人,七十年代就讀臨澧一中,1977年恢復高考成為考入湖南大學的佼佼者,曾在湖南省多所高校擔任領導職務。他憶得當年情景:老書院式的教室古香古色;龍潭堰滿湖清碧、碧波蕩漾。印象最深的是一中校門口鐘樓的鐘聲,聲音洪亮清越,整個縣城都聽得到,成為那個時代最深刻的文化記憶。那時他會演奏風琴,是樂隊主力,也是學校團總支委員。道水書院對生徒的管理以朱熹的《白鹿洞書院學規》為準則,倡導“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并一直沿襲下來,也影響了那時的黎大志。師生們都對母校印象深刻,情深意重,從事的都是教書育人和文化傳播之事。
從上世紀七十年代至今,臨澧一中共出了六個院士,他們是書院的半部發展史。黃宏嘉、劉更另、沈緒榜、孫逢春、胡仕新、黃小衛,他們的事跡掛在臨澧一中大門口的展覽窗里,激勵著正在求學中的少年學子。
臨澧一中正大門前新修了一道文化墻,正面寫著“為中華之崛起而努力發奮讀書”。對著教學樓的背面墻上刻著《勸學》和《臨澧一中賦》?!秳駥W》的開端寫道:“學不可以已”,這是道水書院對莘莘學子的深刻教誨。
2024年,臨澧一中在全國高考中取得了好成績。校黨委書記陳德謙告訴我們:“這一屆光是北大清華的錄取考生就有六人?!彼告傅纴砼R澧一中的建校情況,“……是首批掛牌的湖南省重點中學,是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級中學……”
“十年前,我們實現了由精英教育向普惠式教育的轉型,本縣有更多的學子來此就讀,高考成績經常穩居常德市前列。自2004年以來,二本以上上線人數顯著提升,近幾年穩定在1200人左右……”對于優秀學子,校長酉世明如數家珍。
臨澧一中即將迎來220周年的校慶,學校正在大搞建設,歡迎遠道而來的學子們回家。在學校的西北角新開挖一處荷花堰(師生們稱其為龍潭堰)。初秋荷葉田田,荷花競放,粉白相間,香飄十里。
酉校長還認真地指給我們看:在高高的拜塔山頂,一座新的奎星樓正在規劃中——三重八方樓閣巍然聳立東北角,青石塔樓,六方窗口,額題“奎星樓”。上為,當合“狀·會·解”三元之勢。樓閣前有一條清碧的道水,它暉映著兩百多年來道水書院閃爍的群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