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彭婷 通訊員 吳朝建 楊歡
近日,湖南省委宣傳部、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公布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優秀案例名單,由湖南工程學院黨委書記黃昕牽頭申報的《以“三色教育”賦能卓越工程師培養》入選。此次全省本科院校僅入選4項,湖南工程學院的這一創新舉措,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出了有益嘗試。
湖南工程學院是我國最具工程應用特色的省屬高校之一,也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學校持續推動“135工程”建設,緊緊錨定“全面建成特色鮮明、貢獻突出的一流工程應用型地方大學”總體目標,全力推動“動力變革、組織變革、風氣變革”,全面實施“強學科、強教學、強隊伍、強管理、強保障”行動計劃,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
為破解卓越工程師培養中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教育深度融合難題,湖南工程學院探索出一條通過“三個結合”實施“三色教育”的思政工作模式,即:結合湘潭地方特色實施紅色文化教育;結合人才培養特色實施藍色工匠教育;結合學科專業特色實施綠色環保教育,推動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創新發展。
結合湘潭地方特色
做活紅色文化教育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前夕,湖南工程學院校史館與機械工程學院師生聯合舉辦2024年湖南省社會科學普及主題活動周暨“135工程”揚校風主題活動。一張張歷史舊照,濃縮著一段段深遠的故事;一件件古老的物件,承載著一縷縷悠長的思緒……在校史館這個“第二思政課堂”重要陣地,同學們“沉浸式”感受學校深厚的文化底蘊與紅色傳承,自豪感與榮譽感油然而生。
湘潭紅色資源豐富。湖南工程學院以紅色文化資源營造思政教育氛圍、豐富思政教育內容、拓寬思政教育空間,厚植大學生愛黨愛國情懷,堅定理想信念。
為做好紅色經典宣講,該校將革命先烈英勇事跡融入思政課堂,通過校領導“帶頭講”、思政教師“深入講”、黨支部書記“專題講”、青年學生“全面講”,加強紅色文化教育。該校還組織專題講座、讀書會、研討會等活動,讀原文、學原著、悟原理,通過權威引領、專家點撥、高手解惑,啟迪學生明理篤行。據統計,近年來學校已累計開展“紅色青春”黨史宣講近百場(次),覆蓋萬余名團員青年。
如何讓紅色文化浸潤初心使命?結合湘潭實際,湖南工程學院一方面組織學生赴韶山、烏石、湘鄉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感受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豐功偉績。另一方面,組織學生赴湘潭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學習他們敢于為革命犧牲的英雄氣概;緬懷身邊的英雄宗玉寶烈士,傳承湖工人“以工報國”的初心使命,發揚優良傳統、賡續紅色血脈。
結合社會實踐活動,湖南工程學院鼓勵青年學子積極參加志愿服務。該?!拔宀屎ぁ鼻嗄曛驹刚咧行淖猿闪⒁詠?,志愿者已達3.65萬人,志愿服務時長累計近20萬小時;該校愛心社獲評第四批全省學雷鋒活動示范點。還值得一提的是,學校學生黨支部活動與工科專業特色相互融合,將思政學習融入考察企業之中,將學習課堂開在實踐教學現場和先進典型現場,引導學生在與現實相結合的大思政課中受教育、增見識、長才干。
結合人才培養特色
做實藍色工匠教育
今年6月,湖南工程學院舉行“卓越大講堂”——木魚湖畔·研究生創新論壇,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彭慧勝等專家作主旨報告。彭慧勝以《如何做一流的研究》為題,分享科研經歷與成果,鼓勵廣大研究生主動探索科學無人區,以堅定的勇氣解決科研路上的難題。
湖南工程學院的誕生,肩負著工業興國的使命。近年來,學校錨定培養卓越工程師這個根本任務,弘揚“鍥而不舍,敢為人先”的校訓精神,立足湖南、服務基層,累計為機電、紡織行業和社會經濟建設輸送了超20萬名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鍥而不舍是工匠精神的重要支撐。為不斷磨礪學生鍥而不舍的工匠精神,湖南工程學院制定“3+1”卓越工程師培養方案,以培養工程應用能力為主線,形成理論知識、技能訓練、應用創新,職業倫理、職業素養、職業規范等層次性、階梯性強的課程思政體系。學校建有工程實踐文化園和工程文化長廊,開展工程認知、工程文化教育及科普教育,營造“工匠精神人人講”的良好氛圍。湖南工程學院還與湘鋼文化園艾愛國焊接實驗室合作,組織學生與“大國工匠”艾愛國座談交流,同時定期邀請優秀校友回校講座、參加開學典禮或畢業典禮,以自身生動事例引導學生堅定戰勝困難的信心和決心。
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動力。為提升學生專業技能,湖南工程學院以產出為導向,將質量意識融入課程評價,在課程設計、學習報告、畢業設計等環節,嚴格質量標準、鼓勵學生反復打磨,追求完美。在打造精品“工匠課堂”方面,該校與吉利汽車等知名企業聯合開發課程,邀請企業一線優秀工程師、工藝師來校講課,現場教學,讓學生感受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該校2017屆畢業生李好專攻技能、精益求精,獲2022年“全國優秀共青團員”榮譽稱號,這是共青團中央授予共青團員的最高榮譽。
追求卓越是工匠精神的價值導向。為增強學生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湖南工程學院通過修訂培養大綱、開設工程師論壇等,充分發揮學校作為湘潭產業創新研究院和“汽車及零部件產業技術”“先進礦山裝備制造業”“風電產業技術”3個創新戰略聯盟核心成員作用,更緊密地融入湘潭高新區、湘潭經開區、湘潭大學科技產業園。同時,該校通過建立工程技術交流平臺、開展工程師技能比武、組織學生參加創新大賽等,構建人才培養良好生態。
結合學科專業特色
做深綠色環保教育
今年4月,湖南工程學院風力發電創新研究院、新能源汽車創新研究院、先進功能材料創新研究院、智能紡織創新研究院、工程教育與工程文化創新研究院揭牌。這是該校主動適應時代發展趨勢,加快培養創新人才的生動體現,旨在以此為契機,集聚優勢資源,開展有組織科研,產出更多高水平綠色科研成果。
綠色發展理念是對發展規律的科學反映,也是工程師職業道德素養的核心。湖南工程學院針對先進能源材料、輸變電裝備、新能源汽車等湖南重點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要,優先布局包括軟件工程、機器人工程、新能源在內的適應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的學科專業,助力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該校積極推進產學研合作,開展生態技術攻關。由學校牽頭建立的“生態紡織與染整關鍵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在相關領域實現關鍵技術突破。同時,湖南工程學院還幫助多家企業通過工藝改造、設備升級、廢物回收與循環利用等,實現節能、降耗、減污、增效。
為涵養綠色認知教育,湖南工程學院在制訂人才培養計劃時,將循環經濟、綠色生產作為必修課,實施課程思政,確保學生充分理解環保法規、綠色設計理念等。該校還設立新能源制作卓越工程培養基地,與湘電集團等企業開展風電領域新能源綠色項目合作,讓學生進一步體會綠色技術應用。
黃昕表示,學校將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斷強化卓越工程師核心素養,全力實施“135工程”,大力推進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彰顯“三色教育”特色,不斷開創新時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養更多讓黨放心、愛國奉獻、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為加快建設教育強省、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湖南篇章貢獻湖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