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10月8日,潘鶴給錢海源的信。作者供圖
孫軼群
“入湘隨溯——錢海源湖南40年藝術回顧展”于7月22日在湖南美術館隆重開幕,本次展覽由湖南美術館主辦,旨在追溯錢海源先生藝術的脈絡、生命的隨筆、入湘的情緣。
錢海源先生在藝術上耕耘不輟,雕塑創作成果豐富,在水彩、素描、書法等領域廣有涉獵。作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第二、三屆委員,他還在文藝理論上成果豐碩,編著了《中外城市雕塑圖選》《古今雕塑藝術》等著作,是普及雕塑藝術的佳作。
在漫長的藝術生涯中,錢先生與諸多藝術家、理論家們有著海量的書信交流,本次展覽也單獨劃分了一個區域專門展示他的書信。從中,我們可以得見老一輩藝術家之間真摯的情感,尤其是錢先生與他的恩師潘鶴教授之間那份不可磨滅的師生情誼。
潘鶴,是我國當代著名雕塑大師、全國雕塑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具有杰出貢獻的人民藝術家。代表作有《艱苦歲月》《開荒?!贰吨楹O女》《廣州解放》紀念碑等。在70多年的藝術生涯中,潘鶴創作了100多座大型戶外雕塑,分布在國內外68個城市,60多件中型雕塑也被國家級美術館及博物館收藏,屢獲國家級最高獎項。
錢先生于1961年升入廣州美術學院雕塑系學習雕塑時結識了潘鶴教授。二人是師生,也成了朋友、互相欣賞的兄弟。相識的幾十年間,二人書信往來共七十余封。在沒有智能設備,只能依靠書信溝通的年代里,錢先生與潘鶴的書信就如同現在的微信聊天記錄,萬事皆談,飽含情感、彌足珍貴。1991年1月18日,潘鶴教授給錢先生的信中說:“我為有這樣的學生而榮?!?
潘鶴教授在給錢先生的回信中總以“海源仁弟”“海源同志”開頭或親切呼其“海源”,信中多談論自己近來對文化和藝術界現狀的見聞、思考,或是工作、生活中的瑣事,事無巨細。他再忙也總是先回復錢先生信件,信件或長或短,字跡往往潦草,仿佛只是普通家書。他或許總是默認錢先生會如同家人般了解他的心意。錢先生則在每一封信的信封處備注上此信的內容、日期,備注時總是題寫上潘鶴教授的職位、頭銜,再加上“恩師”等字樣,如同對待家中長輩般恭恭敬敬,所謂“忘年交”或許也正如此吧。
潘鶴教授在1977年10月8日給錢先生的信中特意提到他將乘15次特快車11號車廂17號下鋪,預計10日下午到長沙,并且為錢先生從北京帶了10塊香皂。這不僅可以體現出在資源短缺時代背景下一輩人的生活、溝通狀態,還可以從字里行間中體會出潘鶴教授對于后輩愛護、關心的心思。當時的交通、溝通不如現在便捷,二人為了短暫的相見需要在來信中具體注明乘車的車型乃至車廂的鋪位。
潘鶴教授曾自1988年到1990年之間在航空信箋紙上斷斷續續寫下有關對人生和藝術的感懷寄與錢海源,錢先生總集成“潘鶴藝術感懷”,它也成了了解和認識潘鶴教授藝術人生的重要史料。其中寫道:“隨著國家國力的強盛……但愿能踏踏實實站成一個具有社會主義中國當代特色的藝術盛(圣)地……能以自己當代中國人的身份平等地并列于世界藝壇?!边@正是潘鶴教授自己藝術生命的最高目標,他將心里話都訴說給了錢海源先生。錢先生將恩師的來信視若寶貴的精神財富,幾十年間,無論生活與工作如何變遷,錢先生都將潘鶴教授的七十余封來信保存得非常好。他們的關系或許超越了古時的“家徒”“兒徒”的師徒情誼,躍升為交心的知己,恰如伯牙子期。他們的情誼一直維系到了潘鶴教授去世。
1994年4月,錢先生身患重病住院。6月9日潘鶴教授來信,信里講述了他1958年時曾身患同樣病癥,但礙于當時醫生醫療知識、醫學界醫療手段有限,白遭受了很多苦。信中詳細解釋了他本人對此病的理解,醫療和痊愈的所有過程,最末不忘囑托錢先生同醫生進行詳盡的溝通。他在具體的用藥名稱、發病時間下都用橫線加以備注,仿佛生怕重要信息不夠醒目。錢先生在此信的抬頭寫上了備注:“潘老師每周都打電話給我家人,令我們感動?!比抛x畢,令人動容。他們的情誼經過了時間的磨礪、困難的考驗,在彼此的心間留下了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