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浩京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我正處逐夢的青年時代。身在湘鄂贛三省交界的邊遠山區,連電燈電話都沒有,我想知道外面的一點消息,唯一渠道是看鄉郵員一周送兩回的《湖南日報》。
當年我們一個大隊連小學畢業的都不多,我是方圓十里唯一的高中畢業生。我常想,一定要做點有意義的實事。于是經??础逗先請蟆穼W寫新聞??墒沁B續一個月寄出的稿子都石沉大海。
一天,我又寫了一篇農村學校的小稿子,心想這篇不見報我就不寫了!說明我不是這塊料。
也許是老天照應吧,不久之后,我收到《湖南日報》“學校生活”專欄編輯李凌沙老師的來信:“你寄來的稿子,我都認真看了,寫得不錯。只是抓題材、定角度要改進……”隨信還寄來幾本《湖南日報通訊》。這封來信,對我來說仿佛是黑夜中突然旭日東升,一片光明,我又重新鼓起了奮進的風帆。
在凌沙老師的鼓勵和指導下,我開始學著寫新聞。不久我寫的《勸學記》在1982年3月4日見報了。除了寫學校生活外,還把視野拓寬到農業、工商各方面,在和凌沙老師通信的過程中,我產生了一個念頭,想去一趟省城。去湖南日報社,認識、請教更多的編輯老師。
現在還清晰地記得,那是1982年5月26日,我帶著3篇工工整整的手寫稿子,第一次來到省城,走進了湖南日報的大門。
凌沙老師接待了我,帶我到報社院子里的招待所,親自幫我登記,中午時分還帶我去他家吃飯。
下午,我來到凌沙老師辦公室。他首先搬個凳子讓我坐在旁邊,遞來熱茶。我環顧辦公室,各位編輯辦公桌上都是稿山,個個伏案,鴉雀無聲。
凌沙老師仔細看了我的三篇稿子說:“一篇《學校生活》可以考慮;一篇難發;還有一篇我帶你去請教工商部的老師。”他還說,“你要多看、多寫、多思,將來寫作一定會有更大的進步?!甭犃怂脑?,我興奮得難以言表。
第二天下午,我在報社參觀學習,開眼界。邊看邊問,才知道一張報紙是怎么出來的。
從報社回到山里,我就像一輛開足馬力的手扶拖拉機,不停歇地奔跑在鄉間小路上。那幾年,我每次寄去稿件,總會收到凌沙老師用毛筆寫的回信,內容從指導寫稿到關心我的進步,事無巨細,循循善誘。因工作變動搬家12次,我都首先把這些信和信封收好,至今珍藏著。
由于報社不少老師關心指導,我對寫稿滿懷希望,充滿信心。不管路途險遠,甘冒艱苦風霜。改革開放初期,我步行58里路采寫的《百歲老人贊今朝》于1983年正月初一頭版見報了,被報社評為優稿。后來,我被聘為好幾屆湖南日報通訊員。隨著寫的稿子見報多了,我也一步一個腳印地成長起來,一直到后來就職央媒,在省城也生活工作33年了。
報社是我的導師。每次經過長沙芙蓉中路上的報社大院,我總要習慣性地看看報社。過去報社的辦公樓已成歷史,嶄新的智能化高樓代之而起,讓我心中滿是感慨。我眼前總浮現當年的情景,記起老師給我回信中的叮囑:“不驕不懈,繼續努力?!?
是啊,幾十年來,我有幸認識報社的許多老師,他們的指導幫助如在昨日,讓我倍感親切,受益終身。
近幾年,因工作輕松些許,生活沉淀,閑暇時光遇見亮點,我又向湖南日報湘江副刊和新湖南客戶端投稿散文或詩詞。
文藝創作,我是半路出家??山鼛啄暧值玫綀笊缋蠋煹年P心指導,照顧我的積極性,給我編發不少作品。如今手機方便,又隨時得到報社老師的指教。我每天一起床就打開電腦與手機看湖南日報與新湖南客戶端,每讀有益。
歲月如書,時光飛逝。今年欣逢湖南日報創刊75周年,真誠祝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