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功勛
驀然回首,我與湖南日報已相伴40余年。
那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在煤礦上班的父親教導我們說:“孩子們,報紙中有你們盡情翱翔的夢想,要養成經常閱讀報紙的習慣,這樣你們才能天天進步,才能離夢想越來越近?!币虼耍谧x小學時,《湖南日報》就走進了我的心田,美好的愿望和渴求填滿了我的整個心房。
1992年,我也來到父親工作的煤礦做了一名技術員。那時,認真翻閱《湖南日報》便成了我每天的日常功課。一個版一個版認真翻閱,從中了解了國家政策、城市發展、百姓生活、文學藝術等知識?!逗先請蟆穬热葚S富多彩,版面直觀清爽,既有新聞性,又有藝術性,讀來是一種美的享受。
煤礦工作的日子寂寞而單調。因為要填補這空虛,那些日子,我常常艱難地啃著文學名著,也常常細心地抄寫著報紙上自己喜愛的文字,甚至在煤礦井下小憩的時候,也拿出隨身攜帶的《湖南日報》,在礦燈的照射下閱讀。
我的名字首次出現在《湖南日報》是1998年夏天。我工作所在地的武岡市文坪鎮一位軍人回家探親,路遇一名小女孩掉進已關閉多年的廢棄煤窯里。退伍軍人奮不顧身救起了遇險女孩后卻不幸遇難,我馬上采寫了一篇題為《生命壯歌》的通訊稿,郵寄給了《湖南日報》駐邵陽記者站,作品很快在二版重要位置刊發,英雄事跡引起了不小震動?!逗先請蟆纷屓藗兏嗟亓私饬擞⑿?,他的事跡也為更多的人傳頌。
《湖南日報》還幫助我延伸了一個自小就有的文學夢。煤礦火熱的生活、礦工如煤般樸實的形象,時時撞擊著我的心靈。工作之余,我拿起筆開始文學寫作。1999年春節前夕,我斗膽把一篇散文寄給了湖南日報。稿子寄去后我忐忑不安,總認為自己太冒昧,《湖南日報》是省級黨報和大報,一個無名作者的文章能刊登嗎?然而,一個月后,竟然收到了編輯部寄來的樣刊,不由喜極而泣。這也給了我創作的巨大動力,此后我一直筆耕不輟,在文學的道路上追光前行。近30年來,我在《湖南日報》發表各類文學作品50余篇,而在各類報刊上發表的文學作品已有100余萬字,10余篇作品獲獎或收入各類文集。
有人問過我,你在《湖南日報》發了很多文章,與編輯有什么特殊關系?我說沒有啊。有文章,用郵箱寄去就是了。我相信《湖南日報》是以文取文,不是以人取文。而今,《湖南日報》創刊75周年了,網站、客戶端、微信公眾號……從過去的一張報紙,到現在的全媒體矩陣,《湖南日報》的巨大變化讓我感到由衷高興。作為《湖南日報》的一名熱心讀者和業余作者,我既是這一變化的見證者,也是參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