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周能在復活洞口宋瓷。通訊員 攝
民間藏家手中的洞口宋瓷藏品。
通訊員 攝
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曾佰龍
“90后”瓷商王周能,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讓洞口宋窯薪火重燃。5月27日,經過長期準備后,王周能與兩位制陶師傅,重燃洞口千年宋窯仙雞窯,用傳統柴燒技藝復活洞口宋瓷。
隱入塵埃,藏器待時
《洞口縣志》對洞口宋瓷的記載只有寥寥數語:1986年文物普查時,文物考古人員發現洞口縣有古窯址18處,該縣竹市鎮窯址上,有碗、碟、壺、缸、壇、缽等殘件,經專家鑒定為宋代大型古窯。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張興國在《文博中國》發文稱,長期以來,我省陶瓷考古工作主要精力放在湘江流域,對岳州窯、長沙窯、衡州窯、衡山窯、醴陵窯等重要窯址開展了持續而全面的考古,而資水流域的陶瓷考古,只有些搶救性發掘和零星的調查,從而導致洞口宋瓷“養在深閨人未識”。
洞口縣竹市鎮瓦渣山宋窯窯址,讓王周能念念不忘,這里是他了解洞口宋瓷的第一站。窯址前,一塊石碑隱沒在荒草中,石碑背面刻有簡介,瓦渣山窯址位于竹市鎮瓦渣山院落,面積長81.4米、寬70米,表層廢渣隨處可見。窯址1990年被列為邵陽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屬唐宋時期陶瓷廠遺址。
王周能帶記者繞過一棟民居,在一座土堆前停下腳步?!斑@棟民居和土堆的下面就是洞口宋窯的遺址?!闭f著,他用腳蹭了蹭松軟的泥土,土中冒出幾塊陶瓷殘片。他將殘片拾起,抹去泥土,視若珍寶?!爱數鼐用窠ǚ繒r將窯址埋到了下面,但仍能撿到一些陶瓷殘片?!蓖踔苣苣贸鍪謾C,向記者展示洞口本地藏家收藏的瓷盤、杯盞等,件件都是精品。
神秘的洞口宋瓷受到民間古瓷收藏愛好者的追捧。對比同時期湖南其他窯口的宋瓷,洞口宋瓷的特點是醬釉瓷居多,大量使用印花模。紋飾趨于復雜多樣。燒制時用于支撐的匣缽、墊圈漸漸被支柱和支釘取代。
王周能在民間收藏愛好者那里見到最為完整的洞口宋瓷,是一個斗笠形茶碗,碗底露胎,胎白質堅,深腹圈足,造型端莊。通體施青釉,釉面勻凈,壁模印水波紋與花卉紋,是洞口宋瓷的精品。
第一次見到洞口宋瓷精品時,王周能被其天青色的溫潤外表、古樸獨特的藝術造型所吸引。他的朋友楊健提議:“我拿40萬元啟動經費,你提供制瓷技術,一起來復活洞口宋瓷!”
倘若能讓千年古窯薪火相傳,復活洞口宋代瓷器,不但能為光大湖湘文化作出貢獻,還能做成文創產品推向市場,這是一件值得投入的事業。有了合伙人楊健、鄧菜籽、肖飛雄等人的支持,王周能決定努力復活洞口宋瓷。
選錯專業,拜對師門
復活洞口宋瓷的機緣要從9年前說起。
9年前,學工業設計的王周能,在大學陶藝課迷上“玩泥巴”。他一頭扎進陶藝創作中,處女作羅漢杯問世,其古樸的造型、均勻的釉色,得到老師和同學的夸贊。
王周能認為大學選錯了專業,畢業后他只身前往景德鎮拜師。
景德鎮瓷場林立。生活無著落的王周能,見到了授業恩師劉大莊。
“劉師傅,我想跟您拜師學藝。”王周能言語懇切。
劉大莊沒有理會,見多了來景德鎮趕時髦的年輕人,他專心在一個雞蛋大的杯子上畫著龍。
“只要管我一口飯就行。”王周能有些絕望。
劉大莊抬起頭,瞥了一眼門口的年輕人,指著一旁的工作臺說:“去搓泥巴!”
王周能搓了一個月泥巴,學會了菊花揉泥法、三指頭揉泥法、抽空揉泥法。
兩個月后,王周能開始學習拉泥胚。經過劉大莊的細心指點,平常泥坯在王周能手上有了“七十二般變化”。
劉大莊訥言敏行,是一個兼容古今制瓷技法的名師。他教王周能使用天然氣燒制瓷器,給王周能講解景德鎮饅頭窯、葫蘆窯、龍窯、倒煙窯等柴燒窯爐的結構。告訴他瓷器在柴燒過程中,可以先用雜木升溫,達到一定爐溫時,用松木落灰掛釉,可以節約燃燒原料。王周能說,“劉師傅言傳身教,對自己現在復活洞口宋窯的幫助很大?!?
得名師傾囊相授,王周能的命運如拉坯轉盤般開始轉動……兩年后,他在景德鎮開了瓷器檔口,分店開到了長沙銅官窯古鎮,在瓷商界有了些名氣。
疫情暴發,陶瓷檔口閉門歇業。王周能回到家鄉洞口,結識了對洞口宋瓷頗有研究的楊健,機緣巧合下走上復活洞口宋瓷之路。
復活之路,驚喜連連
王周能復活洞口宋瓷的想法,最初遭到了家人反對。王周能決心已定:“當我第一次接觸到洞口宋瓷時,憑我多年的制瓷經驗,腦海中立刻構思復活它的工藝流程,不一定能成功,但我一定要去嘗試?!?
復活1000多年前的洞口宋瓷,沒有太多的參照物,也沒有制作洞口宋瓷的文獻記載,一切都要從零開始。王周能先要掌握宋人所使用的器型、泥坯、釉料,一步步摸索傳統燒制工藝。他的足跡遍布洞口各大古窯址,在較為完整的陶瓷殘片中,揣摩器型,得到了罐、盤、杯、盞基本數據。又在當地制陶師傅的指引下,尋到紅、白、紫、黑4種泥坯料。
王周能建立電窯爐,開始試窯。
第一窯,他用草木灰制作釉料,燒制出天青色的陶瓷,質感已接近元青花。
第二窯,他用青、白、醬、黑4種釉料,分別在紅、白、紫、黑4種泥坯上做實驗,發現青釉和醬釉燒制出的瓷器,外觀已接近洞口宋瓷。
第三窯,他用洞口特有的黃泥燒坯,驚異地發現黃泥坯變成了紫色,質感近似于宜興紫砂,對比洞口宋瓷殘片,胎色十分接近。這讓他確信宋代洞口陶工用的就是黃泥!
又燒了兩窯,驚喜接二連三。王周能發現同一種青釉,在洞口黃泥上產生了窯變,出現了罕見的“星空藍”,藍中帶紫氣,顯得非常高貴。
經過5窯的實驗,已有幾十件成品。“造窯燒瓷就像開‘盲盒’,有時驚喜,有時驚嚇,頭5窯對洞口宋瓷的復刻,驚喜偏多?!蓖踔苣苷f,這意味著洞口宋瓷已被現代燒制工藝復活。
盡管如此,白天在陽光下,晚上在夜色中,王周能仔細端詳復活的洞口宋瓷,總覺得還缺少點味道,卻不知道問題出在哪里。
“把電窯換成柴火窯試試?”合伙人提醒王周能。
洞口現存兩座有名的宋代柴燒窯口。一座是冷水窯,專門燒制小貨陶瓷;一座叫仙雞窯,燒制大壇、大缸等大貨陶瓷。這兩座古老窯口都是復活宋瓷不可缺少的硬件。經人介紹,王周能找到兩座古窯的技藝傳承人。
王周能先拜高沙瓦罐燒制技藝(非遺)傳承人向乾燈為師,探討用柴火窯復活洞口宋瓷。向乾燈從事瓦罐燒制42年,經驗豐富。正是他指導王周能,找到復活洞口宋瓷的關鍵材料黃泥?!皬纳缴贤诨貋淼狞S泥,我要用嘴巴嘗一下,咸的黃泥可以用,淡的不行,這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方法。”向乾燈說,他家有一座小貨龍窯,傳承了冷水窯的特點。
王周能還拜師姜照石。姜師傅以燒制大缸等大件出名,是仙雞窯的傳承人。等過了這個雨季,師徒將聯手燒第六窯,原汁原味還原洞口宋瓷。
向乾燈的小貨龍窯燒制較多的是一種兒童玩具,他從口袋里摸出幾個鳥形陶具,口哨般大小,有3個孔。向乾燈說這叫麻蟈叫叫,祖祖輩輩都做這個,有上百年歷史了。向乾燈和王周能拿起麻蟈叫叫,模仿蟈蟈“嘰嘰嘰嘰”的叫聲,聲音在鄉村原野響起,在歷史時空里回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