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5月1日訊(記者 冉紫娟 王士雄 康蒙)“谷雨莫等閑,春耕到眼前”“南方不插五一秧”。五一勞動節前,長沙縣桐子園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楊權剛剛忙完春耕。作為“長沙工匠”農機操作手,楊權的合作社有1300余畝稻田需要育種插秧,尚未入夏就已經曬得皮膚黝黑。
“我的工位在田間地頭,在這里山清水秀、愜意自由?!闭勂鹱约旱墓の唬瑮顧嗄樕喜蛔杂X漾起笑容。
楊權是一名80后新型職業農民,原本在國企有著一份穩定的工作。近年來,村里進城務工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楊權發現不少田地閑置,資源利用率低。2014年,楊權辭去工作,一頭扎進農業,帶領鄉民一起開發農田。隨著流轉的土地慢慢增多,他看準先機,2016年成立了長沙縣桐子園農機專業合作社。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在楊權的帶領下,桐子園農機專業合作社購買“種、保、管、收”一條龍的先進農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楊權努力學習,成為一名農機手,更在2021年獲長沙市首屆“十行狀元、百優工匠”農機操作第10名、長沙縣“十行狀元、百優工匠”多旋翼無人植保機操作第2名,2022年獲得新型職業農民中級職稱,2023年獲“長沙工匠”榮譽稱號。
“工作太卷,回家種地”“水稻不會半夜12點給下屬打電話”……在部分城市網友的心中,投身農業似乎意味著工作輕松。但殊不知,即使春耕已經結束,楊權的衣角依舊沾滿泥土?!敖酉聛碇粫Γ饕菐降茏鎏镩g管理,控水、控蟲、控肥……任何一項沒做好,都有可能減產甚至絕收。”被問起春耕后的安排,楊權習以為常地講述著。
在桐子園農機專業合作社的倉庫里,插秧機、拋秧機、施肥機、烘干機、收割機……都是楊權最熟悉的工作“伙伴”。談到最喜歡的農機具,楊權沒有炫耀自己最熟練的植保無人機,而是笑著指著收割機說:“我最喜歡豐收的時候開收割機,去年我們合作社850畝稻田,畝均產量950余斤?!?
合作社成立至今,楊權已記不清幫扶過多少農戶,他打開電腦上的統計表格,光是去年發放的租金便有18萬元,幫扶農戶200余戶。有的農民年紀大了不便勞作、有的年輕人外出務工,楊權兢兢業業地擔任著武塘村及周邊村落的“農田管理師”。
看著機器越來越多,技術越來越好,畝產越來越高,楊權感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談及未來的打算,楊權說會保持與時俱進。一方面,等智能駕駛農機普遍投入使用后,更新機器,降低成本和工作強度;另一方面,希望能帶出更多農機手徒弟,讓更多年輕人投身農業、熱愛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