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時節,雨絲如綢。
瀏陽市城區才常路一座大宅,青磚黛瓦,莊重肅穆。這里是清末“百日維新”運動的著名領袖、“戊戌六君子”之一譚嗣同的紀念館,又名譚烈士專祠。
雨水輕輕灑在古老的屋檐上,發出細碎而悠揚的聲響,如同歷史的低語。
走進祠堂,譚嗣同的塑像靜靜地佇立在前廳,他的目光堅定而深邃,仿佛穿透了歲月的塵埃,注視著這個他為之奮斗過的世界。
穿過前廳,來到祠堂中央,正對著前院的立柱上,懸掛著一副楹聯:
與我公別幾許時,忽警電飛來,忍不攜二十年刎頸交,同赴泉臺,漫贏將去楚孤臣,蕭聲嗚咽;
近至尊剛十余日,被群陰構死,甘永拋四百兆為奴種,長埋地獄,只留得扶桑三杰,劍飛摩空。
譚嗣同祠堂挽聯。
此聯是晚清瀏陽名士唐才常所撰。作為譚嗣同的至交好友,唐才常在寫這副聯的時候蘊含著怎樣的深意?
瀏陽籍作家彭曉玲,潛心研究譚嗣同多年,所著《譚嗣同》去年9月面世。在祠堂,彭曉玲與記者一同品讀此聯。
丈夫重意氣,孤劍何雄哉
談及譚嗣同,必然繞不開他的一位同鄉摯友——唐才常。一個愿為他而死,死在錚錚風骨耀千秋的星光下的二十年刎頸之交。
同治四年(1865年3月),春日晨曦,瑞氣盈門,譚嗣同誕生于北京宣武城南孏眠胡同邸第。譚出生后的第二年,又一位孩童在瀏陽呱呱墜地,他就是唐才常。
1878年,十三歲的譚嗣同在瀏陽認識了一生最重要的摯友唐才常,那年唐才常十一歲。
剛剛經歷了因瘟疫而致親人紛紛離世的孤獨少年譚嗣同,與唐才常一見如故、引為摯交。后來的二十年間,兩人親密共事多年,歷史上提及譚嗣同的事件,也多與唐才常相關。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譚嗣同奉旨入京,以四品卿銜軍機章京參與新政,戊戌變法失敗后被殺害于北京宣武門外的菜市口。唐才常在漢口得知好友遇難的噩耗,悲痛欲絕,寫下此聯。
“上聯‘忍不攜二十年刎頸交,同赴泉臺’深情地表達了唐才常對與譚嗣同二十年深厚情誼的追思,以及他心中那份無法與摯友共同面對國難的深切遺憾。”彭曉玲告訴記者,譚唐二人之所以能夠結下如此堅不可摧的二十年深厚友誼,根本原因在于他們心中共同的崇高理想,以及那份為家國民族勇于獻身的壯烈情懷。
這份情誼和豪情,早已超越了生死的界限,成為他們生命中最為寶貴的財富。受兩位共同的恩師歐陽中鵠的影響,而他們也將這份豪情轉達給了自己的恩師。
譚嗣同塑像。
思緒回到光緒九年,古樸雅致的書齋內,斑駁陸離的陽光透過窗欞灑落在桌上,譚唐并肩而坐,意氣風發,揮毫潑墨,在給恩師的信中寫道:“才常,橫人也,志在鋪其蠻力于四海,不勝則以命繼之。嗣同,縱人也,志在超出此地球,視地球如掌上,果視此軀曾蟣蝨千萬分之一不若!”
一瞬間,一往無前、氣吞萬里如虎的氣概躍然紙上,震撼人心。每一個字都承載著他們的豪情壯志和堅定信念,露出他們對未來的無限憧憬和執著追求。
上聯巧妙地借用了“去楚孤臣”這一典故,實則是在自比伍子胥,表達了他堅定不移地推進革命,直至最終取得勝利,為摯友復仇的決心。
“那這上聯所要表達的,是對時間流逝匆匆的恨意,它寄寓了唐才常對摯友譚嗣同孤身上路的悲痛與不舍。我可以這樣理解么?”記者好奇發問。
“此處不僅僅是一種情感的宣泄,更是一種誓言——誓為亡友討回公道、雪洗仇恨,并承繼其未竟之志?!迸頃粤岣袊@道,“這副聯所展現的,實在是才情并茂、感人至深的佳構奇作?!?
下聯中的“至尊”乃指光緒帝,而隨后的字句則深情描繪了亡友譚嗣同的英勇:伴君入軍機,短短十余日,便遭逢慘禍,英勇就義。他,為了四億中華兒女不淪為奴,毅然舍生取義,用生命譜寫了一曲壯歌。
“只留得扶桑三杰,劍飛摩空”中的“扶桑”,原為東方古國的名稱,后來多被用來指代日本。而“扶桑三杰”則是指在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三位杰出人物——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戶孝允。譚唐二人對扶桑三杰充滿了敬仰之情,他們渴望能夠效仿這三位偉大人物,通過變法引領自己的國家走向繁榮富強的未來。
“唐才常在挽聯中表達了對摯友的深切悼念和無盡哀思,而‘劍飛摩空’則以一種悲壯而崇高的方式,展現了譚嗣同英勇就義,為國家和民族獻身的偉大精神?!迸頃粤嵴J為,這種精神不僅令人肅然起敬,更激勵著后人去繼承和發揚他的遺志,去追求更高的境界。
二十年刎頸交,同赴泉臺,代表了深厚的友情;甘永拋四百兆為奴種,長埋地獄,只留得扶桑三杰,這是他們的共同理想。
上下兩聯,直而不露,哀而不傷,充滿了一種慷慨悲歌的情調,讀來令人回腸蕩氣,感人至深,真正體現了唐才常那句“七尺微軀酬故友,一腔熱血灑荒丘”的誓言!
作為時代革命的先行者,他們純真而勇敢,卻難以分辨友敵,只能用生命去探尋前行之路。理想主義之光微弱難明,無法照亮黑暗,唯有自我犧牲,方能喚起國人的覺醒。
血見英雄色,誓把乾坤扭轉來
光緒二十年(1894年)甲午戰爭戰敗的消息傳來,身在漢口的譚嗣同聽聞極為悲痛,他與正在兩湖學堂讀書的好友唐才?!皟扇藢ψ?,徹夜不寐,熱血盈腔,苦無藉手,泣淚數行?!?
時務學堂合影(左二為譚嗣同,右二為唐才常)。
這場民族危機如同一把烈火,點燃了譚嗣同與唐才常心中的愛國之情。他們深知,唯有變法維新,才能拯救這個千瘡百孔的國家。于是便毅然決然地投身到了維新運動的洪流之中。
在后來的運動中,譚唐二人攜手傳播新知識,改造舊制度,一起創辦瀏陽算學社、南學會、《湘報》,參與開辦時務學堂,開設瀏陽礦務分局……他們都懷有對國家未來的深切關懷,并共同追求維新變法,希望以此推動國家進步和民族覺醒。
在長沙時務學堂時期,他們被稱為“瀏陽二杰”,譚嗣同嘗曰:“二十年刎頸交,唯唐佛塵一人而已”。
譚嗣同在“戊戌政變”后本可逃走,但他為了警醒國人,寧可流血犧牲,并宣稱:“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從嗣同始!”堪稱中國為國流血第一士。
作為譚嗣同的摯友,唐才常親歷維新運動、戊戌政變、自立軍起義等重大政治事件,見證了中國近代史上最艱辛屈辱的救亡圖存過程。
然而,歷史總是相似的。
1898年,秋日黃昏,殘陽如血。北京宣武門外的菜市口刑場,肅殺之氣彌漫。譚嗣同,這位晚清維新變法的領袖,身著素白長衫,傲然挺立,以無畏之姿英勇就義。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他高聲吟詠,語出鏗鏘,氣勢雄渾,聲音穿越時空,他的詩句如同秋風中的磐石,堅定而悲壯。
史學家劉泱泱曾分析,“去留肝膽兩昆侖”句中的“兩昆侖”,當指唐才常。譚唐二人志向相投、肝膽相照,且相識20年之久,譚嗣同此絕筆詩所指當非唐才常莫屬。
僅僅兩年后,1900年深夜,唐才常革命失敗被押至武昌湖畔,他英勇無畏,視死如歸,為光明未來獻身黎明前的暗夜。
“七尺微軀酬故友,一腔熱血濺荒丘?!彼倪@兩句詩,如同歷史的注腳,銘記了兩位志士的豪情壯志與無畏犧牲。
敢為人先,以天下為己任,是湖湘精神的核心內涵。毛澤東曾在《湘江評論》上撰文:“沖決一切現象之類網羅,發展其理想之世界,行之以身,著之以書,前之譚嗣同,今之陳獨秀?!?
在譚嗣同、唐才常等湖湘烈士以生命鑄就革命基石后,黃興、蔡鍔等湖湘新英,毫無畏懼地接過了革命的旗幟。他們,同所有心懷國家大義的勇士,以堅韌不拔的決心、滿腔的熱血和不惜生命的付出,共同開辟了中華民族救亡復興的光明道路,銘刻了歷史中不可磨滅的榮耀。
彭曉玲向記者解聯。
回想起這段歷史,彭曉玲不禁感嘆,“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的偉大事業,需要譚嗣同、唐才常那樣的愛國精神、批判精神、獻身精神,尤其是不畏艱辛、不怕犧牲的徹底的改革精神?!?
時光荏苒,歷史長河中,二人詩句永銘人心。蔡鍔撰聯悼念:前后譚唐殉公義,國民終古哭瀏陽。
或許是歷史的巧合,譚唐兩位維新志士的生命都定格在三十三歲?,F如今,在瀏陽城區有兩條道路,分別被命名為“嗣同路”和“才常路”,它們穿過半個縣城,交匯于瀏陽河畔,伴隨著盈盈河水見證著譚唐兩位一片丹心報家國的曾經與過往。
記者手記
康有為留聯為嗣同
朱玉文
寫挽聯并不少見,為一人寫兩副挽聯卻不多見。
康有為就為譚嗣同寫了兩副聯。
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后,譚嗣同被殘害在北京宣武門外的菜市口刑場。后來,康有為為他寫了一副挽聯,聯云:
逄比孤忠,岳于慘獄,昔人尚爾,于汝何尤,朝局總難言,當偕孝孺先生,奮舌問成王安在?
漢唐黨禍,魏晉清流,自古維昭,而今為烈,海疆正多事,應共子胥相國,抉目看越寇飛來。
此聯用典繁多,上聯的“逄比孤忠,岳于慘獄”分別是指古代忠臣關龍逄、比干、岳飛、于謙,這四個人都是忠心耿耿卻被君王冤殺的。而“孝孺先生”,指明代的方孝孺,被朱棣殺死。用忠臣來比喻痛失譚嗣同的悲傷。下聯的“漢唐黨禍,魏晉清流”分別是指東漢桓靈二帝時李膺、陳藩等被宦官先禁錮后誅殺,大唐牛僧孺與李吉甫、李德裕持續40年的黨爭,魏晉負有聲望的清高士大夫的荒誕風氣;“子胥相國”則是在說伍子胥。伍子胥多次勸諫吳王夫差,但夫差都未聽,卻聽信讒言,賜一把寶劍讓伍子胥自裁??凳ト擞眠@些歷史上的改革活動,表達了對譚嗣同的敬意,以及活著的人更加努力報國的志愿。
后有聯家評論,此聯一氣呵成,諸多古人為伴,譚嗣同并不孤單。
1904年,在瀏陽縣城修建譚嗣同烈士祠,康有為又書贈挽聯云:
復生不復生矣;
有為安有為哉。
此聯中,上聯的兩個“復生”,前者為嗣同字,表明對象,后者乃死不復生意。一名一動,一詞兩用;下聯的兩個“有為”,分對兩個“復生”,也是一詞兩性,前名后動?!安弧北硎痉穸?,“安”表示疑問,既哀嘆譚嗣同不能復生,又是康有為對自己無所作為的慚愧而感嘆。
點評嘉賓:彭曉玲
彭曉玲,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魯迅文學院第十四屆高研班學員,湖南省作協全委會委員,湖南省散文學會副會長,湖南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瀏陽市文聯副主席,瀏陽市譚嗣同文化研究會會長。曾出版長篇歷史小說《譚嗣同》、《血色圍山》(與人合作),長篇紀實《空巢:鄉村留守老人生活現狀啟示錄》,散文集《紅石頭的舞蹈》《掛在城市上空的憂傷》《蒼茫瀟湘》《尋訪譚嗣同》,地域文化散文《民歌婉轉潤瀏陽》《瀏陽非遺》(上)等。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出品
總策劃/夏似飛
統籌/文鳳雛 趙雨杉
執行/李茁 朱玉文 王華玉 朱曉華
撰文/唐煜斯 朱玉文
攝影/童迪
剪輯/戴鉞
設計/周子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