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國土空間未來什么樣?
12月14日,《湖南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發布。
(發布會現場。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田超 攝)
這是我省首部“多規合一”的省級國土空間規劃,也是湖南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通過統籌劃定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優化主體功能分區,到2035年,全省要形成主體功能明顯、底線約束有效、區域優勢互補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
(來源:省自然資源廳)
要實現這個目標,哪些不能做、哪些鼓勵做?看看《規劃》怎么說。
依照“先農田、再生態、后城鎮”三條控制線,以下必須做到:
《規劃》提出,到2035年,湖南省耕地保有量不低于5372.66萬畝,其中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于4804.12萬畝。
耕地保護絕不能有一絲馬虎。湖南將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目標任務,足額帶位置逐級分解下達到市縣,做到上圖入庫。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嚴格管控“非糧化”。加快推動建立“田長制”,嚴格落實耕地占補平衡和進出平衡“雙平衡”。也就是說,《規劃》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對永久基本農田布局進行再優化。
(全省地形圖。來源:省自然資源廳)
在生態空間方面,要求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不低于4.18萬平方千米。
生態保護紅線內,自然保護地核心保護區原則上禁止人為活動;其他區域禁止開發性、生產性建設活動,在符合法律法規的前提下,除國家重大項目外,僅允許對生態功能不造成破壞的10類有限人為活動。
侃財君注意到,《規劃》也將“一江一湖三山四水”的重要水域及岸線區,與武陵-雪峰、南嶺、羅霄-幕阜等山區的生態功能極重要、生態極敏感脆弱的重點區域劃入生態保護紅線,進一步筑牢生態安全屏障。
在城鎮空間方面,《規劃》提出,城鎮開發邊界擴展倍數控制在基于2020年城鎮建設用地規模的1.3倍以內。
城鎮開發邊界內,各類建設活動嚴格實行用途管制,加強與水體、綠地系統、基礎設施建設、歷史文化保護等其他控制線協同管控。
城鎮開發邊界外,不得進行城鎮集中建設,不得設立各類開發區。
圍繞支撐構建國土空間新格局,以下鼓勵做:
在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方面,《規劃》提出優化產業空間布局。
引導長株潭地區突出創新驅動引領,洞庭湖地區突出綠色低碳發展,湘南地區著力打造新興產業承接帶和科技產業配套基地,大湘西地區積極發展文化旅游、大健康等產業。
充分保障產業發展用地,促進產業用地高效利用,《規劃》提出留足省級以上開發區發展空間,納入城鎮開發邊界,推動對“三類低效土地”、國有閑置廠房盤活處置。
在城鎮空間安排上,構建“一圈兩副三帶多點”城鎮空間格局——
(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圖。來源:省自然資源廳)
推進長株潭都市圈一體化布局,打造岳陽、衡陽兩個省域副中心,強化京廣、滬昆、渝長廈三條發展帶,以其他地級市為主要支撐培育多個重要發展支點。
省域副中心城市是指綜合實力比較強,經濟實力超過了自身行政范圍,距離主中心城市相距一般300公里以上的省內大城市。根據《規劃》,岳陽將打造成為向北開放的橋頭堡,衡陽建設成為承接產業轉移的“領頭雁”。
岳陽、衡陽未來如何帶動周邊區域發展,侃財君覺得,非常值得期待。
圍繞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規劃》作出新要求。
——暢通開放通道,將構建以“京港澳、呼南、焦柳”三縱、“滬昆、渝長廈、杭瑞、湘桂、廈蓉”五橫為主體,以“鐵路、公路、民航、水運”運輸網為骨架,以全省多層級綜合交通樞紐為節點的“三縱五橫四網多點”交通開放空間。
——加強省際區域協作,將推動湘鄂贛三省協同合作;推進泛珠三角區域合作,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的深度往來;建設湘渝黔邊城協同發展合作區;對接海南自由貿易港、北部灣經濟區,合作共建陸海新通道,推動構建全省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新格局。
作者 | 于淼 黃利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