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周帙恒
第一次見到地里長出稻子,今年52歲的巴巴多斯農技員馬爾科姆有些茫然。
那是5月上旬的一天,位于加勒比海東部的島國巴巴多斯即將進入雨季,禾苗混雜在瘋長的雜草叢中,馬爾科姆一時間分不清稻與草。
3個月后的8月10日,在遠道而來的湖南農業專家指導下,馬爾科姆親手收割了該國史上第一批稻子。
巴巴多斯的湖南雜交水稻試驗田。本版圖片均為通訊員攝
這是巴巴多斯舉國相慶的一天??偫淼谝粫r間品嘗稻米,多位政要發來賀電,當地主流媒體大篇幅報道,馬爾科姆和他的湖南同事們緊緊相擁。
從中國南方的肥沃土地,跨越12個時區,落到熱帶島國巴巴多斯的試驗田,來自湖南的稻種努力適應炎熱氣候,在石灰巖土壤中扎根生長,為這片土地帶來糧食自給的希望。
1.計劃外的驚喜
作為中國在加勒比地區的好朋友、好伙伴,巴巴多斯國土面積431平方公里,略小于浙江舟山島,人口28.7萬人。巴巴多斯雖是彈丸之地,但人均GDP約2萬美元,是加勒比地區經濟發展較好的國家之一,于2019年加入“一帶一路”朋友圈。
早在17世紀,英國殖民者踏上這片土地,因其獨特的氣候環境適宜種植甘蔗,當地甘蔗種植和制糖業逐漸興起。時至今日,巴巴多斯的甘蔗種植面積占全島可耕地面積的五分之四以上,糧食和蔬菜則大量依賴進口。
受國際市場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近年來,甘蔗產量和出口有所下降。為了應對這一挑戰,同時為了保障糧食安全,巴巴多斯政府積極尋找新的農業發展機會。
2022年2月,巴巴多斯政府提出“在2025年實現可持續進口替代計劃”,明確到2025年,區域食物進口費用減少25%。
而此時,遠在地球另一端的湖南,已經在雙方簽訂農業合作備忘錄的基礎上,著手啟動湖南與巴巴多斯農業合作項目。
主動服務國家總體外交,2021年,湖南與巴巴多斯簽訂農業合作項目。今年6月,湖南與巴巴多斯首都布里奇頓市簽署建立友好省市關系協議,兩地友好往來更進一步。
作為湖南對外交往的一張亮麗名片,農業援外將友誼與合作的“種子”撒遍全世界,而與巴巴多斯開展農業合作,為湖南光榮的農業援外史再添精彩一筆。
“稻子種植成功是計劃之外的驚喜?!背袚敬无r業合作的湖南廩實農業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王鍵介紹說,在省委外事辦、省農業農村廳的推動和中國駐巴巴多斯大使館經商處的支持下,項目以蔬菜品種引進、篩選為核心,著力為當地蔬菜品種結構填補空白和帶來種植技術的革新。
而一次稻子種植科學試驗的意外收獲,即將改寫巴巴多斯農業史。
2.試驗田里的波折
2022年10月,湖南與巴巴多斯農業合作項目進駐現場。根據巴當地的土壤特點和氣候條件,湖南農業援外專家們篩選出8個蔬菜品種,其中對甜椒、紫紅長茄、櫻桃蘿卜、西瓜、刺黃瓜品種進行技術更新,而甜瓜、絲瓜、大白菜則是填補巴巴多斯種植空白的品種。
項目組還建設了兩座蔬菜鋼架大棚,采用了抗腐蝕鍍鋅鋼管,配備了滴灌系統等,既符合節水農業的發展模式,也提高了蔬菜的產量和質量。
就在項目穩步推進過程中,來自東方的“魔稻”被巴巴多斯農技人員不斷提起。
收獲的大米。
大米是巴巴多斯人民的主食之一,然而,該國未有過種植稻谷的歷史和經驗,長期以來,大米主要從圭亞那、蘇里南等國進口。
感受到巴巴多斯人民對糧食自給的渴求,湖南援外專家們說干就干,結合當地氣候條件、土壤特性等,決定進行旱稻的種植試驗。
旱稻,是水稻的一種生態型,在缺水的旱地生長,種植時間比水稻要短。專家們對9個旱稻品種進行種植測試,經過2個多月的觀察,最終選定品種為LS001,屬感溫型秈型兩系雜交稻,從4月18日開始,在面積為78.2平方米的試驗田進行種植試驗。
“苗期降雨量不均,雨季草害嚴重,現場人手不足,是我們面臨的主要困難?!蓖蹑I說,有別于國內,4月的巴巴多斯仍處于旱季,出苗難度大。而巴境內無河流,淡水資源稀缺,綜合考慮后,決定采用“滴灌+生物降解膜覆蓋”技術進行人工灌溉,既節約了珍貴的水資源,生物降解膜也起到了除草和保護環境的作用。
6月,逐步進入雨季,試驗田逐漸依靠雨水灌溉。然而,水的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又來了。
“溫度高、降雨量大,草生長的速度非???。”王鍵說,由于沒有從國內攜帶相應的除草藥劑,當地也沒有配備大型機械作業,在雜草叢生的時候,只能依靠人工除草。
此外,對于稻作植物,無論是當地農技員還是農戶,認知全是空白,湖南專家們只能從“零”開始手把手傳授種植技術,這也帶來了諸多的趣事。
農技員馬爾科姆因此成為大家的趣談。在土生土長的馬爾科姆眼中,草與稻長得沒有任何區別,在除草過程中經常將稻子誤認為草而錯拔?!敖涍^我們的反復教學,馬爾科姆終于能夠甄選出稻子與草?!蓖蹑I笑著說。
在湖南專家的耐心指導下,第一次種植稻作植物的巴巴多斯農技人員迅速上手,雙方成為了親密無間的合作伙伴。
“他們經常采摘一些當地的水果送給我,有時候主動幫我打掃衛生?!表椖繉<覄⑶锪汲31划數厝说臉銓嵟c勤勞而打動。
3.114天創造的歷史
2023年8月10日,是載入巴巴多斯歷史的一天:旱稻種植試驗喜獲豐收,實現了巴巴多斯稻谷種植“零”的突破。
通過114天的田間管理,項目實收干谷物58.62公斤,折合單產為7.49噸/公頃,結實率94.9%,出米率62%,各項結果均達到中國國內旱稻種植水平。
試驗成功的消息在巴巴多斯引起轟動??偫砻讒I·莫特利在品嘗完旱稻米后,親筆致信中國駐巴巴多斯大使館,對試驗的成功表示祝賀,并對大米的品質表示肯定。
湖南廩實農業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王鍵(右)與巴方農技人員一同收割旱稻。
外交外貿部國務部長桑德拉·赫斯本茲、巴央行行長凱文·格林尼治等對種植試驗成功表示祝賀和贊賞,農業部部長英達·韋爾親臨現場,實地查看旱稻試驗地的表現,并提出了進一步合作意向。
巴巴多斯主流媒體在報道中提到,由于食品絕大部分依靠進口,糧食安全問題一直困擾著巴巴多斯,而該國每年用于食物進口的外匯接近6億美元。本次旱稻種植試驗成功,將為巴巴多斯實現糧食安全提供新選擇,若得到大面積推廣,還將節省因糧食進口帶來的外匯輸出。同時,在涉糖農業低迷的大環境下,旱稻的推廣能豐富巴巴多斯農業發展的多樣性。
“還有很多困難需要克服,比如土地和氣候條件制約,以及巴巴多斯淡水資源相對匱乏的現狀等。”王鍵說,在現有成果與技術的保障下,下一步,急需擴大試驗面積,完善在旱季與雨季旱稻種植的試驗方案,培養大批當地農業技術人員,推廣機械化作業等。
眼下,王鍵和同事們仍堅守在巴巴多斯的試驗田里,與奮斗在非洲、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各國的湖南農業專家一道,為創造一個“沒有饑餓貧困的世界”而繼續努力。
一粒種子,改變世界,傳奇仍在續寫中。
【專家感言】
最美的畫面
王鍵(湖南廩實農業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
2013年3月14日,我第一次從長沙出發,前往西非。
2023年11月,我在離家數萬里的巴巴多斯島。
十年援外,家人朋友間聊天總有一個繞不開的話題:你到底為的是什么?這何嘗不是我時常反思的一個問題。
在腦海中,我嘗試羅列每一幀畫面——非洲的風景、美洲的藍天、加勒比的海都很美,但這些記憶為何總是略顯模糊?相反,隨時可以在腦海中讀取的,卻是對飽腹充滿渴望的非洲兒童,是通過與每一個受援國共同努力后獲得豐產的喜悅,是項目結束后告別每一塊灑過汗水的土地時深深的不舍……
今年8月,巴巴多斯農業發展和銷售公司輪值CEO曼賈梅利和我們一起收割旱稻時,開心得像個小孩子,要求由他來割下第一把稻穗。收割結束完成稱重后,曼賈梅利笑著對我說:“我們離夢想又近了一步,我要把這把稻穗擺放在辦公室里?!?
這都是我最珍貴的記憶。我們每一個援外人,都很平凡,但是我們追隨的是一個不平凡的事業,追隨的是每一個溫飽目標實現后綻放的歡顏,追隨的是袁隆平先生的以養天下人為己任的大義,追隨的是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情懷與擔當。
致敬曾經的十年與每一位駐外的同仁。
【鏈接】
湖南雜交水稻香飄世界
截至目前,湖南在全球60多個國家推廣種植雜交水稻800多萬公頃。在海外10個國家實現了雜交水稻商業化生產和“育繁推一體化”,在菲律賓、馬達加斯加等建成了一批雜交水稻海外研發中心,為保障世界糧食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湖南省農業對外經濟合作中心、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隆平高科等一批農業援外主體力量,先后承擔了國家援助非洲、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55個國家的農業項目77個,派出農業技術人員1100人次,為彰顯中國大國責任和大國擔當提供了湖南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