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圓滴七扁的”,其實是對津市、常德米粉的一種誤解。
因為在津市,粉店老板從來不會問圓扁。我們所謂的扁粉,他們叫作“米面兒”,兒化音,聽起來都覺得可愛。
米面,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并沒有與米粉在早餐上爭圓扁、長短,而作為夜宵或者大病初愈人的細糧,沒有專門的店面,只有一早一晚走街串巷的挑擔。
曾與米粉同臺競技的是麥面。米粉與麥面的競爭,不僅僅是食材之爭,也是本地人與回族、維吾爾族人的競爭。津市的粉面市場在此消彼長的競爭中融合,成就了如今令無數吃貨神往的津市米粉。而津市米粉的歷史,何嘗不是一部津市城市移民的融合史呢?
撰文/唐兵兵
麥面,曾經占據津市粉面主導地位
如今,米粉一統江湖的津市,是難見到面的身影的。
但是,在米粉進入津市之前,麥面才是津市人最主要的早餐選擇,甚至到民國時期,麥面也占據著粉面市場的主導地位。
(在芬蘭傳教士蘇布倫眼里,津市港口桅檣如林,樓閣萬重,是湖南省最繁忙的商業城市)
土地肥沃的津市,以前廣種麥子的。據資料顯示,在民國時期,津市有兩三副磨的磨坊有陳二記、梁美發、易元記、潘恒茂四家,主要加工麥子,磨制面粉,而麥子都來自于當地。當時,專門經營麥面的有玉珍館、銀珍館、雙合館、多謝面館等,而很多飯店也兼營麥面。面館的白案師傅蔣運廷最為有名,人送外號蔣大刀。據說蔣大刀切出的手工面,粗細均勻、細如發絲,蔣大刀因此聞名九澧。
而1932年開設的多謝面館,則以羊肉聞名,主營羊肉麥面,湯汁鮮香濃郁,日銷可達500~600碗。彼時的津市麥面,多以羊肉和雞肉臊子。
抗戰爆發,長沙人的面館經營者陸續進入津市。來自省城的面館,精工制作,調料講究,很快就有了一席之地。三鮮、醬汁等長沙招牌面迅速俘獲了南方人的胃。津市是包容的,津市本土的麥面館紛紛效仿長沙的三鮮、醬汁面,也開始制作長沙的招牌面,而長沙的面館也學會了津市麥面臊子的做法。
(傳教士鏡頭里的津市,兩岸是林立的吊腳樓,碼頭上舟楫往來,街道干凈。)
雖然面館麥面臊子、口味相互學習,很快統一,但是資深的吃貨,進到面店就能很快分出面館是長沙幫還是津市幫。因為彼時面館興叫號,津市幫的堂倌叫“大面一碗”、“雙油飽條”(指面和油多點),“還要帶哨”(指快一點);長沙幫則喊:“三鮮一碗”,“帶迅干”(少湯),“寬湯”(多湯)、“負青”(不放蔥蒜)、“負椒”(不放辣椒)。面館的三兩堂倌抑揚頓挫、此起彼伏,高聲叫號,多少會激發人的食欲吧。
可惜的是,這個叫號的傳統早已消失。同時失落的還有津市麥面,不知從何時起,在與米粉的競爭中,曾經憑借本幫、南幫優勢在津市占據主導地位的麥面逐漸落了下風。如今,在津市已經難尋面店?;蛟S,當年的津市麥面只是以另一種形式融入到津市米粉中了。
米粉還是米面,傻傻分不清楚
在津市吃粉,是個難題,光是吃哪一家,就夠選擇困難癥患者想上半天。
劉聾子、黃記、曹記、賀記……每一家粉店,都是一個餐飲界的故事、傳奇。它們的故事追溯到最后,一定會變成對津市米粉到底從何而來的追問。
津市米粉,其實是“舶來品”。據說朱元璋當年派遣一支回、維軍隊,南下平蠻,這支軍隊最終沒有回去,而留在沅澧屯田?;亍⒕S官兵們吃不慣米飯,于是將稻米磨成漿做成圓形粉狀,于是有了米粉,因為喜食牛肉,所以牛肉粉應運而生。
據資料記載,津市的第一家牛肉米粉店,是一個叫作黃承喜的回族人開的。黃承喜是個革命者,1927年,大革命失敗,時任農協執委的黃承喜從常德逃到津市,在一文拐巷開了一家黃義發牛肉米粉店,一時生意興隆。幾年以后,隨父親在常德開永春樓粉館多年的維吾爾族人翦玉書自立門戶,獨立來到津市開設長春粉館。兩家粉館的制作工藝和口味類似,難分伯仲,而且因為他們都是少數民族,消費者也以回族、維吾爾族人為主。
牛肉粉的真正破圈,需要等待一個機會,確切地說,是在等待一個人。
(劉聾子粉館讓津市牛肉粉真正破圈)
1938年,日軍轟炸常德,常德高山街的一家牛雜店毀于轟炸,小店的主人叫劉松生。他并沒有聽到轟炸聲,因為耳聾。無奈之下劉松生往津市投靠親友,在姐夫的幫助下在夾街開設粉店,名字取得很隨意,就叫“劉聾子粉店”。劉聾子是個做生意的好手,老虎灶就放置在門口,灶上一口老銻鍋,一年四季燉著牛肉。加上他獨有的藥包香料,香飄四溢,整條街都是濃郁牛肉香味,很難有人能抵擋香味的誘惑。而且戰爭期間津市人口暴漲,自然生意興隆。劉聾子粉館后來居上,超越了“黃義發”、“長春”兩家牛肉館。劉聾子粉館的橫空出世更深遠的意義在于,它打破了牛肉粉的民族界限。
米面是津市漢族人的傳統小吃,制作工藝跟米粉類似,口感上卻有很大區別,米粉溜滑勁道,米面細膩柔和。
米面和米粉最大的不同在于臊子,傳統的津市米面臊子不用牛肉,筒子骨熬湯,里面撒一把蝦皮,味道極鮮美。很長時間里,米面都是津市人的病號餐或者精致夜宵。
看起來相似的米面和米粉,其實曾經有著強烈的民族和文化差異,難怪當我們說扁粉的時候,津市人總忍不住會糾正,“那是米面兒”。只是,當他們極力解釋的時候,是否也會想起那段關于津市麥面、米面、米粉的往事,是否也會由此想到自己的先輩們從哪里而來,終于成了津市人呢?
記者手記
津市物語
“12月13日,星期六,經過了一夜漫長而凜冽的寒風,我們的船終于抵達我們的目的地津市。當我到達那里時,我看到了一幅美麗奇異的景象:港口桅檣如林,樓閣萬重,眼前的一切表明,我現在到了湖南省最繁忙的商業城市?!?902年的冬天,一個叫蘇布倫的芬蘭傳教士,乘船從常德到達津市。
(津市新建起的“望江樓”的一角)
傳教士蘇布倫創辦教育和攝影的熱情似乎高于傳教本身,他創辦了津蘭學校,拍了很多照片。
蘇布倫照片里的津市,兩岸是林立的吊腳樓,碼頭上舟楫往來,街道干凈,女郎摩登,孩子的眼里有光。
40多年前,一個澧縣少年,從津市碼頭登船外出求學,懷里揣著的是望江樓的包子。后來,他走南闖北,吃過各地的包子,“味道總不如望江樓的好”。
澧水依舊,津市卻大變了模樣。客船不行了,老碼頭也難尋蹤跡,吊腳樓被樓房替代,不會再有貨郎擔敲著竹梆,在老街扯著嗓子叫賣“餃兒、麥面、和面餃兒……”城市日新月異,美食卻自有其執著。
這個曾經澧水上重要的水運碼頭,聚集了十三省的移民,也融匯了各地的美食,它們,共同構成了真正的津市的氣質和精神。津市,無疑是一個被低估,或者說被津市米粉光芒遮蔽的美食之都。
津市的早餐,可不是只有津市米粉。油糍兒、紅薯面兒、鍋餃、王餃兒、娃兒糕、白糖酥、油炸坨、藕餃、路記涼面、老蛋糕、湯包……遠比想象中豐富得多。曹記牛骨頭、銘記醬板系列、老高干鍋鴿子、李記谷鴨、木子腐乳、毛儀的鹵青蛙、毛里湖甲魚、藥山甜蒜、中華酒家豬腳、毛儀兄弟酒家口水雞、甜酸藠果、華華牛拼盤、松瀾薈手撕魚……你吃過幾家?貓耳酥、枸杞紅、桃酥、薄切、麻蓉酥糖、麻根、鹽薄脆、雪棗、老冰廠的冰飲……又是多少人童年最美好的回憶?
(老高干鍋鴿子)
(木子腐乳)
(毛里湖甲魚)
美食,是最深沉的城市記憶。津市的美食里,寫著回族人扎根津市的故事,也記錄著北方人落戶津市的傳說……當異鄉的美食來到津市,自然就有了津市自己的味道,就像外鄉人來到這里,終于成為了津市人。
所以,真正了解津市,從吃開始吧。我說的,不只是津市米粉。
文/唐兵兵
津市,被低估的美食之都
9月,湖南終于有些秋意了,出游正好。湖南的八位作家來了一場津市采風之旅,這次采風的主題,是呷,我們有幸隨行。
出發之前,我以為這次采風可能津市米粉要吃到吐了。
不曾想到,接下來的旅程,津市米粉幾乎成了配角。顯然,我們嚴重低估了津市的美食。
(鹵鴨)
在澧水旁長大的作家水運憲在行程結束后感慨:津市人何其精致。算得上“半個津市人”的龔曙光也說:一碗牛肉粉,遮擋了多少津市美食的光彩。韓少功最喜歡津市的鲊辣椒;湘西人蔡測海吃得認真,說“都對我的胃口”;油糍兒最對喜食甜食的閻真胃口,王平則對那道豬大腸油渣念念不忘,沈念在油炸坨、藕餃里嘗到了童年味道,李卓則在地道的燉粉里看到了儀式感。
(油炸坨)
九澧門戶津市,物產豐饒,包容而開放。十三省移民順著澧水而來,帶來了他們最地道的美食,它們彼此競爭,也彼此融合,這座小城整合著南風北俗,終于匯聚成最豐富的津市味道。
撰文/唐兵兵
津市人的過早到底有多豐富?
“后來我吃過的包子多,狗不理、慶豐、城隍廟的生煎、廣州酒家的流沙,味道總不如望江樓的好?!彼氖嗄昵暗囊粋€凌晨,澧水少年龔曙光在津市碼頭登船,登船前,在望江樓買了四個他曾經心心念念的包子,船未出港,包子就吃完了,“皮軟肉餡嫩湯汁鮮”,望江樓和望江樓的包子,是他和無數澧水游子的鄉愁。
(甜酸藠頭)
所以,津市的早餐,才不是只有米粉。當年的望江樓,可謂澧水流域美食的集大成者,一樓是主營面點,有三鮮面、水晶包子、肉包、筋骨條、鍋餃、蔥花餅……應有盡有,前文說的蔣大刀就在望江樓當白案師傅,一手刀工,聲名遠揚。聽說望江樓的包子肉餡都不用刀剁,而是用刀背敲成肉泥,所以鮮嫩爽滑;包子現包現蒸,一次只蒸一兩屜,確保受汽均勻。來自北方的面點,在津市人手里,多了幾分精致和講究。
望江樓遠去后,包子,依舊在津市人的早餐菜單里占有一席之地。除了粉店,津市最多的早餐店就是湯包了,王記湯包、國立湯包、歐記湯包、賀氏湯包……聽名字就知道,有歷史,有故事。津市大街小巷的湯包店,承襲了望江樓的“皮薄餡多,湯汁鮮美”的精髓。國立湯包是津市最有名的湯包店,國立湯包的皮是要搟的,搟得如餃子皮一樣薄,包上十足的餡料,一小口就會爆汁,自然是湯多肉鮮。賀記湯包師出國立,湯包已經能與國立平分秋色,而它的燒賣又成了津市一絕,到賀記去吃早餐,最好的搭配是一屜湯包、燒賣,再加上一碗海帶湯。津市的每個湯包店生意都不錯,其實,包子用料足、新鮮往往比技藝更重要,在美食上的誠實,津市人不缺的。
劉聾子粉館旁就是王餃兒,也是一家百年老字號了,據說當年賀龍就經常把王餃兒當夜宵。王餃兒的餃子,看起來更像餛飩。皮薄到能吹破,所以包的時候要格外小心,要用特制的竹簽,每只餃兒三只尖翅,是王餃兒的精致。下入鍋中,如蝴蝶飛舞。湯汁清爽鮮美,一口下去,皮薄不爛,湯汁清爽滾燙,幾乎全是肉。王餃兒也是很多人的鄉愁,他們回到津市,王餃兒也是一定要吃的。除了王餃兒,還有左媽媽水餃,路記鍋餃,油炸肉餃、藕餃……鐘愛餃子的人,在津市也可以變換著花樣吃。
如果你的早餐更喜歡吃油貨,那你有福了。津市簡直是油貨的天堂,九澧門戶的津市,迎接著往來的旅客,制作簡單而又飽肚子的油貨當然是旅人的首選。在民國初,津市就遍布油貨鋪:潘恒茂、陳潤記、張新記、陳二記……油貨更是不勝數,
油條、油餅不必說了,油糍兒、荷葉酥、紅薯面兒、白糖酥、油炸坨、藕餃、雙麻餅、鹽麻花、糖麻花、筋骨條……光聽名字,就已經能想象它們從油鍋里出來的樣子,油還滋滋往外冒,一口下去,滿口盈香,那才是早晨該有的樣子呢。在津市吃早餐,也可以是一場油炸碳水的狂歡。除了油貨,還有米貨。娃兒糕、汽水粑粑、發糕、糯米團子……津市人過早的快樂,你根本不懂。
津市少不了缽缽,但不是只有缽缽
津市請吃飯不叫請,叫“接”。請客,桌上總要有幾個缽子菜,葷的、素的,重口清淡的菜都在煎炒燴炸后,盛在土缽里小火慢燉。津市的老話說“不愿朝中為駙馬,只要燉缽爐子咕咕嘎”,可見津市人有多愛吃缽子菜。常德人在外開餐館,也多是以缽子菜為招牌的。
津市燉缽菜最有名的應該是燉粉了,津市的黃記粉店是不經營早餐,只晚上營業??梢?,燉粉在津市其實是一道菜。在津市,有一種說法,燉粉原來叫“凳”粉,得名于以前的船工們上岸,在河邊小店吃粉,就蹲在小凳子上,津市方言“燉”、“凳”同音,所以叫作“凳粉”,是否為真無法考證。但是缽子菜與碼頭文化密切相關是可以肯定的,船工們一身風雨上岸,一鍋最熱乎的菜肴,能洗去一身風雨和疲憊吧。
這趟津市行,當然也少不了缽子菜。第一天晚上,我們就在荷塘邊來了一席戶外長桌宴,夜色溫柔,清風襲來,帶著荷香,顯然是一場持久戰。此時,小火慢燉的缽子菜的優點就體現出來了,老高干鍋鴿子、毛里湖甲魚缽、李記谷鴨缽,熱氣騰騰,越燉越入味,菜吃完還可以下點粉或者青菜,最適合月下飲酒。
不過,缽子菜也像津市米粉一樣,多少遮蔽了津市的其他美食的光芒。比如曹記的牛骨頭,曹記牛骨頭是曹記粉館的衍生品,是曹記的老板在湖北石首學會的手藝,成了粉店的另一張招牌。端上桌就是兩塊碩大的帶肉牛骨頭,牛骨經過小火慢燉上數天,香料的味道完全融入到了牛肉中。直接拿起來啃是最過癮的吃法,優雅一些就要借助刀具了。
(曹記牛骨頭)
在津市,不僅任何食材都可以入缽,似乎任何食材也可以鹵。鹵豬耳、鹵雞爪、鹵蹄子、鹵毛豆我們吃過,但是鹵青蛙你一定沒有吃過。津市有一道特別的鹵菜,就是鹵青蛙,入口滑嫩,鹵味悠長,別有風味。除了鹵菜,銘記醬板系列、中華酒家的豬腳、毛儀兄弟酒家的口水雞、華華的牛拼盤、松瀾薈的手撕魚都是不容錯過的津市地道美食。
(中華酒家豬腳)
(銘記醬板)
湘西常見的鲊辣椒,在津市有完全不一樣的做法。津市喜歡用鲊辣椒炒臘肉,最絕的是鲊辣椒糊魚,熱鍋煎魚,然后將清水煮熟,再倒入鲊辣椒,不斷攪拌,直至黏稠狀,最后撒上一把蔥花,香飄四溢,極下飯的。
津市可是中國藠果之鄉,餐桌上也少不了甜酸藠果的點綴。據說津市的藠果種植已經有400多年歷史,在清朝乾隆年間,還作為貢品,泡過的藠果白嫩、爽脆,很解膩?,F在大量出口韓國,成為泡菜王國中一道獨特的美食。
如果趕上夏天,酒足飯飽,再來上一碗老冰廠的冰飲,銀耳蓮子羹、冰鎮楊梅或者冰涼粉,津市的飯局才算完整。
津市,是中國人的煙火日常
中秋臨近,周華華,應該是津市最忙的人之一。她的糕點店在津市建設路和平廣場附近,毫不起眼,但是臨近過節,總是排起長隊。周華華糕點店做最傳統的津市糕點,薄切在中秋前最受歡迎,據說一天就可以賣掉10000個。薄切屬于蘇式月餅,很薄,卻也分內餡外皮。混合餡料微甜不膩,極富層次感。薄薄的餅皮清潤酥脆,還分為三層,最里一層緊貼餡料,口感清潤,既中和了甜味,又增強口感層次;最外層撒滿了白芝麻,香香脆脆。
津市的糕點店可以追溯到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市境張恒福糖鋪開業,以熬糖為主,兼作法餅、雪棗、花根、芝麻糖、寸金糖等糕點。民國二十六年(1937),糕點作坊發展到恒源福、義源生、匯源祥、公盛榮、其昌齋、仁和、同仁福、大昌福、(均正街)黃炳記、怡和協、德億長、晏慶昌(均后街)、德和大(會仙橋)等24家,品種也達30多個,暢銷九澧及臨近省區。津澧一帶稱糕點為“蘇食”、“酥食”,據說是因為當年津市的糕點店多是江南人開的,即使是本地的店鋪,請的也是安徽、江蘇的師傅。津市一度成為湖南的副食品加工中心,所以,你兒時吃過的零食,很有可能就來自津市。
(點心拼盤)
在津市的傳統糕點中,麻蓉酥糖最有名。麻將子大小,打上包裝,像個火柴盒。麻蓉酥糖需要十八層糖疊壓,技藝十分繁瑣,所以,曾是商賈巨富才能經常享用的上等點心,吃起來香甜可口,酥松油潤,帶點椒鹽香味。“津津牌”麻蓉酥糖還曾獲得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銀獎。
津市的傳統糕點并沒有隨著水運碼頭的式微而失落,貓耳酥、枸杞紅、桃酥、薄切、麻根、鹽薄脆、雪棗……我們熟悉的兒時零嘴,都能在津市的大街小巷里遇見,嘗一嘗,是兒時的味道。
以至于閻真在采風結束后,對津市的糕點依舊念念不忘,寫道:“我還想講講津市的小吃,也就是零食,比如炒米糕。從小就愛吃炒米糕,喜歡那種香與甜的融匯。長大了,好東西吃多了,就看淡了。這次在津市吃了周華華家的炒米糕,那品質,硬是要高人一籌。質地細致,層次豐富,含在口中,在舌間來回地轉,越轉越出彩,舍不得下咽。我不知道周華華是不是一個人的名字?如果是,我要向她表示敬意和謝意。”
津市不大,卻第一次覺得時間不夠,不夠細細品味津市的美食。在津市的美食里,你總會覺得似曾相識,卻又能嘗到津市獨有的味道,這就是津市,中國人的煙火日常。
來源:瀟湘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