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湖南,稻香撲面,青黃漸變的稻田傳遞出即將豐收的消息。它們奮力裝點出湖南絕美的秋色,更撐起了中國“米飯自由”的底氣。
作為中國的“糧倉”,全國每9碗米飯中有1碗來自湖南。2020年數據顯示,全國稻谷產量4237億斤,湖南稻谷產量就高達528億斤。
每年的水稻收割季,“湖南答卷”總讓人期待。在剛過去的8月,2023年早稻產量數據公布,全國早稻總產量2833.7萬噸,湖南就有743.2萬噸,其早稻播種面積及產量均為全國第一。近10年來,湖南省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3805萬畝,糧食播種面積、產量常年穩定在7000萬畝、600億斤左右,水稻面積、產量分居全國第1、第2位。它以占全國3.2%的耕地生產了占全國4.5%左右的糧食,為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湖南貢獻”。
湖南多山水。湘江、資水、沅江、澧水四條大河在境內奔流,最后匯入浩浩湯湯的“水系總開關”——洞庭湖中。這片“江湖”塑造出平原水鄉,再有湖南三面環山的“馬蹄形”地勢和季風帶來的雨熱環境的加持,湖南成為水稻生長的“桃花源”。作為世界稻作農業起源中心之一,從一萬余年前的道縣玉蟾巖稻作遺存,到6500年前澧縣城頭山的世界最早古稻田遺址,再到迄今兩千多年歷史的新化紫鵲界梯田,湖南稻作文明從未間斷。
湖南也是“魚米之鄉”,早在明清時期,民諺就傳唱“湖廣熟,天下足”。當時,曾作為天下糧倉的江浙地區,糧食已經“大半仰給于江楚商販”。水稻的種植區轉向了長江中游的湖廣地區(今湖南、湖北地區)以及江西一帶。洞庭湖與鄱陽湖,成為新的糧倉基點。清乾隆二年,更直接轉為“湖南熟,天下足”。湖南,悄然成為了新的糧倉C位。清代的四大米市——江西九江、江蘇無錫、安徽蕪湖、湖南長沙(或湖北沙市),都位于湖廣地區向江南地區轉運的樞紐上。這其中,長沙逐漸成為第一大米市,售賣糧食累積的財富,也成為湖湘人才在晚清爆發的一塊基石。
直至今日,湖南依舊是中國糧倉。相關數據顯示,中國水稻種植面積排名前三名的地區分別為湖南、黑龍江及江西,合計占中國水稻種植面積約37%。其中水稻種植面積最大的湖南,是全國13個糧食主產區之一,糧食總產量由1949年的640萬噸到穩定在3000萬噸左右。新中國成立以來,湖南是從未間斷向國家提供商品糧僅有的兩個省份之一,也是現有7個原糧凈調出省份之一,每年調出80億斤至100億斤商品糧,且主要是口糧。全國米制品原料60%以上也源自湖南。湖南真正做到“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湖南不僅是稻谷生產大省,還是稻谷出口大省。2020年我國稻谷出口地區主要為安徽、湖南、江蘇等地,其中安徽稻谷出口額為0.26億美元,湖南稻谷出口額為0.24億美元,江蘇稻谷出口額為0.12億美元。
湖南省還是“三系法”雜交稻、秈型“兩系法”雜交稻的發源地,其水稻育種研究能力在全國乃至全球名列前茅。它擁有9個國家級制種基地,每年為全國提供雜交水稻種子8000多萬公斤,占到全國雜交水稻種子市場份額的三分之一以上。以袁隆平院士領銜的科研育種團隊技術全球領先。2019年國審水稻品種410個,湖南占196個。其中,第三代雜交水稻雙季稻畝產1530.76公斤,再次刷新紀錄。
湖南水稻如此優秀,卻一直處于“稻強米弱”的境地,大米一直被低估。為了扭轉大米局勢,從上世紀80年代初,湖南就率先提出優質稻研發,直到上世紀90年代,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相繼培育出“湘晚秈5號、10號、13號”等系列優質香稻,并在全省大面積推廣,湘米的品質才明顯提升。之后,以趙正洪研究員為首的研究團隊又陸續攻關,培育出湖南省首批國標一等優質稻品種“湘晚秈17號”“玉針香”“農香18”等,這些秈稻品種改寫了湘米沒有國標一等優質米的歷史。其中,最優秀的“玉針香”是目前國內最長的米,它還取代泰國香米成為秈稻組對照品種。它“白如玉、長如針”,米粒均長8.8毫米,甚至有些達到9.1毫米。已故的袁隆平院士曾稱贊“‘玉針香’無論從產量和米質來看,都堪稱‘超泰米’”。
為了振興湘米,湖南除了開發優質稻,還對大品牌升級。近年來,依托“湖南好糧油”,湘米產業品牌矩陣初步形成,省級公用品牌有“洞庭香米”,片區公用品牌有“常德香米”“南縣稻蝦米”“華容稻”等;還打造出“金健”“瑤珍”“吉娃”等一大批企業品牌,湘米走向高端化。(記者 伍婷婷 實習生 阮欣雨)
來源:瀟湘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