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年前,為了治好農村姑娘戴全桂的病,陳運美醫生將病人接到自家住下,直到兩年后第11次手術成功。如今,在一群有心人的幫助下,多年失去聯系的兩位老人在視頻中“重逢”。湖南日報兩代記者接力,記錄這段跨越近半個世紀的醫患深情——
“陳媽”和她的“女兒”
▲8月16日,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在醫院工作人員的幫助下,陳運美老人與多年未見的戴全桂進行了一場視頻通話。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辜鵬博 攝
▲《湖南日報》1983年1月18日第二版刊登的陳運美醫生的報道。
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周陽樂 通訊員 沙麗娜 葉璟 夏妙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東門附近,有條不起眼的小巷,從巷口進入不深處,有棟不起眼的老房子。樓道里光線昏暗,順著幾級水泥臺階上至2樓,便是該院口腔科首任主任陳運美的家。
小而緊湊的房子里,家具透著年代感,但很潔凈。年近九十的陳運美老人腿腳不便,基本不出門,除了一日三餐,其余時光大多臥床度過。然而,8月16日下午,一封由醫院工作人員轉送來的特別的信,促使她撐著助行器來到客廳坐下,摘掉眼鏡,捧著3頁寫滿字的信紙讀了起來……
透過這封信,我們聆聽了一段40多年前發生的故事,又與正在發生的感動相遇,仿佛一顆埋藏在歲月深處的珍珠,被帶回人們眼前……
究竟,寫信者何人?他們之間有什么不一般的故事?這個故事為何會浮出水面?記者多方走訪,還原了事情的原委。
往事的感念——
醫患變成“母女”
“1980年,我接診了一個被別人視為‘怪人’的患者——來自婁底漣源的農村姑娘戴全桂?!彪m然年事已高,說話時發音不太清楚,但陳運美思維依舊清晰,記性也不錯。
當時,快20歲的戴全桂,本該如花似玉,卻“面目猙獰”。
“左臉缺損三分之二,牙齒與牙齦完全外露……她得的是壞疽性口炎,也叫‘走馬疳’。”陳運美說,“女孩子,臉上一個大窟窿怎么行,不能耽誤啊!”
那年,陳運美決定為戴全桂“挽回顏面”。
然而,這可不是一個簡單的手術。由于戴全桂面頰部缺損面積大、形狀復雜,無法直接拉攏縫合,要補臉部與口腔內部的雙層皮肉,須從胸部制成皮管再分次向臉部移植。而在20世紀80年代,顯微外科發展尚不完備,還無法采用血管化組織瓣來修復組織缺損,這無疑對醫生的挑戰非常大。
陳運美在查閱文獻及請教整形美容科后,大膽提出采用皮管法來修復。通常情況下,采用皮管法修復缺損,包括皮管制備、皮管轉移、皮管斷蒂及缺損修復4期手術。這樣一來,預計可能需要做10多次補皮手術,持續一兩年時間才能治好。
手術難度大、治療周期長,術后護理和觀察對治療成功至關重要,這些問題陳運美心里很清楚。同時她也清楚,小戴準備的醫療費僅500元,是她5年來努力工作、省吃儉用存下來的。
時間一晃兩個月,經歷了兩次手術,住院費、伙食費就花去了200多元。戴全桂慌了,哭著說“不治好不回家”。
“住我家吧!”當時,陳運美做了個大膽的決定。一方面,可以為小戴省去住院費、來回路費、伙食費,減輕她的經濟負擔;另一方面,可時刻觀察她的皮管生長情況,以決定下一步的補皮手術如何做。
其實,陳運美也有過猶豫:自家僅60平方米的房子,住著母親、丈夫和兩個10多歲的小孩,如果與病人一起生活一段不短的日子,他們同不同意?方不方便?
可是,她又很快想到:若不這樣,小戴就無法治愈。
回憶起母親將戴全桂領回家的場景,陳運美的二兒子計平印象深刻:“剛看到她時,還是有點害怕,她吃飯的時候飯菜會從臉上缺損部位掉出來。”
即便如此,這個家庭還是很快接納了她。
陳運美的丈夫計??诞敃r正在上海出差,是接到家信后才知道這件事。他從上海回長沙時,特地買回了一張單人鋼絲床供小戴睡。就是這張“家庭病床”,戴全桂前前后后睡了近2年。
1982年5月,戴全桂歷經11次手術后,恢復了容貌。她來到陳運美跟前,激動地叫了一聲“媽媽”。
“她真的像我媽媽一樣,給了我新生命。”戴全桂今年也有62歲了,說起這事,仍激動得像個小姑娘?!八钦娴膶ξ液?,除了幫我治病,還給我買裙子、買鞋子穿。我回家過年時,她還會讓我帶東西給父母?!?
重逢的欣慰——
“陳媽”已是“陳外婆”
很仔細地,陳運美捧著來信看了20多分鐘。
來信人是戴全桂的大女兒小周。信中稱謂寫的是“尊敬的陳外婆”。
原來,從陳運美家里回去不久,戴全桂便找到心儀對象結婚了,后來生育了3個孩子。
小周在信中訴說著家里的情況:“小時候,家里靠幾畝農田維持生計,農閑的時候爸爸會外出打零工來補貼家用,媽媽在鎮里的水泥袋廠工作過一段時間,后來又到鎮上販魚,肩挑著沿村叫賣,支撐著我們的學費和生活費?!?
盡管生活艱辛,但戴全桂夫婦一直對小孩的學習要求嚴格。小周說,父母常教育他們要通過努力學習改變命運,這樣才能更好地報答像“陳外婆”這樣的恩人,更好地回饋社會。
如今,戴全桂的3個孩子都成了家。兒子大學本科畢業后在北京從事IT行業;大女兒碩士研究生畢業后,在常德當教師;小女兒在婁底老家務農。戴全桂現在與大女兒住在一起。
“這3個孩子不錯?!笨赐晷偶?,陳運美把信紙小心地折好,欣慰地說。
其實,在戴全桂有了孩子之后,曾帶著他們來看過陳運美,只是具體時間和細節,陳運美記不清了。
但小周記得很清楚?!澳菓撌?992年,‘陳外婆’還給我檢查了牙齒,幫我拔了一顆牙,并帶媽媽和我去逛了商場,給我們三兄妹每人買了一雙白球鞋和一些吃的,回家的時候還拿了一些衣服給我們?!毙≈苓煅手f,“在我們家,‘陳外婆’是非常重要的存在。爸爸媽媽總說‘沒有她,就沒有我們這個家’?!?
小周透露,小時候,家里摘了茶葉、收了花生等農產品后,爸媽都想著要給“陳外婆”寄去。但又擔心,以“陳外婆”的性格,保不準會花錢買很多東西寄回來,于是又不敢寄了。
再后來,戴全桂忙于養家,陳運美退休后也離開了長沙一段時間,雙方就慢慢斷了聯系。
大概是2006年,看到孩子們都畢業了,戴全桂想再次帶領他們去看望“陳外婆”,但幾經打聽得知,她已經搬家,沒問到下落。
沒有聯系,不代表不思念。
小周說,戴全桂常常會在家里念叨——“不知道‘陳媽’還好不好,現在人在哪里”“不知道‘陳媽’還在不在,她今年應該80歲了”……
在醫院工作人員的幫助下,8月16日下午,戴全桂與多年未見的“陳媽”進行了一場視頻通話。在場的人都屏住呼吸,等待這對“母女”的“重逢”時刻。
視頻接通了!“長得蠻好!”陳運美貼近手機屏幕仔細打量,嘴里蹦出的第一句話讓大家都沒料到。
她告訴記者:“小戴以前鼻子是歪的,現在都長正了?!闭f著,大拇指不覺豎了起來。
“陳媽,您還好不?我后來一直想找您,沒找到?!?
“后來搬過3次家,不是你原先住的房子了?!?
“那現在和誰住呢?身體怎樣?”
“身體還行,現在和老二住?!?
“哦,那是和計平在一起咯!計勇和計衛呢,他們都還好嗎……”
戴全桂能準確說出每位“家人”的名字,追問著他們的情況,就像失散多年的孩子,迫切期待回歸。
“陳媽,您下個月就90歲了吧!我想帶著子女來長沙看您!”
“好,我隨時都在家里,歡迎你們?!?
……
其實,戴全桂因為后來患病,發音受了影響,口齒也并不清楚??缮衿娴氖牵愡\美似乎完全聽得懂。她倆一來一回,聊得很起勁。
追尋的意義——
榜樣就在身邊
今年7月底,湘雅二醫院口腔醫學中心主任馮云枝在參加醫院舉辦的“科主任講科史”活動中,講述了陳運美與戴全桂的故事:“在陳老師身上,我們看到了醫術的‘尖’與醫者的‘暖’。希望我們口腔醫學中心的后輩們向老一輩學習,用我們的滿腔熱情、仁醫仁術,換百姓的有口皆碑?!?
這個故事打動了很多人,包括湘雅二醫院黨委書記柴湘平。他立即托同事、朋友搜集和查證資料。他們驚喜地發現,戴全桂結婚時給陳運美寫報喜信的故事,于1983年1月18日刊登在《湖南日報》第二版上,標題為《陳媽,告訴你一件喜事!》。
“陳運美老師的可貴之處在于,能夠站在患者的角度考慮問題,真正做到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前輩們的做法,就是我們的表率?!辈裣嫫秸f。
后來,醫院輾轉多地,終于找到了身在常德的戴全桂。當有了“陳媽”的消息,戴全桂喜極而泣。她立馬讓女兒給“陳媽”寫了一封家書,把這些年的思念傾訴了一遍,于是便出現了開頭那一幕。
這,是一次醫患雙方為情所動的雙向奔赴。
更令人感動的是,“陳媽”身上的正能量還在不斷釋放。
該院口腔醫學中心主管技師譚國富還記得,1989年他畢業分配到科室時,陳運美會定期找年輕醫生談心談話,像父母一樣教誨他們要熱愛自己的專業,要不斷提高業務能力,更好地為病人服務。
“陳老師用自己的言行給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弊T國富說,“她在幾十年的從醫生涯中真正踐行了老一輩湘雅人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的崇高品質。她對待每位患者都非常耐心、細心,不僅為病人悉心診治,從心理上給予安慰,增長病人戰勝病魔的信心,還從物質上給予能力范圍內的支持?!?
早些年,對于住在醫院附近需要進行口腔修復、卻又行動不方便的老年患者,陳運美會親自帶上器械和材料上門治療。她不愛聽人家說“麻煩了”,她說:“病人帶著問題來找我,就是來找我幫忙。只要信得過我,我就要努力幫他把病治好?!?
“她在手術臺上是嚴謹的主刀者,下了手術臺,她是對患者體貼入微的慈母,她的事跡值得我們好好學習?!甭犅劰适潞螅撛嚎谇会t學中心主管護師匡碧芬思考著,如何面對患者“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信任,以最大的努力,用愛心、耐心、細心和責任心去好好對待每一位患者。
8月17日上午,記者與當年報道過此事的湖南日報退休記者劉政老師取得了聯系。聽聞這對“母女”的近況后,他感到非常欣慰。他說:“當初,小戴因為自己的病不敢見人,更別提找對象了。而今,她已綠葉婆娑子滿枝,多好的事情啊!跨越了40年,還能繼續追到這個暖心的‘醫患劇’,幸矣!”
■見證者說
醫者仁心,人間值得
劉政
當時我聽說這種病很難治,要做10多次手術,醫療費肯定是天文數字。
病人是農村姑娘,肯定沒錢,而一旦治不好,她這一生就完了!因此,我對陳運美如何治好她很感興趣,便立即與當時該院的通訊員蘇志為前往采訪。
采訪中我不放過任何細節,如怎么治?錢怎么辦?她住在陳醫生家怎么相處等。為獲得更準確的現場感受,我特意來到陳醫生家,還在她家吃了頓飯。報道中有關小戴吃飯時漏食,陳家小孩開始不習慣及后來的轉變等情節,就是在陳醫生家采訪到的。
采訪到這些細節后,我改變了最初只把這作為醫好了一種難治病例報道的想法。
我認為,這一治療病例,遠不止是醫療技術的成功,更是醫德、醫者仁心、把病人當親人的典型體現。而這些比醫術醫技更具傳播價值。
能做到報道中寫到的那些細節,作為一個醫生不容易;作為一個大家庭,從老太太到小孩子能這樣對待一個農村的病人更不容易。這無論在醫術、醫德、醫風上都是一個充滿正能量,能讓讀者肅然起敬的典型。
于是,我寫成了在當時來講算是一篇很長的人物通訊。我確實是在采訪中逐漸被采訪對象所感動,而急不可待地一揮而就寫成這篇報道的。
稿子到了時任組版編輯丁明凱手里,他也深受感動,還特地配上了特制標題和插圖。報道發表后反響相當好,至今回憶起來,覺得很是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