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瑤挑花。組圖/隆回縣委宣傳部提供
花瑤嫁娶。
隆回,因一首歌火遍世界。
2022年的卡塔爾世界杯,一首《早安隆回》,讓湘中小城隆回,在全世界意外爆火。
其實,一百多年前,隆回人魏源就因一本《海國圖志》,成為中國最早“睜眼看世界”的人。在大門閉鎖的清末,這樣的世界視野,為什么會在隆回產生?
自然與人,共同塑造了隆回的人文精神和蓬勃氣象。隆回,雖地處湘中一隅,卻不是文明的不毛之地,有時甚至領天下之先。隆回人克服了地理的阻礙,讓求知之心能走多遠就走多遠,一代代人才輩出,形成了隆回人突破自我、勇于跨越的性情。
撰文/記者伍婷婷 實習生熊文阮 欣雨 方遠親
袁隆平為何看中這片獨特的山水
隆回,絕不應該,只因為一首歌才被人們熟知。隆回隱秀于山河之間,有一種毫不刻意,天然去雕飾的美。
從云貴高原向東,雪峰山余脈在隆回留下最后的波瀾起伏。海拔在此由西北向東南緩緩降落,似大自然的階梯,雕刻出山原、山地、丘崗等地貌區,塑造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的氣候環境,一個多彩而包容的生境。
這片獨特的山水,為多種物產提供了恰如其分的生長條件?!爸袊s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生前將超級雜交水稻高產攻關科研基地放在了隆回羊古坳鎮雷峰村。自2009年以來,這片基地攻克了超級稻畝產900公斤世界水稻難關,并創造了畝產1089公斤的全國高產紀錄。2022年以來,又連續刷新新品種大面積試種高產紀錄以及再生稻頭季高產紀錄、再生稻兩季周年最高產紀錄,繼續著中國人的“禾下乘涼夢”。
隆回,也是“中國金銀花之鄉”,隆回金銀花穩占全國金銀花產量的60%以上,這里有著中國生產規模最大的金銀花原生態種植區。據統計,隆回全縣金銀花種植面積長期穩定在22萬畝左右,產值超過20億元。隆回還是一個“中藥材王國”,僅小沙江鎮就是全國六大中藥材生產基地之一。這里種植的中藥材達178種,其當家品種除金銀花外,還有白術、杜仲、天麻等,為中國人的生活注入了種種味道,強健著中國人的筋骨。
得益于地形和氣候的完美配合,隆回還是龍牙百合、佳瑤獼猴桃等農產品的理想家園。這里還孕育著幾位性格截然相反的老“土著”——隆回辣椒、紅皮大蒜、虎爪生姜,當地流傳:姜辣口,蒜辣心,辣椒辣黃心,蘿卜辣背筋。在隆回,生活就是這么有滋有味,從頭到腳,都熨熨帖帖。
承包了中國人的“門神”
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年畫。在隆回,存在著一個五彩斑斕的年畫世界。
作為活著的精神文化遺產,灘頭年畫形成于唐代,是中國四大民間年畫之一,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從造紙、刻板到印刷,灘頭年畫大大小小二十多道工序都在隆回灘頭鎮完成,在全國年畫制作中極為罕見,幾乎每個關鍵工藝都被列為非遺。
隆回灘頭鎮,山水環境獨特,楠竹漫山遍野,為造紙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加入當地泉水和獨特天應石泥漿的手工抄紙,用它來印年畫,顏料艷麗奪目,還塑造出浮雕感。崇尚鬼神的楚文化和梅山文化,在灘頭交匯,給灘頭年畫帶來靈感與文化支撐。灘頭年畫色彩明艷,常見鬼神題材,氣質古拙,無論從色彩還是造型、工藝,都堪稱“天下一絕”。
灘頭年畫鼎盛時期,曾一年賣出兩千萬張,幾乎承包了中國人的“門神”。身披艷麗服裝的“門神”,是灘頭年畫的“頂流”。點睛,是灘頭年畫匠人的絕活,一經點睛,“門神”便似注入靈魂,目光炯炯,神采逼人,震懾四方。魯迅先生盛贊“可愛極了”的《老鼠娶親》,也是灘頭木版畫,它把廣為流傳的民俗故事刻畫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灘頭年畫勾出美好的來年,寄托著人們樸素的情感。如今,灘頭當地還流傳著“灘頭年畫威力大,歪風邪氣見它怕。貼上一幅灘頭畫,子子孫孫幸福家”的歌謠。
除了年畫,灘頭造紙也造出了新意,土紙、色紙、香粉紙各類紙品琳瑯滿目。其中香粉紙曾作為貢品受到慈禧太后青睞,被稱為御泥。民國時期,香粉紙名氣更大,上海、湘潭等地的客商慕名前去灘頭組建作坊生產香粉紙,灘頭每年600箱香粉紙銷往歐美和日本,國內一紙難求。
說不盡拍不完的“桃花源”
多彩的文化,是理解隆回的風情密碼。雪峰山中段東麓,有“世界神秘綠洲”之稱,是梅山文化的核心區,一個說不盡拍不完的“桃花源”。
隱匿在崇山峻嶺間的花瑤,是瑤族的一個支系,先祖為古梅山峒蠻。作為新瀟湘八景之一,虎形山花瑤是中國唯一以民族命名的景區。有著深山密林的庇護,花瑤有幸在多個朝代滅絕種族的殺戮中延續下來。山外繁弦急管,花瑤卻過著“討念拜”、“討僚皈”、唱嗚哇山歌、挑花的田園牧歌生活。他們奉山與樹為信仰,依古樹和山石建立起花瑤村寨,在砍山、燒炭、播種、狩獵、婚嫁等大事前,還會先請梅山神,古老梅山蠻時代的生活習慣被花瑤保留至今。
花瑤崇拜自然,把古樹當“養父”,崇木凼那成百上千棵古青岡便是他們的“信仰”。他們耕于山林,層層如明鏡的白水洞梯田就是他們在大地刻下的“詩篇”。他們活得自在灑脫,隨性子引吭高歌,發出野性原始的嗚哇吶喊,或趕野獸,或歌頌愛情,成了流傳至今的嗚哇山歌。
最令人驚艷的是花瑤服飾,絢爛得如同山間舉起的火把,這得益于花瑤女子精湛的挑花技藝。沒有文字的花瑤人,挑花是她們用針線編織的生活與信仰的“無字史詩”。細膩的針法變幻出古樸粗獷又紛繁多變的圖案,挑出一個個神秘而動人的人、事、物。沈從文先生盛贊它是“世界一流的挑花”。
花瑤文化與梅山文化,歷史與現實,在古樹、怪石、梯田、云霧、峽谷、瀑布間碰撞積淀,獨成一方秘境。
隆回人:一顆進取勇敢的心
一顆進取勇敢的心,深藏在隆回的山河之間。從古到今,隆回人靠著一股“蠻”勁,開山拓路,眺望遠方。特別是在近代,隆回人攘臂高歌,率先“睜眼看世界”,義無反顧地走進中國近代奮發圖強的時代洪流。
鴉片戰爭中,列強的船堅炮利,改變了中國的格局,也影響了中國人的觀念。魏源是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的“蠻勁”,影響著一代代隆回人。晚清,魏光燾指揮了中日甲午戰爭中敵我力量懸殊的“牛莊之戰”;辛亥革命期間,年過半百、白須飄飄的譚人鳳帶著滿腔熱血沖鋒在起義前線;孫俍工和袁吉六,成了偉人之師;輿地學家歐陽纓,在抗日戰爭中編輯《中國航空圖》、《日本航空圖》等軍事地圖,為抗日戰爭助力。
值得一提的是,隆回還走出了以鄒漢勛、鄒代鈞家族為代表的“輿地世家”。這一家族七代人同攻輿地之學,集結輿地學者46人,是中國近代地理學大本營。其中,鄒漢勛系統論述了地圖基本測繪方法和理論;鄒代鈞則作為“第一個”到歐洲學習和研究西方近代地理學的中國人,加速了中國輿地學與世界地理學的接軌。
中國文化的滿天星斗里,有隆回人的身影。
城市與鄉野里,是一個生機勃勃的隆回。名聲在外的隆回“村晚”延續了22年,村民們從田間走上舞臺,放下褲腳便載歌載舞,用藝術舞臺書寫著隆回的鄉村記憶與美好愿景。近些年,隆回還組建起全國第一支縣級交響樂團,培植出器樂、舞蹈、小戲團等1200多個文藝團體,《早安隆回》便是在這樣的氛圍里應運而生。這里有隆回生活的熱烈,也是隆回作為寶藏大縣的寫照。
這就是隆回,傳統與現代相融,人文與山水相交。如今,懷衡鐵路開通,隆回有了高鐵站,日均旅客吞吐量超過6000人。隆回不再是封閉的小山城?,F在,它可聯通世界。
來源 瀟湘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