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周陽樂 通訊員 周南
0至3歲嬰幼兒的照護和托育,對很多家庭來說既是一筆“經濟賬”,更是一筆“精力賬”。隨著“三孩時代”的到來,不少雙職工家庭面臨“誰來帶娃”的難題。
近日,省總工會、省衛生健康委聯合下發《關于推薦申報2023年湖南省愛心托育用人單位的通知》,推進用人單位為職工3歲以下嬰幼兒提供福利性照護服務。處于育齡的職工家庭如何看待這一利好?用人單位辦托育有什么好的經驗?記者進行了一番調查。
為什么要鼓勵用人單位辦托育
據調查顯示,目前嬰幼兒無人照料是制約育齡夫妻生育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城市三分之一的家庭有托育需求。
專家表示,隨著三孩政策的實施及即將到來的延遲退休,祖輩照料可能會越來越力不從心,而保姆照料普遍成本較高,家庭經濟壓力較大,因此需要托育服務填補家庭照料時間的空缺。
此外,托育機構通常配備了受過專業訓練的學前教育資質的老師和育嬰師資質的保育人員,專業的托育課程加上全方位精細化照護,能及時回應各月齡段成長需求,提供科學系統的照護服務。
然而,實際情況并不樂觀。數據顯示,2022年末,我省0至3歲嬰幼兒人數約為145萬人,2022年全年實際入托6.55萬人,入托率僅為4.5%。
也就是說,目前0至3歲嬰幼兒照料仍然以家庭照料為主。
為什么?答案大致分為兩類:不了解和不放心托育機構。
如果用人單位提供托育服務呢?
大部分受訪年輕職工認為,0至3歲的孩子最需要父母的陪伴,如果能夠自己帶是最好的。條件不允許的話,若能放在自己單位辦的托育園里,是退而求其次后的最優選擇。“一是離自己近,接送便捷,上班帶娃兩不誤;二是感覺更靠譜、安全?!币晃皇茉L者說。
托兒所“重出江湖”,面臨諸多現實難點
單位幫忙帶娃,并不是新鮮事兒。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生的“職工子弟”們可能都有被“托”的記憶。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工礦、企業、機關、學校都設立了托兒所,大中城市設立了街道托兒站,很多投身新中國建設的家庭將嬰幼兒送至托兒所照料,有效緩解了后顧之憂。
如今,用人單位辦托重新被納入國家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成為激發“生”的意愿、減輕“養”的負擔的一項具體舉措。
日前,全國總工會辦公廳、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聯合下發通知,公布75家用人單位為2022年全國愛心托育用人單位。湖南共有4家上榜,分別是:益陽市婦幼保健院,漢壽縣婦幼保健院,漣鋼雙菱實業有限公司,桑植縣衛生健康系統工會聯合會。
2019年,漣鋼雙菱實業有限公司籌資300多萬元,利用閑置的1500平方米場地建設運營0至3歲嬰幼兒托育中心,為公司3000多名青年職工和周邊社區居民子女提供服務。公司職工除了每月可享受較低費用的托育服務外,每個學期還能享受2000元的費用減免。
醫院工作有特殊性,醫護人員經常要加班加點,沒有時間照顧孩子。漢壽縣婦幼保健院于2021年9月開辦托育園,總投資200萬元(房屋固定資產除外),提供托位120個。醫院工會為職工子女入托提供優惠減免政策,縣級同類別托育機構收費為2200元/月,醫院目前有60名職工子女入園,按照每月800元收取費用,減免1400元/月的托育費用。同時,該院通過實行一嬰幼兒一健康檔案管理,探索更科學專業的“醫育結合”服務。
但單位辦托育在具體實施中也面臨諸多現實難點。漢壽縣婦幼保健院副院長戚燕妮表示,投入大,長期運行起來,資金、人力困難都會有。
扶持政策還須出實招
為職工托育減負,必須在用人單位資金投入上做減法,圍繞房、人、資金等關鍵節點,政府在政策托舉上必須出實招才能見實效。
我省正在釋放一系列扶持信號——
對已確定的全省愛心托育用人單位,省總工會將下撥專項補助資金約10萬元,市級工會1∶1給予配套支持。
積極支持各地申報中央普惠托育服務項目,中央預算內投資按1萬元/個托位給予建設補貼。
省衛生健康委成立了由嬰幼兒照護、兒童保健等方面專家組成的省嬰幼兒照護服務專家庫,為各地市開展的用人單位托育服務工作提供公益講座、輔導培訓等,并進行專題調研,做好總結推廣。
在托育模式上,鼓勵用人單位通過公建民營、民營公助、購買第三方服務等方式,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托育機構建設和運營,鼓勵政府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帶頭在單位內部興辦托育機構。
今年6月,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工會邀請附近的12家托育機構到醫院,面向職工集中宣傳,展示不同的養育理念和照護方式,供職工選擇。醫院工會現已與6家托育機構建立合作關系,提供團購價格和個性化服務。
省衛生健康委人口家庭處相關同志表示,0至3歲嬰幼兒較多的單位可與附近的托育機構進行對接,建立合作關系,托育機構提供團購價,并根據實際需要提供延長送托時間等個性化服務;單位工會等組織適當為送托職工提供補貼,既滿足單位職工送托需求,又能填補托育機構托位空缺,促進托育行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