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有據可查的風雨橋有751座,其中湖南有67座,而安化就占了33座,數量之多全國罕見——
安化風雨橋,幾番風雨幾多情
永錫橋周邊環境優美。 周德舒 攝
游客在永錫橋留影。
陶倩瑤 攝
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楊軍
通訊員 周云峰 譚云鶴
“頑石造成千古跡,沙堤行結萬人緣;往來且住紅塵足,利己宜存白水心。”近日,安化縣頑沙塘風雨橋舉行揭牌儀式。
安化多山多水,崇山峻嶺間隨處可見溪澗與河流蜿蜒流淌。橋因水而生。風雨橋是安化先民在一些交通要道上逢溪架設的便民交通設施,供過往行人打尖歇腳、避風躲雨。
安化現存一個龐大的風雨橋建筑群。全國有據可查的風雨橋有751座,其中湖南有67座,而安化就占了33座,數量之多為全國罕見。這33座中,永錫橋、思賢橋、馬渡橋、十義橋、燕子橋、仙牛石橋、復古橋等7座風雨橋保存較好,地域特征明顯,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地域歷史文化的“活化石”
涵蓋石料和木料建筑所有技藝,是我國古代精湛建筑藝術代表
安化縣江南鎮是安化黑茶千兩茶的發源地。我國歷史上有兩條茶馬古道,其中一條的起點就在江南鎮。境內古茶亭、古茶行、古道、古橋等遺跡甚多。從江南鎮向南到原洞市鄉所在地,曾為黑茶古道的一段。在江南鎮思賢村資水支流麻溪之上,有一座造型精致、保存完好的風雨橋——思賢橋。
思賢橋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續修于嘉慶七年(1802年)。同治《安化縣志·津梁》記載:“思賢溪之有橋也,始于乾隆庚寅,續修于嘉慶壬戌,累石為址,宏開四座玲瓏,架木為梁,遠接一條蒼莽,億萬人輪蹄絡繹。”
思賢橋由青石橋墩、木質橋身和小青瓦橋頂三部分組成。橋身為長廊式通道,鵲木抬梁,全部采用榫卯結構,不用一顆鐵釘;橋面用木板鋪成,兩旁有固定的雙邊木凳供行人休息;橋身兩側是豎式木欄桿,通風極好,視線通透。
思賢橋為兩臺兩墩,棱形分水,五層鵲木,全長57.5米。對安化風雨橋頗有研究的安化文化學者歐陽建安介紹,安化風雨橋均為我國傳統的木結構橋梁,橋墩上下游均為銳角設計,這種分水設計可以很好地分解洪水對橋墩的沖擊。鵲木梁架技術和砌石建基的固基技術,承襲了中國古老的大木作工藝。石材的開鑿,橋墩的砌造,分水的設計,橋基的構建和橋身欄桿、檐水、橋頭閣樓、茶亭以及橋匾的制作,涵蓋了石料和木料建筑的所有技藝,是我國古代精湛高超建筑藝術的代表。
思賢橋中間位置豎立著一尊手持“斬龍刀”的人物塑像,造型拙樸,通身彩繪,因時間久遠,外漆已經斑駁脫落。塑像原型是古代洞庭湖地區的楊泗將軍,安化人尊稱其為楊泗爺。傳說楊泗7歲封神,后來斬殺興風作浪的妖龍,被后世傳頌為鎮水的神明,立廟祭祀。
思賢橋兩座橋墩上均刻有蜈蚣,這一圖騰與鎮水有關。蜈蚣是安化風雨橋橋墩上最常見的石雕吉祥物。用蜈蚣來裝飾橋墩,以期達到“厭勝”目的?!芭f不與中國通”的安化地域,古稱“梅山蠻地”,形成獨特的信仰、生活方式、民俗和人文特征,被學術界稱為梅山文化。傳說洪水與蛟龍同行,蛟龍搖頭擺尾易把橋墩打垮,而在梅山文化中蜈蚣可以制服蛟龍。石礅上雕刻蜈蚣,是對橋的祈福保護,起到鎮龍護橋的作用。
安化縣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中心主任譚寒暉介紹,安化幾十座風雨橋形制大多相同,又各具特色。復古橋的石質構件由安化本地特產的冰磧巖制成,美觀大方;仙牛石橋的橋墩由本地的麻石制成,棱形分水的尖端雕刻有動物圖案,栩栩如生;永錫橋的體量最大,建成之時刻有100余塊石碑,現存有46塊石碑立在橋頭和橋亭,是文物寶貴的實物佐證;燕子橋的橋頂建有亭閣,別具一格。
青石的橋墩、精美的橋廊、滄桑的橋身,安化風雨橋蘊含著厚重的歷史文化和獨特的地方風味。行走在一座座風雨橋上,即使歷經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風吹雨打,依然能夠感受到“如龍似虹”帶給人們的震撼。
民俗風情的“集大成”
建橋采用“木馬擇匠”方式招標,管橋有專門的“橋會”組織
永錫橋位于江南鎮錫潭村麻溪河上,全長83米,是安化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好的清代木構風雨橋。
錫潭村是安化“前鄉”通“后鄉”的咽喉之地,也是新化通安化茶馬古道的必經之路。往來過客經此,必須乘船過河。一遇春夏漲水,只能繞道而行。當地鄉紳倡議義捐修橋,從發起捐資到動工修建及至大橋竣工,越六載寒暑。
據當地史料記載,出于公平公正的考慮,該橋在開工之前舉行了大型“招標”活動。當時競標的方法叫作“木馬擇匠”。木馬是鋸木頭時用來固定木材的工具。競標者被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一個木馬的制作,然后刻上自己的名字,做好后丟進水里泡上一天,第二天再把木馬撈上來拆開,看有沒有水滲透到榫卯縫隙里。如果沒有,說明工匠的手藝出類拔萃。據說,永錫橋的造橋師傅吳木匠就憑借其鬼斧神工般的手藝,在“木馬擇匠”的比試中脫穎而出。
安化縣政協文教衛體委原兼職副主任、縣旅游協會顧問趙亞飛,搜集整理清朝賀會淇纂集的《永錫橋志》,該書對周邊的歷史、溪流、田地、族姓、茶行均有記載,內容豐富,堪稱區域百科全書。2015年再版重印,是安化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部橋志。
趙亞飛說,古時安化還有專門負責興建、管理廊橋的民間組織,叫“橋會”。會長通常由德高望重的村民擔任,成員也是選舉產生。建橋后,所有的賬目都會公示,每一筆賬都記得清清楚楚,如果還有多余的善款,“橋會”可以拿去買下一座山或一些糧田,山林和田地的產出一部分作為守橋人的工資,其余的則用于風雨橋日常維護的開銷。據老人們講,這里每5里路就有一個守橋人,每5年公開競選一次,當選的通常都是有責任心、有教養,在當地很有威望的人,比如退休官員、高壽長者、考取功名的秀才等。
情彌古道循茶馬,夢伴伊人上鵲橋。風雨橋也是連接親情的紐帶。趙亞飛小時候,外婆和父母經常要他在永錫橋上接送在外工作的親人。他與小伙伴唱著歌謠“姨娘姨娘你莫哭,我接你到屋;姨娘姨娘你莫笑,我送你過橋”,在橋上來回奔跑,見證了一次次親人的送別與重逢。風雨橋跨越河流兩岸,人們跨越歲月春秋。
文旅融合的“金名片”
將風雨橋嵌入精品旅游線路,讓古橋活起來、動起來
安化風雨橋是一個龐大的風雨橋建筑群,現存清代至民國時期的33座風雨橋分布在縣境17個鄉鎮。安化縣相繼出臺不可移動文物安全管理辦法、安化黑茶文化遺產保護條例等,形成縣、鄉、村三級文物管護網絡。列入文保單位的風雨橋均建成“四有”檔案,即有保護范圍、有保護標志、有記錄檔案、有專門機構或專人負責。近年來,該縣對馬渡橋、紅巖塘橋等多座古橋的安全隱患進行整改。多方籌集資金,保障風雨橋修繕。爭取國保專項資金2000萬元,完成7座國保單位風雨橋的本體修繕。
安化縣境內山巒起伏,溪谷縱橫,樹木蔥翠,鳥語花香,一座座風雨橋點綴其中,寧靜而幽遠,常常令遠方游客流連忘返。風雨橋已成為當地發展旅游的重要資源。該縣把修繕保護與周邊環境提質改造相結合,探索“修繕一座廊橋,建成一處景點”模式,將風雨橋嵌入精品旅游線路,讓古橋活起來、動起來。目前,江南永錫橋、思賢橋成了遠近聞名的網紅打卡點,游客絡繹不絕。
2019年3月,國家文物局批復將萬里茶道納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其中安化就有包括永錫橋在內的6個推薦點列入其中。風雨橋造型獨特,為安化山水風光增添神韻。永錫橋的攝影作品,作為傳統文化符號驚艷香港地鐵公益廣告牌。
“入鏡鸞窺沼,行天馬渡橋”。東坪鎮馬渡村馬渡橋是一座有著100多年歷史的風雨橋,曾經也是馬幫茶商的必經之路。大橋的古老氣息,宛如一副清新淡雅的水墨畫,訴說著茶馬古道的故事。
從2018年起,馬渡村利用區位優勢和鄉村旅游資源,全面規劃鄉村旅游聚集地建設,通過招商引資吸引梅山城投、佳鑌碧園果業有限公司和新旅農業公司等進村發展,先后投資1000萬元啟動田園綜合體建設。田園綜合體以300畝果園為基礎,集養殖園、采摘園、稻魚園、農耕文化園于一體。如今,古橋漫步、圍爐煮茶、體驗農事、休閑娛樂……馬渡橋邊逐漸熱鬧起來。
與周邊農業基地有機融合,成為受到師生歡迎的研學傳承基地。馬渡村黨總支書記廖建毅介紹,今年3月初田園綜合體開園后,已接待游客上千人,特別是周末游客紛至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