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十年禁漁”啟動后,岳陽4111名有就業意愿退捕漁民全部轉產就業——
唱響洞庭新漁歌
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劉永濤 徐典波 周磊
從全局計,為子孫謀。
岳陽牢記“守護好一江碧水”殷殷囑托,交出退捕漁民上岸“民生答卷”:6812名建檔立卡退捕漁民全部上岸,4111人有就業意愿實現轉產,就業率達100%,并保持動態清零。
告別“漁舟唱晚”,退捕漁民上岸覓新生、吃上“生態飯”。他們用親身經歷,敘說自己的轉型故事。
▲2021年3月,岳陽市君山區洞庭湖和長江交匯處,漁民上岸后的居住地。
一個人
“捕魚高手”成為“護魚達人”
4月28日清早,洞庭湖上,一艘印有“江豚保護”巡邏船駛向湖心,在水面劃出一道美麗弧線。
周界武挺立船頭,四處張望,察看湖面。出生在洞庭湖畔,10多歲開始捕魚,湖上勞作一輩子,黝黑的皮膚、飽經風霜的臉,是他的“身份標識”。
周界武是岳陽縣麻塘辦事處漁民新村退捕漁民。這位曾經的“捕魚高手”,如今成了“護魚達人”。他對捕魚的水域、手法、時間爛熟于心,非法捕撈、非法采砂、非法排污,都難逃他的“火眼金睛”。
“長江‘十年禁漁’政策出臺后,我帶頭上岸,想留點‘子孫飯’?!敝芙缥湔f,捕了一輩子魚,當初突然上岸,真不知道怎么辦。
2020年,岳陽市啟動漁民退捕工作,周界武因熟悉洞庭湖的實際情況,被聘為岳陽首批水上護魚員。
“巡護時,魚經常躍出水面,有時候能跳到巡護船上,小時候看到的‘江豚拜風’又回來了!”全面禁漁以來,周界武見證洞庭湖的變遷,謀劃在家門口建成“漁民驛站”,幫助更多上岸的“老伙計”。
“漁民驛站”墻上貼滿洞庭湖上生活老照片,掛著40多年前的馬燈,陳列著數十種漁網、籠網、滾鉤,儼然一個漁業“博物館”。驛站大廳,一張用拆解的船板做成的大長桌,長逾10米,異常醒目。
“湘岳縣漁·40084?!敝芙缥渲钢粔K漁船牌號說,這是漁民共同的記憶,經??梢钥纯矗黄稹皯浛嗨继稹?。
“漁民驛站”,也是漁民轉產就業的“心靈加油站”。五六十歲的漁民上岸后,面臨養老閑不住、找工作年齡大的尷尬。大家經常聚在“漁民驛站”,共謀發展之路。
幾經調查走訪,周界武決心創業。2021年開始,他牽頭邀約3戶漁民成立龍蝦養殖專業合作社,籌資10萬元流轉45畝田,進行稻蝦種養。岳陽縣派出“技術員”現場指導,讓他們心里有了底。
得益于生態改善、水質變好,小龍蝦品質高,市場不用愁。創業當年,合作社就回了本;第二年,他們又在君山區流轉130多畝土地,擴大種養規模。
如今,合作社股東增至8戶,都是退捕漁民。30多人干勁十足,每年僅小龍蝦收入就達50多萬元,加上后期水稻收益,漁民端穩了飯碗。
“將以‘漁民驛站’為平臺,采取傳幫帶方式,帶領上岸漁民共同致富。”周界武滿懷信心。
▲2009年3月16日,岳陽市長江三江口水域,漁民的水上聚集地。
一家人
“下網捕魚”轉向“網上賣魚”
劉靜愛美,轉行直播帶貨,夢想當“網紅”。她說:“變美的不僅是洞庭湖,還有漁民的新生活?!?
4月25日,劉靜忙得不可開交,一大早從益陽南縣送貨回來,新疆老客戶又定了1000公斤風干魚,要準備發貨??蛻粼绞切湃?,她越是感到責任重大,要確保風干魚品質。
“店里請了五六個人幫忙,還忙不贏。”劉靜笑開了花。
劉靜是君山區錢糧湖鎮六門閘社區的一名“漁二代”,祖祖輩輩靠水吃水,捕魚為生。她記憶中,童年是散不去的魚腥味,是風暴中搖晃的船只,是整夜不得安睡的夢。
10多年前,在當地黨委、政府幫助下,劉靜一家成功上岸,父親劉平在長江邊做起風干魚買賣。
刮掉魚鱗,沿背部切開,除腮破肚,攤平抹鹽,漬出水分,洗刷浸泡,自然風干……六門閘部分漁民制作的風干魚,只需用菜籽油一煎,再輔以幾味簡單調料,就成了一道美味佳肴。
“漁民制作風干魚的初衷,是為了更好地儲存容易變質的新鮮魚,沒想到成了大家喜歡的一道美味?!眲⑵秸f,上岸前,他們一邊賣捕撈上來的新鮮魚,一邊把未能及時售出的魚制成風干魚賣。
劉平的風干魚雖美味,卻沒打開銷路,一年僅有2萬多元收入。
在外地打工的劉靜決定返鄉,助家人一臂之力。
為了讓上岸漁民成功轉型,君山區組織上岸漁民參加直播帶貨、月嫂、廚師等技能培訓,劉靜思維活躍、接受能力強,開始通過直播向網友推介長江邊的特產。
架起直播臺,打開補光燈,手捧風干魚……父女倆共同出鏡,將風干魚制作過程拍成短視頻在網絡推介,介紹家鄉產品之余,還向網友普及魚類知識。
劉平父女的冷凍倉庫,從1個發展到3個,品種應有盡有。通過線上、線下渠道,他家風干魚年銷售額從2萬多元攀升至200多萬元。
作為漁民后代,劉靜在直播間分享上岸心聲:“以前都不好意思告訴別人家里是捕魚的,現在不一樣了,從‘下網捕魚’到‘網上賣魚’,幸福感滿滿?!?
以劉靜一家為代表,六門閘社區40多戶上岸漁民開啟電商銷售之路。在政府指導支持下,六門閘風干魚協會成立,“六門閘風干魚”獲批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成為岳陽生態魚的一張新名片。2022年,六門閘風干魚銷售額達2億多元。
以此為契機,君山區打造1.6公里的曬魚長廊,準備建設1500平方米的風干魚產銷基地,將風干魚產業鏈做大做強。
“到六門閘觀鳥、吃魚!”全國各地游客慕名而來,六門閘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打卡地。劉靜靈機一動,將自家的樓層改造成民宿,每年收入近20萬元。她自豪地說:“好生態就是福利,處處都是商機!”
君山區委書記雷欣介紹,該區鋪好“上岸路”、織好“保障網”、打好“組合拳”,565戶1091名漁民全部上岸,過上了幸福生活。
▲4月16日,君山區錢糧湖鎮六門閘社區曬魚長廊,劉靜在查看風干魚質量。本文照片均為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徐典波 攝
一群人
“水上漂”成了“上班族”
譚建國偶爾還會想起響應“禁漁”政策、創立公司的那個上午。
年近六旬的譚建國,是湘陰縣文星街道烏龍社區退捕漁民。2021年元旦,長江“十年禁漁”啟動,譚建國和10戶退捕漁民注冊成立的岳陽來運家政保潔股份有限公司開張,當天就接到4單業務。
來運家政公司依舊從事水上作業,不過不是捕魚,而是做水上保潔、打撈、救援等。退捕上岸后,漁民告別“水上漂”,成了“上班族”。
退捕漁民成立公司并不容易,籌備就花了大半年。譚建國說,大家其實早就知道,湖中魚蝦越來越少,靠捕魚過日子終究入不敷出。許多漁民上了年紀,都在思考上岸找生活門路。
當地干部多次上門,了解退捕漁民的需求。譚建國的想法代表了很多漁民的心聲:“漁民的優勢在水上,如果能發揮大家的特長,在家門口有事做,又能照顧家,那才是兩全其美?!?
文星街道地處南洞庭湖邊,退捕漁民較多,僅靠公益崗位無法解決全部漁民就業。如何提高上岸漁民的收入,提升他們的生活質量?幾經探討,大家達成一致意見:抱團取暖,成立股份公司,專事水上作業,按勞分配,定期分紅。
漁民潘應祥出資最多,擔任董事長;譚建國人脈廣,擔任總經理。其余7位退捕漁民,按照特長分別從事駕駛、打撈、聯絡等工作。社區提供2艘水上作業船和辦公場所。
退捕漁民成立股份公司,在當地引起不小轟動。
文星街道湘江段河道、白水江漂浮物打撈被該公司承攬,周邊的單位、企業請他們,城陵磯新港區、長沙也有業務“上門”。
如今,該公司年勞務純收入近百萬元,帶動退捕漁民27戶35人靈活就業,人均年收入近3萬元。
譚建國從小在長江邊長大,長江、洞庭湖承載了他數十年水上生活的記憶。工作之余,他喜歡開著小船,在江邊巡護,維護河道清潔,勸阻非法垂釣,監督違法行為。
“我老婆常打趣,說我以前只是個打魚的,現在成了總經理,還是生態保護巡護員、宣傳員、監督員?!弊T建國笑道。
來運家政股份公司的成功運營,是岳陽退捕漁民轉產轉業的一個縮影,也讓更多退捕漁民打開了轉業思路。
文星街道退捕漁民潘孟軍,聯合幾戶人家成立興旺家政保潔股份有限公司。他說:“過去以船為家,每天晝伏夜出,風雨飄搖;現在上岸創辦公司,日子過得安穩,收入比捕魚還好!”
長江十年禁漁,讓“江湖”休養生息,也讓越來越多的漁民換了一種活法,獲得新生機。
世世代代靠水吃水的退捕漁民,自力更生、揮灑汗水,唱響新時代的“洞庭漁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