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巍
2023年全國稅務工作會議指出,組織收入從“稅主費輔”轉變為“稅費皆重”。新形勢下,務必樹牢“稅費皆重”理念、把握“稅費皆重”特點、抓好“稅費皆重”實踐,不斷提升稅費治理能力、增強系統統籌效力、激發干事創業活力,為稅收現代化服務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智慧和力量。
一、強認識:“稅費皆重”怎么看
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以來,經過多輪社保費和非稅收入劃轉改革,稅收、社保費、非稅收入“三駕馬車”呈現出并駕齊驅態勢,在稅收工作處于同等重視、同樣重要、同是重點的地位。
(一)堅持“稅費皆重”是服務“國之大者”的必然要求。堅持“稅費皆重”,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稅收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等部署要求的重要抓手,必須將“費”與“稅”置于同等高度,在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下想問題、做工作,抓落實、見成效,更好地發揮稅收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礎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
(二)堅持“稅費皆重”是扛牢“稅之重任”的關鍵所在。堅持“稅費皆重”,必須圍繞稅收現代化服務中國式現代化,深入掌握稅收與非稅最新政策和規律,實現稅費改革一體推進、稅費風險一體防控、稅費服務一體展開,將有限的執法、服務、監管、共治資源合理配置,推動稅收工作全面提質增效,持續促進稅費收入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三)堅持“稅費皆重”是回應“民之關切”的現實之需。堅持“稅費皆重”,必須著眼于國計民生和群眾的切身利益,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促進職能轉變,優化營商環境,推動高質量發展,切實解決好與納稅人繳費人息息相關的“重要小事”,提供更加優質高效、更加智能便利的辦稅繳費服務,積極發揮稅收、社保、非稅服務社會穩定和經濟民生的重要作用。
二、講策略:“稅費皆重”怎么辦
在2023年全國稅務工作會議上,國家稅務總局黨委對稅收現代化建設“六大體系”和“六大能力”作了調整充實完善,將“謀劃創新能力”優化提升為“守正創新能力”,將“協同共治能力”優化提升為“集成共治能力”,為堅持“稅費皆重”指明了方向。
(一)堅持系統觀念,實現管理集成。發揮“黨建引領促發展”作用,對核心領域要適當提級管,對綜合事項要善于統籌管,對關鍵環節要堅持重點管,將“以稅促費”和“以費助稅”有效聯動起來。打造“緊密配合、環環相扣、無縫銜接”的稅費管理鏈條,不斷強化系統上下行動統籌、業務部門推進統籌和工作事項見效統籌,全力構建縱向聯動、橫向配合、多方參與的工作格局。
(二)堅持問題導向,推進管理突破。緊緊盯住稅收改革發展中的共性個性問題,全面梳理稅費制度和征管等方面的差異,著力破除體制性障礙、機制性梗阻、政策性難題。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不斷補齊短板弱項和制度漏洞,立穩稅收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四梁八柱”,使各項工作在糾錯中推進、事業在問題解決中發展。
(三)堅持守正創新,促進管理升級。強化守正創新在稅收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既要把握正確方向、遵循客觀規律、繼承優良傳統,又要善于研究新情況、謀劃新思路、創造新方法。以金稅四期建設為契機,切實加大對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5G等現代信息技術應用,探索更多具有基礎性、牽引性作用的改革舉措,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創新成果。
三、提質效:“稅費皆重”怎么干
“以各項稅收工作的提檔升級,展現稅務部門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的實際成效”是我們的工作目標。成效應該體現在四個方面,就是工作能夠形成經驗得到推廣,能夠管控風險行穩致遠、能夠精優舉措提高效率、能夠培養人才后繼有人。
(一)發揚優勢找經驗。要遵循“呈亮點、顯特色、擴影響”路徑,在鞏固不動產司法拍賣涉稅事項辦理協作機制、成品油零售行業稅費精誠共治、“以地控稅以房控稅”稅源管理等優勢項目的基礎上,進一步聚焦堵點痛點難點問題探索新經驗,推動每個基層單位、工作部門每年主抓1-2項重點任務,努力營造“百花齊放”的良好氛圍,打造稅費征管的工作品牌。
(二)防范未然找風險。全面排查、梳理、分析稅費業務管理中的風險事項,確定風險監控方法,研究風險防控措施,把風險防范于未然、消滅于萌芽。強化風險任務統籌,不斷增強發現風險的“眼力”、研判風險的“腦力”、化解風險的“戰力”,通過跨部門協同作戰、資源共享,拿出切實管用的辦法,補齊單一稅費種風險應對短板,提升稅費種風險集成監控質效。
(三)結合實際找措施。建立稅費種跨部門、跨區域協調聯動機制,確定重點管理事項清單,構建“歸總指揮、統籌協調、緊密配合”工作格局。發揮基層首創精神,鼓勵和引導系統上下圍繞“完善基本制度、優化基本流程、提升基本能力”,不斷完善行業稅費管理和日常監管機制,努力形成一整套較為成熟、較為系統、貼合實際的打法、方法、戰法。
(四)架梯搭臺找人才。探索“揭榜掛帥”機制,搭建學習交流的平臺、比學趕超的擂臺、發現人才的舞臺,把重點攻堅任務作為歷練干部的“大熔爐”,把征管工作主戰場作為發現人才的“賽馬場”。探索“優位提拔”“獎優罰劣”等方面制度機制,傾力培育一個可感知可擁抱可獲得的成長成才氛圍,讓“吃苦者吃香、出力者出彩、有為者有位”成為最鮮明的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