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磨鏡臺。傳唐代名僧、南禪七祖懷讓在此磨磚做鏡。
蹴鞠紋鏡
宋(960—1279年)
直徑10.6厘米,重322克
“長宜子孫”鎏金博局紋鏡,漢
直徑20.8厘米,重773克
長沙市小吳門黑曹門出土
羽狀紋地十五葉五山紋鏡
戰國(公元前475—前221年)
直徑18.8厘米,重325克
1958年常德德山棉紡廠出土
犀牛望月銅鏡架,明
寬18.5厘米,高12.6厘米
吳小燕
“刻畫之精巧,文字之瑰奇,辭旨之溫雅,一器而三善備焉者,莫鏡若也?!?《古鏡圖錄》羅振玉 著)銅鏡是我國古代青銅器中旁逸斜出又妙趣橫生的一朵奇葩,是中國傳統藝術思想和造物思想的體現,展現出古代勞動人民的設計智慧和制造工藝。
銅鏡之旨趣不止于此。青銅時代結束之后,鼎、簋、尊等青銅禮器逐漸退居廟堂、宗祠等專用場所,銅鏡、銅錢等小件卻日益深入百姓生活,生產規模逐漸擴大。尤其銅鏡不斷推陳出新,歷經了兩漢繁榮和魏晉南北朝的中衰,至唐代達到了發展巔峰,其后歷經宋元明清時期的平穩發展,在清代中晚期玻璃鏡出現之后才日漸式微。數千年間,銅鏡在鑄造工藝、造型、紋飾、銘文方面都與時俱進,花樣翻新,異彩紛呈,可謂銅器中碩果僅存的不斷生長的鮮活范本。
中國古代銅鏡,作為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器具,承載著宗教信仰、美好祝愿等諸多寓意,也頻繁出現在詩詞歌賦、傳奇話本等歷代文學作品中,產生了廣為流傳的破鏡重圓、以人為鏡等典故或故事,使得銅鏡成為了一種無法替代的文學意象,并形成一種“鏡鑒文化”。
湖南地區出土的銅鏡數量多、品種齊,可以管窺古代銅鏡的興衰歷史。其中長沙戰國墓出土的楚式鏡,是全國同時代銅鏡出土數量最多的地區。漢代長沙是西漢長沙諸侯王國的都城,出土漢鏡數以百計,造型、紋樣和意境皆有創新。魏晉南朝時期的古墓,在湖南境內發現不多,鏡子也寥寥無幾。隋唐銅鏡的發現逐漸增多,到唐末五代時,馬殷治湘采取保境息民的政策,地方銅鏡等鑄造工藝也相應得到發展,銅鏡不僅數量相對較多,而且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兩宋以來,湖南的鑄鏡工藝仍有所發展,如全國罕見的“潭州鏡”,就是湖南地方的特產。
2022年11月30日—2023年11月30日,湖南博物院推出的《方圓之境——湖南博物院藏銅鏡展》,以“銅華初鑒”“質以昭明”“千姿煥影”“雋雅意趣”“流光余韻”五個單元,共展出210余件銅鏡與相關文物,通過實物與場景相結合的形式對不同時代銅鏡的造型、紋飾、銘文等的解讀,為觀眾呈現了中國古代銅鏡發展脈絡,揭示銅鏡延續數千年的旺盛生命力,展現其文化內涵。
銅華初鑒
春秋戰國時期禮樂制度衰落,青銅禮器鑄造減少而日常用器增加,銅鏡成為青銅器中迅猛發展的品類。湖南可能是當時鑄鏡業最發達的地區,迄今出土的銅鏡逾千件,數量、品類、質量在同時代的銅鏡中均堪稱翹楚,幾乎可以說代表了當時世界東方銅鏡的最高水平。
楚式鏡質地薄而輕巧,幾何紋、云雷紋、花葉紋、獸紋等紋飾精致細膩且變化多端,線條流暢優美。紋飾的表現手法也十分巧妙,排列以對稱和環繞最為常見。神獸紋銅鏡是楚鏡中最具特色的鏡種,出土數量并不多,其特點是以羽狀紋為地紋,在地紋上用流暢的陽線勾勒出生動的神獸形象。
湖南出土的戰國銅鏡中,最常見也是最神秘的品類“山”紋鏡,“山”均呈左旋或右旋排列,有三山、四山、五山、六山之分,常見的是四山鏡,五山鏡次之,三山、六山鏡較為罕見。
展覽中有一枚羽狀紋地十五葉五山紋鏡,凹面圈帶外均勻地向外伸出五組葉紋,將鏡背分為五區。每區內飾一個傾斜的“山”紋作右旋排列。各“山”一側有延長線直達另一“山”底邊正中相接,“山”中間豎線亦伸出一枝葉紋。主紋疊壓在羽狀地紋上,此鏡“山”紋及組合紋飾較少見,頗為珍貴。
2021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考古實驗室與湖南博物院(科技考古與文物保護利用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合作,首次對湖南長沙楚墓葬出土戰國銅鏡展開系統的科技分析與研究,結果表明這些銅鏡所用的鉛材料絕大多數來自湖南本地的礦產,充分體現了湖南地方金屬資源在長沙楚鏡生產活動中的重要性,也說明了長沙在楚國的青銅生產體系和金屬資源流通網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質以昭明
“內清質以昭明,光輝象夫日月。”這是一枚漢代銅鏡的銘文,意為銅鏡是用清白的東西鑄成,光輝有如明月,可以照見一切。秦漢時期,金屬鑄造工藝繼續發展,銅鏡鑄造在漢代迎來了高峰期。漢鏡由于合金成分中的錫、鉛量的增加所致,其質地硬脆,色澤多呈深灰色或銀白色。
西漢早期的銅鏡紋飾大多沿用戰國式樣,銘文開始出現。西漢中期之后,草葉紋鏡、星云紋鏡、銘帶紋鏡等具有明顯時代特征的銅鏡逐漸興盛,銅鏡更明顯地承載了禳災祈福等功用。西漢晚期至新莽時期,神仙方術及讖緯、五行學說流行于世,四神、西王母、東王公、羽人等神人異獸及博局紋皆入銅鏡紋飾,且一直延續至東漢晚期,直至魏晉。這一時期,鎏金、描金、貼金等特種工藝在銅鏡上的運用,也推動了銅鏡裝飾藝術的進一步發展,甚至出現了應用光學和力學原理的透光鏡等新的種類。
漢代銅鏡上的銘辭是兩漢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以簡約凝練的語言抒發了時人最質樸的情感,表達著對富貴、幸福、長壽的美好生活的強烈渴望和追求?!把幽暌鎵邸薄凹页8毁F”“長樂未央”體現了漢代人追求俗世幸福的價值觀;“長保二親得天力”“宜子宜孫”等表達了漢代人對家庭倫理觀念最深切的關懷。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相思鏡銘文,如“長相思,勿相忘”“愿永思而毋絕”,情感哀怨纏綿,表達了親人離別之苦、夫妻相思之情。此外,還有表達道德追求和家國情懷的銘文,如“青蓋作竟(鏡)四夷服,多賀國家人民息,胡虜殄威天下服,風雨時節五谷熟”,充分表達了時人對太平、繁榮、富足、和諧世界的企盼。
漢代人對“吃喝”一事的追求也體現在了鏡子上。“宜酒食”三字在西漢銘文鏡中比較廣泛,《詩·唐風·山有樞》:“山有漆,隰有栗,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奔扔忻谰萍央龋钟戌姽那偕Q奏助興,漢代人享受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人生態度令人神往。
出土于長沙市小吳門黑曹門的一枚西漢“長宜子孫”鎏金博局紋鏡上,飾四神、羽人、靈獸等圖案,或在奔走,或在舞蹈,栩栩如生。鏡框外四角刻有銘文:長宜子孫。內框的銘文很長,是“內而光,明而清。湅(煉)石華,下之菁。見乃己,知人請(情)。心志得,樂長生。”意思是,心如明鏡,一塵不染。它是用地下的精華、最好的礦石冶鑄而成的。你從鏡中看到的是自己,心中想到的卻是他人之情。但愿心想事成,長生不老。
再來看一枚東漢“李氏”六乳禽獸紋鏡,銘文刻有:青蓋李氏作竟(鏡)四夷服,多賀國家人民息,胡虜皆滅天下服,風雨時節五谷孰(熟),長保二親。
鏡銘中“四夷”為少數民族的泛稱,即東夷、西戎、南蠻和北狄?!八囊姆辩R銘主要出現于王莽時期,興盛于東漢時期。銘文內容體現了鑄鏡者希望四夷歸服、國家太平,父母雙親長享昌樂、夫妻恩愛、子孫綿延不絕,壽如金石、富貴昌樂、官位尊顯的幸福追求。
千姿煥影
隋代銅鏡具有承上啟下的風格,以十二生肖紋、團花紋鏡最有特點,鏡銘多為辭藻華美的六朝駢儷之文。
唐人開放的胸懷和氣度使外來文化的融合發展創造了富麗堂皇、欣欣向榮的藝術格調。唐代銅鏡造型創新發展,新穎別致的葵花形、菱花形、亞字形等花式鏡異軍突起并大行其道。紋飾上兼收并容,借鑒宗教藝術以及絲綢、金銀器等裝飾紋樣,創造性地融入多元文化特征,其中以海獸葡萄紋鏡最具特色,盤龍紋、雙鸞銜綬紋、神仙人物故事紋等也廣為流行。裝飾手法及布局結構推陳出新。使得這一時期的銅鏡自由奔放,豐富多彩,繁縟瑰麗,與大唐氣象相得益彰。
在陳展中,一枚唐代海馬瑞獸葡萄紋鏡——多謎之鏡上,內區高浮雕六只海獸環繞獸鈕蹲伏于葡萄枝蔓之間,或抬首仰望,或回頭顧盼,或匍匐注視,姿態生動,肢體刻畫極為細膩精巧。外區則飾以三只瑞獸、兩匹奔馬與數只鶯鵲、鸚鵡等穿梭于葡萄枝蔓間,瑞獸皆作奔馳狀,鶯、鵲或展翅翱翔,或棲枝回首,鸚鵡展翅飛翔,線條流暢,神態生動。
雋雅意趣
五代十國至元代時期,頻仍的戰爭消耗了大量的銅材,導致此時期的銅鏡采用含錫量較低的黃銅,而增加鉛和鋅的含量,使得鏡體輕薄,工藝趨向粗放,紋飾浮淺,但更為經久耐用。在具體的紋飾表現上,也多采用現實生活題材,亭臺樓閣、山水花鳥、人物故事,皆成為銅鏡紋飾,富有親切、真實的人文氣息,呈現意趣橫生的態勢。紋飾除花鳥瑞獸紋為多見外,銅鏡尤以紀年與匠人署名具有地域特色。銘文形制上也出現了具柄鏡、爐形鏡、桃形鏡、盾形鏡、鐘形鏡等獨具特色的鏡形。
宋鏡大不如唐鏡那樣精細,越來越注重實用,不崇華侈,器體輕薄,裝飾簡潔,而銅鏡藝術正走向衰落。湖南所見宋鏡尚實用而忽視裝飾,胎壁趨向輕薄而顯得疏松質軟,造型和紋飾上亦有所創新,新出現有桃子形、瓶形、鐘形、爐形、帶座式和大量帶柄銅鏡。圖形以嬌柔纖細的纏枝花朵和姿態多變的鳳鳥為主要題材,寫意畫、人物故事和具有道家養生修煉的裝飾畫也逐漸興起,出現私營鑄鏡作坊并開始標注作坊名或價碼,具有地域特點。
銅鏡上,展現著古人的生活意趣與場景?!凹孜缭臁笨ㄧR的主人,可能是個宋代的“猜謎愛好者”。這枚八瓣葵花形銅鏡,鏡背上部鑄銘文為字謎“人有十口,前牛無頭角,后牛有口走”。謎底是“甲午造”。鏡背下方以淺浮雕形式鑄有一猛虎圖案,與宋代詩人梅堯臣所作的樂府詩《猛虎行》中“掉尾為旗纛,磨牙為劍铓。猛氣吞赤豹,雄威懾封狼”十分契合。
在一塊宋代銅鏡的背面浮雕上,我們還有幸目睹了一場“鏡上足球賽”——一對男子,女子高髻笄發,作踢球狀。男子戴幞頭,著長服,半蹲膝,身稍前傾,作認真接球姿勢,小球介于起落之間,旁邊有裁判和觀眾。這就是當時人們喜愛的“蹴鞠”運動場面,形態逼真。銅鏡上出現蹴鞠紋飾,與宋代社會喜愛這種活動緊密相連?!稏|京夢華錄》中記載,宋徽宗每年祝壽時要進行足球表演。比賽時,樂隊吹奏優美的笙樂,笛鼓齊鳴,球門架上綢帶飄揚。宋徽宗看完比賽乘酒興大肆賞罰,把價值千金的銀碗、錦緞獎給獲勝的球隊;對輸隊則罰吃麻鞭,然后用黃白粉涂臉。
明清時期,是銅鏡最后的輝煌。其時復古之風盛行,所仿漢式鏡、唐式鏡形制多樣,除傳統龍鳳、花鳥紋外,以多子多孫、福祿壽喜、科舉高中為主題的吉祥紋飾和銘言吉語盛行,是明清時期人們追求現實幸福的反映。
隨著清代中晚期,更加明亮的玻璃鏡逐漸取代銅鏡進入千家萬戶,銅鏡淡出歷史舞臺。但伴隨了中國人數千年的銅鏡已然成為了一種文化意象,古人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源自鏡鑒的思想光芒也一直映照至今。
(作者為策展人、湖南博物院副研究館員)
■鏈接
秋鏡偶新磨
湘江
銅鏡由銅鑄造而成,暴露在空氣中,會逐漸黯淡氧化,不再清晰,古人稱之“昏鏡”。因此需要磨鏡,保持光可鑒人的狀態。
漢代,人們使用玄錫涂抹,再用毛氈用力擦拭。宋鏡在成型后,第一次開光即應加涂反光材料,之后也需要時常打磨以便保養。明朝的《天工開物》記載:“凡鑄鏡,模用灰沙,銅用錫和,開面成光,則水銀附體而成?!贝送?,磨鏡還必須要有一塊很平的基準平面,使鏡面與之相磨,才能使鏡面達到與基準平面一樣的平整、光滑。
明朝人所著《多能鄙事》記載有三個磨鏡藥的配方,其中一方用于新鑄成型的銅鏡。所需材料分別有“白礬(六錢)、水銀(一錢)、白鐵(即錫,一錢)、鹿角灰(一錢)”。要“將白鐵為砂子,用水銀研如泥,淘洗白凈,入鹿角灰及礬,研極細始可用。如色青,再洗令白”。用錫作為研磨劑中的研磨粒,白礬、水銀作為研磨劑的材料,再加上一定量的鹿角灰調勻就是研磨劑了。最后再使用光亮劑對鏡面進行拋光,“頂骨(燒灰)、白礬(枯)、銀母砂各等分,為細末和勻”,鏡面磨凈后,即以上方擦拭令其光亮,如此一次至少可用半年之久。
如此麻煩的程序和復雜的配比,也就催生了專門從事銅鏡養護的職業——磨鏡人?!秹袅讳洝份d:“修磨刀剪、磨鏡,時時有盤街者,便可喚之。”他們手里拿著幾塊鐵片,好像拍板的模樣,沿街敲打著,婦女們聽見后,即可出來磨鏡。
有心人善于在生活的微末之中衍生感受,體察人生。在佛教與道教中,都把修行與磨鏡聯系起來。他們認為,修行過程也如同磨鏡,人的心鏡經磨瑩之后,能大放光明,人便因此而顯現智慧,照察暗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