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 劉坤庭,銅官窯陶瓷燒制技藝“泥人劉”第三代傳人、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全國工藝美術大師。經他巧手一捏,無論是洞庭漁女還是戰長沙的關公都變得栩栩如生。
蘇州 陳琴,蘇扇(制扇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從事蘇扇設計、檀香扇燙畫技藝四十年,不斷思考檀香扇的傳承與發展。
長沙 李艷,湘繡的傳承者,也是創新者,她具有深厚的油畫功底,將繪畫與湘繡技法結合,創作了一大批享譽國際的名作。
青島 蘇霞,嶗山剪紙第四代傳承人。自小受母親影響學習剪紙,放棄原本的畫家夢,回到嶗山正式向母親學習剪紙,并共同進行創作,決心將剪紙藝術傳承和發揚光大。
長沙 周后目,長沙火宮殿臭豆腐制作技藝第四代傳承人。經過一輩輩不斷努力,臭豆腐制作這一非遺項目也晉升為“國家級”。
青島 鴛鴦螳螂拳第五代傳人孫日成將鴛鴦門派全部技術內容學習并繼承下來,與父親孫叢宅(鴛鴦螳螂拳第四代傳人)常年堅持進學校、進社區、進廣場、進農村傳習,40多年來致力于鴛鴦門派的傳承與弘揚。
武漢 劉潔,武漢面塑傳承人,自幼喜好傳統工藝,2000年開始研習面塑藝術至今,擅長刀馬武將、歷史人物、民俗傳說、戲曲人物等面塑創作。
廣州 區宏山,廣州古琴藝術(嶺南派)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在父親熏陶下踏上了斫琴、修復古琴、教授琴藝的道路,接力傳承起嶺南古琴文化。
蘇州 宋水官,出生在核雕藝術氛圍濃厚的舟山村,常年的耳濡目染使他愛上了核雕藝術。55年前一腔熱血的核雕學徒成為光福核雕的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文/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寧莎鷗
圖/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啟晴
“煥新非遺”公益行動2021年11月起步于山東青島,一年多來足跡遍及青島、長沙、武漢、廣州、蘇州、泉州等地,用影像記錄了當地數十種代表性非遺。今年2月1日,由巨量引擎、長沙晚報社共同舉辦的“煥新非遺”影像展在長沙市開福區潮宗街驚艷亮相。本報精選其中的代表性影像,以期開一扇小小的窗,讓大家看到工藝大師們的辛勞付出,讓年輕人了解更多非遺文化,看見非遺、愛上非遺、傳承非遺。
東嶗三面海,疊嶂九溪長。公益行在青島的首站便圍繞名山嶗山展開,國家一級評茶師、一級茶藝師匡新,炒茶、聞香、懸壺斟茶一系列動作行云流水,隔著照片似乎能聞到嶗山茶的清香;嶗山剪紙第四代傳承人蘇霞妙“剪”生花,無論蝴蝶還是花束,輕描淡寫下便栩栩如生。
不到瀟湘豈有詩,公益行第二站來到了本次影展的大本營長沙?!叭z五色奪天巧”的湘繡是湖南一絕。湘繡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李艷深研油畫,又與湘繡技法相結合,講起自己的創作歷程如數家珍。其女昌妮開發的湘繡冰箱貼、首飾盒等潮流文創更讓人耳目一新。銅官窯陶瓷燒制技藝“泥人劉”第三代傳人劉坤庭巧手一捏,洞庭漁女、戰長沙的關公就變得形神兼備。更有意思的是,他和兒子不斷拓寬圈子,邀請全國客人親自開爐,以類似“開盲盒”的方式讓大家親自體驗“玩泥巴”的樂趣?;饘m殿臭豆腐香飄數百年,第四代傳承人周后目巧手烹制,隔著照片都能聞見油香?;饘m殿也通過抖音等新媒體平臺,讓以臭豆腐為代表的火宮殿小吃蜚聲全國。在采訪拍攝中,大師們的匠心傳承讓人尊敬,求新求變、銳意進取更讓人欣喜。
由巨量引擎聯合光明網、長沙晚報等主流媒體發起的“煥新非遺”公益行動還走進了武漢、廣州、蘇州、泉州等地。古琴藝術(嶺南派)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區宏山詮釋了自己的琴心劍膽;蘇扇(制扇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陳琴的檀香扇燙畫巧奪天工;光福核雕的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宋水官雕工神乎其技,納須彌于芥子、藏日月于核雕……
中國非遺文化博大精深,此次展出的60余幅影像只是滄海一粟,目的在于拋磚引玉,讓所拍攝記錄的項目進入大家的視野,了解更多非遺瑰寶與工匠大師。長沙歷史底蘊深厚、非遺資源豐富,過去十年來也不斷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發展。這次影像展既是階段性總結,也是新的起點。長沙晚報將一如既往地用影像、文字記錄非遺光彩,報道推廣非遺,為傳承發展盡綿薄之力。
來源 長沙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