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學“藏”著一片精美建筑群
一部建筑史就是校園發展史,古典與現代的碰撞讓湖南大學建筑群熠熠生輝
湖南大學內“藏”著一片精美建筑群。從麓山遠眺,古樸的岳麓書院與城市渾然一體,深厚的文化底蘊滋養著這座城市。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鄒麟 攝
長沙晚報9月21日訊(全媒體記者 陳煥明 實習生 傅雅玲)岳麓山下,清風峽口,三面環山,層巒疊翠。湖南大學前臨湘水,后枕岳麓山,依山傍水,四周林木蔭翳,環境幽靜雅致,一片精美建筑群處于其間卻不顯突兀,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融為一體,高度協調。2017年湖南大學建筑群入選“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名錄,成為名副其實的國家遺產。校園內保留了很多歷史建筑,如岳麓書院、科技館、大禮堂等,都獨具特色,鮮明的橙紅色基調讓人過目難忘;而近些年新建成的圖書館、復臨舍、研究生院等,則極具現代化氣息。記者日前跟隨市住建局“精美長沙大家談”活動走進湖南大學,看古典與現代在這里如何碰撞,使湖南大學建筑群熠熠生輝,得以傳承。
岳麓書院沉淀著歷史的重量
千年學府,弦歌不絕。湖南大學經歷漫長歷史時期的校園建設,逐步形成了如今的校園形態。湖南大學既有以岳麓書院為代表的湖湘古代建筑典范,也有以劉敦楨、蔡澤奉、柳士英等近代建筑巨匠所設計的早期現代主義建筑。改革開放以來,又涌現了以巫紀光、魏春雨為代表的一批當代建筑師。這些建筑無不印證著湖南大學校園發展的歷史。
“中國的大學建筑群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十幾所大學,而湖南大學所特有的,是它有兩個國寶級建筑群,一個是古代的岳麓書院,一個就是近現代的湖南大學早期建筑群?!焙洗髮W建筑與規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柳肅介紹,平常我們有一句話說,建筑是石頭的史書,那么湖南大學的校園建筑,可以說是一部從古代到近現代的中國教育史的史書。
古銅色的底板加上金色的“岳麓書院”四字組成的門額,再配上“惟楚有材、于斯為盛”的對聯,構成了岳麓書院的大門。柳肅介紹,在以前,岳麓書院分成兩個部分,左邊是文廟,右邊是書院。文廟是祭祀孔子的地方,與右邊的白墻灰瓦的書院相比,紅墻黃瓦象征著當時文廟階級地位之高。如今,岳麓書院變成了3個部分,在南邊新建了中國書院博物館,是全國唯一一個書院專題的博物館。
古典與現代在建筑中完美融合
“湖南大學最初是從岳麓書院里面發展出來的?!绷C說,湖南大學早期建筑群經歷了三個時代,一個就是抗日戰爭之前,也就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建立起來的二院、校辦公樓,以及后來被炸掉了的圖書館;抗戰爆發時期,湖南大學先是遷到了湘西辰溪,在抗戰結束后再返校重建北樓、學生宿舍、勝利齋等建筑;到了上世紀50年代初,建成了科學館和大禮堂。
科學館原本是設計師蔡澤奉設計的具有西洋古典風格的兩層樓,在抗戰勝利后,中國現代建筑師柳士英在保留原風格的基礎上多加了一層,同時保留了原有屋頂平臺的欄桿。“這個建筑有一個特殊的歷史價值,抗日戰爭中國戰區第四方面軍長衡岳地區受降儀式就是在二樓靠南邊的會議室舉行的。”柳肅介紹。
大禮堂是柳士英設計的,是結合中與西、古典與現代元素的一個綜合體?!敖ㄖ肥菄野l展史中的一個重要體現,一定要保留好這些歷史建筑,我們才能看得見歷史,我們要留著這些建筑,它的價值和意義就在這里?!绷C說。
歷史與藝術相結合,承接文化命脈
湖南大學新圖書館、復臨舍、研究生院則是新建筑的代表。走進湖南大學新圖書館正門后,映入眼簾的是傳統建筑中的典型空間——天井。建筑巧妙地圍繞天井組織讀者流線、工作人員流線和圖書流線,使三大流線相互不干擾。新圖書館與岳麓書院、舊館形成了一條由西到東的軸線,聯系著自古代到近代再到現代的歷史文脈。
復臨舍教學樓建于2000年,由時任建筑學院院長的魏春雨教授設計,是老建筑與新校區的臨界點,其設計理念源自岳麓書院二門的對聯“藏之名山,納于大麓”,采用了一系列方法來實現建筑與環境的共生與整合。“建筑整體采用框架結構,共五層,地上四層、地下一層,高約24米?!焙洗髮W建筑與規劃學院院長、教授徐峰說,入口處的大片玻璃幕墻,典雅而不失大氣,并柔化了立面;大廳中的剪刀樓梯,既是教學樓縱向動線的保障,同時每層樓梯平臺擴展出來一處空間。
徐峰介紹,湖南大學天馬新校區的研究生院樓采用了院落、天井、臺地、狹縫等地域空間類型對兩萬平方米的龐大體量在不同向度進行切割和鏤空,“這樣設計消解了建筑對城市空間的壓迫,成為‘雕塑感’強烈的建筑實體和充滿空隙的呼吸體,是岳麓書院空間形態的現代性衍生”。
來源:長沙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