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周陽樂 通訊員 劉維帥
【檔案】
柏連陽,男,1967年12月生于湖南祁陽。湖南省農業科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雜草生物學及安全防控”湖南省重點實驗室主任,農業農村部“農田雜草安全高效防控創新團隊”帶頭人,兼任中國植物保護學會副理事長、湖南省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湖南省農學會理事長等。
長期致力于雜草科學研究,在高效安全化學除草、雜草抗藥性快速監測與靶向治理、除草劑減量與生態控草等領域取得了系列成果,推動了雜草學科發展和植保行業科技進步。獲發明專利18件,研發的12個除草劑產品獲國家登記,在《PNAS》《植物保護學報》等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246篇,出版著作5部。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項,獲省部科技獎勵一等獎4項。
【故事】
農諺:若要稻長好,黃秧落地先除草。
柏連陽出生在農村,從小就跟著父親干農活。那時沒有除草劑,每天放學后下田徒手拔草的他總在想:難道雜草一定要人工才能鋤去?有沒有更加輕松有效的辦法?
目睹過病蟲草害,體會過顆粒無收的辛酸,“長大學農”的種子,就這樣種在了柏連陽的心底。
1984年,他在填報高考志愿時全部填寫了農業院校,最終被湖南農學院植物保護專業錄取。大學畢業進入湖南省農科院植保所工作后,他把研究方向鎖定為雜草防控。
那個年代,我國農藥工業尤其除草劑研發起步較晚,當時能夠使用的農藥大多是國外企業生產,因歐美等地以旱地作物為主,因此生產的除草劑也都是用于旱地。水田除草劑的匱乏讓我國稻農難以擺脫“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苦勞作。
柏連陽在生產基地連續觀察了好幾年,發現在頭茬噴施過乙草胺等旱地除草劑的水旱輪作田中,下茬再種植水稻后雜草發生量明顯降低。他由此展開大膽設想:是不是土壤中的殘留除草劑發揮了藥效,是否可以將已開發的旱地除草劑應用到水田中呢?
試驗證明,那樣確實有優異的除草效果,但對水稻幼苗卻產生了嚴重的藥害,近乎絕收。
“顯著的除草效果給了我們希望,那就聚焦如何不傷害水稻?!卑剡B陽回憶,在雜草老專家李璞研究員的指導下,他們從施藥劑量、施用時間、噴施部位等多種角度改進優化,最終發現乙草胺等旱地除草劑由傳統莖葉噴霧法改為拌土撒施,可有效避免對水稻的藥害,同時發現除草活性比旱地高10倍以上。
這樣一來,旱地乙草胺用量每畝需120克,水田每畝僅需4克,實現了旱地除草劑在水田高效應用。“除草效果顯著提升,使用成本反而大幅降低,每畝不到1塊錢。很多人根本不相信,以為是‘撮把子’?!卑剡B陽笑著說。
與稻田雜草作戰可不容易,但他發明了不少除草的秘密武器。
稻田雜草種類多,如何讓幾個克星聯合作戰加大攻擊力?柏連陽發明了多靶標除草劑,一次施用后對水田雜草總防效達97%。他還率領課題組乘勝追擊,借助川芎、羌活、細辛3種植物,發明了3種保護水稻免遭除草劑毒害的方法,可使水稻增產6.7%至10.3%。
能否讓除草和施肥同時進行,相得益彰?他帶領課題組研發了尿素與除草劑混用的輕簡便技術,在水田使用后除草效果可達90%以上,比除草劑單用提高10%至15%,還能增產1成以上。
雜草在除草劑選擇壓力下已進化出抗藥性怎么辦?柏連陽又投入到新的科研中。“闡明抗性機制是治理雜草抗藥性的基礎。”柏連陽表示。他帶領團隊揭示了植物ABC轉運蛋白抗草甘膦的全新分子機制,以雜草抗藥性機理和快速檢測的監測結果為基礎,揭示了我國不同區域雜草的多抗性和交互抗性特征,創立了“快速檢測—析因尋靶—對靶施藥”治理技術體系。
“這個抗藥性治理系列技術適用于我國多種栽培方式和小農戶種植模式,被農業農村部列為主推技術,有效保障了我國抗藥性雜草沒有成災,實現了農田抗性雜草的可持續治理?!卑剡B陽介紹。
近年來,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擺脫除草劑高度依賴、發展新型綠色控草技術成為新的需求。柏連陽帶領團隊繼續向雜草綠色防控新領域進發,目前已研發出稻田“抑芽—控長”的綠色控草技術與產品,可實現移栽稻田化學除草劑的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