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魅力,難以統一界定;一座城的魅力,指標簡單粗暴:人口吸引力和經濟活力。
(網紅長沙打卡熱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辜鵬博 攝)
近日,國家統計局在2021年第18期《求是》雜志官宣了中國最新城市評級: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超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7個:上海、北京、深圳、重慶、廣州、成都、天津;
特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14個:除原有的武漢、東莞、西安、杭州、佛山、南京、沈陽、青島、濟南外,新增長沙、哈爾濱、鄭州、昆明、大連。
官方權威認證,長沙正式晉級,湖南誕生第一個特大城市!
侃財粉終于可以傲嬌地稱呼“大長沙”了!
我命由我不由天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網紅”長沙的魅力同樣在現實里強烈釋放。
長沙晉級,憑的是常住人口十年增長超300萬人的“激情與速度”。
人口涌入背后,是長沙GDP從2010年4547.06億元向2020年12142.52億元的“8級跳”。
對比其他特大城市,長沙從來不是被“偏愛”的選手。
長沙深居中國地理版圖腹地,不靠海也沒有緊挨大江大河。北有“九省通衢”的武漢,南有經濟大市廣州和深圳,不論經濟競爭還是人口爭奪,都“腹背受敵”。
( 9月15日,第十六屆中國傳媒年會在長沙開幕。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健 童迪 攝影報道)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長沙在全國經濟版圖上的戰略地位都不算高。
盡管湖南經濟體量在全國穩居“前十”,但長沙沒有被列入副省級城市,這種“待遇”在重點省會城市中并不常見。
是什么讓這座意料中本應“不溫不火”的城市十幾年間猛然轉身,魅力四射,成了中國城市界新貴?
厚積薄發中“逆襲”
逆襲的基礎是“厚積”。
從1998年開始,長沙就在大力發展基建,一步一個腳印打造“工程機械之都”,從那時起,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在長沙崛起,漸漸成長為全國數一數二的機械制造企業,帶動整個城市GDP的飛速增長。
2010年后,長沙著眼轉型,提升產業布局格局,構建以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為引領、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為驅動,工業與信息化“兩化融合”的現代兩型產業體系。從此,長沙支柱產業不再局限于工程機械,新能源汽車、北斗產業、互聯網產業、生物醫藥等一系列新興產業蓬勃發展。
(8月30日,中聯重科麓谷工業園成品展示坪上,中聯重科代表產品一字排開。目前,中聯重科混凝土泵送機械暢銷海內外。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辜鵬博 通訊員 張恬 攝影報道)
現在,長沙“眼光”又提高,瞄準的是行業尖端科技、超前發展理念。
今年前9個月,成功舉辦了2021互聯網岳麓峰會、2021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2021湖南(國際)通用航空產業博覽會、全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峰論壇、首屆北斗規模應用國際峰會、2021世界計算大會……一棒接一棒,將全世界的目光和真金白銀都引來,同時也帶來頂級流量人氣。
“薄發”勢在必行地顯現。
十幾年來,長沙GDP相繼趕超省會城市鄭州、福州、石家莊,也趕超了副省級城市西安、長春、濟南、哈爾濱、大連、沈陽、寧波。自2017年躋身“萬億”俱樂部后,連續4年穩居“會員”。
2020年,長沙以74家上市公司的總數,位居中部省會城市第一,超過武漢與安徽。
(2021世界計算大會。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童迪 李健 攝影報道)
經濟上“大躍進”,房價上卻遠遠落后。
“十三五”期間,長沙放量供應土地,壓低地價,嚴禁炒房,常年頂著“全國最嚴限購城市”的名號,平均房價在全國大中城市中始終保持低水平。某研究機構近期公布的《2020年全國50城房價收入比報告》顯示,長沙以6.2的房價收入比“墊底”。
(網紅長沙打卡熱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辜鵬博 攝)
就業機會多、房價收入比低、教育醫療資源優越、人才吸引政策力度大、交通樞紐便利……在全國大城市白熱化的“搶人大戰”中,長沙優勢依然亮眼。恒大集團前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和智聯招聘聯合推出的《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1》顯示,中國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強中,長沙位居前十。
作為一個新晉級者,硬指標過關,不等于長沙的綜合競爭力和軟實力,都達到了安居“特大城市”的水平。
尤其是經濟首位度,在這個衡量城市中心屬性的重要指標上,長沙還存在第三產業、進出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方面的短板。
城市競爭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長跑”,不進則退,長沙容不得半點懈怠。
超大城市!“新貴”長沙,請加倍努力,向下一個目標進發。
作者 彭雅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