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劉奕楠 通訊員 羅丹
3月23日是第61個世界氣象日,主題為“海洋、我們的氣候和天氣”。世界氣象組織發布的年度《全球氣候狀況》報告顯示,盡管出現了太平洋的拉尼娜降溫現象,但2020年還是成為了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三年之一。
湖南省氣象局發布了2020年湖南省八大天氣氣候事件,2019至2020年冬季全省較常年同期偏高1.9℃,為歷史第三強暖冬。
汛期
湘中以北超強降雨
2020年汛期湖南集中降雨時段為5月29日至8月10日,強降雨主要出現在湘中以北地區,累計面雨量為758.3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52.5%,居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3高位,安鄉、辰溪、漣源、冷水江、婁星區累計雨量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最大單點雨量出現在桑植縣五道水鎮(1874.60毫米),澧水流域、沅水流域、洞庭湖區發生了較強洪澇。受連續強降雨、上游來水和長江洪水頂托的影響,洞庭湖城陵磯站7月4日至9月1日水位持續超警60天,創下新世紀以來洞庭湖超警時間最長紀錄。
暖冬
2019至2020年冬季為歷史第三強暖冬
2019至2020年冬季全省平均氣溫8.7℃,較常年同期偏高1.9℃,為1961年以來第三強暖冬。暖冬氣候使得農業生產季節明顯提前,越冬作物發育期明顯提前、抗寒能力較弱,作物病蟲害的威脅增大。
寡照
秋季長時間持續低溫陰雨寡照
9月2日至10月9日湖南全省出現長時間的持續低溫陰雨寡照天氣,期間全省平均累計降水量248.6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158.7%,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平均氣溫20.9℃,較常年同期偏低1.9℃,為歷史同期最低;全省平均累計日照時數49.0小時,為歷史同期最少。
其中9月14至29日,出現大范圍寒露風天氣,9月28日寒露風影響達到頂峰,全省晚稻種植區邵陽、婁底、益陽、湘潭等市州的24個縣市區達到重度寒露風標準。長時間的低溫陰雨寡照致使處于抽穗揚花期的晚稻空殼率增加,同時對一季稻的收曬極為不利。
干旱
湘南夏秋冬長時間干旱
4至12月期間,湘南地區除9月份降水偏多,其余月份均偏少或大部偏少,平均累計降水量為852.5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22.9%。
6月中旬開始,湘南干旱逐步發展,呈現出階段性變化特征,以永州、郴州最為嚴重。第一階段為6月中旬至9月中旬,9月中下旬受氣象部門人工增雨和降溫降水過程的影響,干旱逐步解除。第二階段始于10月下旬,于12月中旬達到頂峰,截至12月底湘南氣象干旱仍在持續。
風雹
春季大范圍風雹災害
3月1至2日、21至22日、25至27日,5月4至5日湖南頻繁遭受大范圍大風、冰雹、雷暴、短時強降雨等強對流天氣,導致湘中以北、永州、婁底等多地農作物和民房大面積受損。
3月1至2日,永州市江永縣、婁底市新化縣、張家界市武陵源區發生風雹,5200余人受災;3月21至22日,湘中以北一帶出現冰雹、大風,益陽、常德、長沙、岳陽等地出現暴雨,共造成全省22.9萬余人受災;3月25至27日,長沙市、郴州市、湘潭市、衡陽市、張家界市、永州市、婁底市、湘西州、邵陽市等地區發生風雹災害,近2萬人受災;5月4至6日,湘中及以北地區26縣市區出現雷暴大風,湘西州、懷化、張家界、常德、婁底、湘潭、株洲7市州15縣市區23個鄉鎮出現冰雹。
倒春寒
3月底至4月大范圍倒春寒
3月27日至4月6日,出現全省性的倒春寒天氣,平均氣溫湘中以南大部較常年同期偏低3.5℃以上,郴州、永州部分縣市偏低超過5℃;4月18至26日,湘西和湘東南地區共61個縣市區再度發生倒春寒。倒春寒天氣對湖南直播早稻、蔬菜、油菜、玉米、烤煙等作物造成明顯影響。
冷空氣
11月下旬至年末平均氣溫創1985年以來新低
11月下旬至年末,受頻繁冷空氣的影響,平均氣溫為7.0℃,創1985年以來新低。期間出現三次強冷空氣或寒潮天氣過程,12月28至31日出現2020年最強的大風寒潮天氣過程,最低氣溫最大下降幅度達15.4℃,共有9個縣市區達到強寒潮標準,32個縣市區達到寒潮標準,38個縣市區達到強冷空氣標準;常德、長沙等縣市區8級以上大風持續7至9小時,常德市區最大風速達25.7米/秒。
暴雨
1月罕見暴雨
常年1月份發生暴雨的可能性較小,2020年1月23至25日,株洲市、雙牌縣、道縣等14個縣市區出現暴雨,過程單點最大降水量278.6毫米,暴雨持續時間、綜合強度指數、影響范圍均刷新1月歷史最高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