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片
彭國良,男, 1966年1月生,郴州宜章縣人。中共黨員,宜章縣迎春鎮碕石承啟紅軍小學校長。34年堅守鄉村教育,在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將一所破爛不堪的村級小學,建設成全縣教育教學條件最好的村級小學。兩次獲評“全國紅軍小學優秀校長”。2020年8月,榮獲首屆“湖南省教書育人楷?!碧崦劇?
▲彭國良 通訊員攝
科教新報·華聲在線記者 董以良
8月24日,宜章縣迎春鎮碕石承啟紅軍小學的校長彭國良起了個大早,中華全國體育基金會為學校捐贈的三張乒乓球桌今天就要運過來了,他準備將預留的那塊空地重新清掃一遍。新學期開學后,村里的學生又將增添一項新活動。
“對于偏遠山區的孩子來說,一點資源都彌足珍貴?!? 碕石村是宜章縣最偏遠的地區之一,生長于此的彭國良深知農村孩子的不易。1986年高中畢業的他留在了村小任教,立志為當地的孩子走出閉塞的大山奉獻自己。
1997年彭國良調任為承啟學校(現碕石承啟紅軍小學)校長,如何改善學校的教學環境,讓農村的孩子也能享有優質的資源,成為他日思夜想的問題。
“學校面積很小,沒有圍墻,操場也是泥巴地,一下雨教室寢室全是黃泥巴印……”回憶23年前剛來學校的場景,彭國良十分感慨。
修建圍墻、硬化地面,上哪籌資金?彼時當地縣、鎮兩級財政緊張、教育經費不足,彭國良找到了碕石村村委會,希望村民共同出力,建好學校。
“你們相信我,我一定讓村里的學校越辦越好?!卑ぜ野糇咴L,彭國良真誠地向每一位村民作出承諾。在他的感召下,鄉親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學校邁出了“蛻變”第一步。
任校長以來,彭國良不放棄任何一個建設學校的機會。建設義務教育合格學校,他第一個跑到教育局申請;有公益組織計劃捐贈體育器材,他熬夜填寫申請材料;愛心人士想捐建圖書館,不善言談的他和對方聊了3小時。從老教學樓去廁所有一段很長的泥濘路,為了省人工費,他一個人挑沙子、背水泥,一節節、一段段鋪平了一條路。
寬敞的操場、嶄新的教學樓、種類齊全的功能教室……在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如今的碕石承啟紅軍小學面積擴大了3倍,各類活動有模有樣地開展。原本破爛不堪的村小煥然成為了全縣教學條件最好的小學,美麗的校園讓每一位家長學生展露笑顏。
▲彭國良和學生在一起。通訊員 攝
五年級的歐陽浩最喜歡的地方是新教學樓二樓一角的“小紅星圖書館”,“這里很安靜,有很多書可以看?!遍営[室還配備了投影儀,值班老師會為學生播放電影,書中的故事生動地躍然于眼前,這對于他而言是前所未有的體驗。
“我們家三個孩子都在這里上學,雖然離家遠了一點,但學習有了保障?!睔W陽浩的母親告訴記者,他們來自距離學校5公里的歐家村,為了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一家人租住在了學校附近。
孩子入學以來,歐陽媽媽也見證了學校變化的歷程,“校園越來越漂亮,老師們更是盡心盡責?!碧崞鸫J石承啟紅軍小學,她贊不絕口。
“除了上好學、讀好書,農村的孩子更要注重培養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遍_展特色化辦學,培養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彭國良為這些農村孩子想得更深更遠。
一所偏遠的農村小學,何以建設自己獨有的校園文化,形成特色的辦學理念?依托學校內的革命舊址“承啟書院”和碕石村深厚的革命歷史,彭國良積極開發地方資源,以“牢記革命傳統,傳承紅色基因”為辦學特色,2012年9月申報建設全國紅軍小學,2013年7月正式掛牌。
走近學校,圍墻外部一幅幅精彩的圖畫令人駐足。這是彭國良和學生一起創作的40余幅關于革命先烈奮斗歷程的畫作,“讓紅軍精神鑄就孩子靈魂,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責任感。”彭國良說,學校還開展紅色故事進課堂、紅歌比賽、講革命故事比賽活動,讓紅色基因融入學生們的血脈。
每天吃過午飯,五年級的彭夢婷便會來到學校的廣播室,為大家聲情并茂朗誦一篇紅軍故事。她在一次講革命故事比賽獲得了全校第一名,贏得了這個廣播員的身份。一年多的朗誦經歷,這些英雄的故事和精神吸引激勵著她一步步成長。
彭夢婷的父母常年在外務工,她和弟弟以及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小小年紀的她淘米做飯、打掃清理、照顧弟弟都不在話下。2019年,彭夢婷被評選為“郴州市孝心少年”和“湖南省新時代好少年”。
“對比紅軍叔叔和革命烈士,我做的事情很普通?!痹诖J石承啟紅軍小學,像彭夢婷一樣的好少年不在少數。革命先烈們勇于奉獻、頑強不屈的精神在他們身上傳承。
由于出色的辦學業績,彭國良2014年和2020年先后兩次被評為了“全國紅軍小學優秀校長”。一心為校的他并不會止步于此,54歲的彭國良將繼續扎根農村教育土壤,為鄉村孩子撐起一片天。
■記者手記
堅守,他撐起了鄉村孩子的一片天
董以良
“要夸彭國良的話,三年零六個月也說不完?!弊哌M碕石村,和村民聊起彭國良,大家贊不絕口。34年如一日堅守,默默耕耘,無私奉獻,這位鄉村小學的“忠實守望者”贏得了每一位鄉親的信任與欽佩。
34年間,彭國良有很多次可以“遠走高飛”,他看一眼還不具規模的學校,看一眼學生們懵懂的雙眼,再看一眼鄉親們期盼的眼神,一次次打消離開的念頭。
留在這里,得到了什么呢?彭國良從沒這樣問過自己。他為學校購買電線出車禍摔傷過右腿,節衣縮食拿著微薄的工資還要資助貧困學生……要得到什么,他沒有想過。學生和鄉親們每一張笑臉、每一次親切的問候,就是給他的回報。
從第一次踏上講臺時的懵懂小伙到如今知天命之年,彭國良說其實自己也舍不下這片他奉獻了大半輩子的地方。留在村小,他從未后悔?!迸韲嫉拖骂^在筆記本上一筆一劃寫到,“如果時光輪回,再給我一次選擇的機會,我依然還做一名憨憨的鄉村教師。”